文章解析

zhè
tiān
·
·
kùn
chéng
mián
nài

朝代:宋作者:辛弃疾浏览量:2
kùn
chéng
mián
nài
qíng
zhī
guī
wèi
zhuǎn
chóu
duō
àn
jiāng
wǎng
shì
liáng
biàn
shuí
duō
qíng
nǎo
luàn
xiē
shì
rén
chéng
zhēn
jiā
jiāo
chī
què
xiāng
xiāng
shuì
huàn
xǐng
sōng
shuō
mèng
xiē

译文

困意难眠,无奈长夜漫漫!明知他尚未归来,反而更添愁绪万千。暗自将往事细细思量,是谁用多情扰乱了他的心弦?究竟是些什么事情,将人贻误,难道真的不思归家?娇憨中竟嫉妒香炉安稳沉睡,唤起它惺忪说些梦中痴话。

逐句剖析

"困不成眠奈夜何":困意难眠,无奈长夜漫漫!

# 奈夜何:怎生打发这一黑夜。,困不成眠:虽然困乏,但愁不能眠。

"情知归未转愁多":明知他尚未归来,反而更添愁绪万千。

# 归未:“未归”的倒文。

"暗将往事思量遍":暗自将往事细细思量,

"谁把多情恼乱他":是谁用多情扰乱了他的心弦?

# 谁把多情恼乱他:是哪个女子多情,把他的心思扰乱。

"些底事":究竟是些什么事情,

# 些底:这些。

"误人哪":将人贻误,

"不成真个不思家":难道真的不思归家?

# 不成:犹“难道”。

"娇痴却妒香香睡":娇憨中竟嫉妒香炉安稳沉睡,

# 娇痴却妒香香睡:唤醒香香说梦消夜。香香:当为侍女名。醒松:同“惺忪”,苏醒。些:语气助词,无义。

"唤起醒松说梦些":唤起它惺忪说些梦中痴话。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鹧鸪天》是南宋词人辛弃疾于淳熙八年(1181年)创作的词作,也是其退居带湖期间的代表作之一。此词以闺怨为表象,实则借女子口吻抒发自身壮志难酬的抑郁情怀。词中“困不成眠”“暗将往事”等句,既写女子对游子的思念,又暗含词人对政治理想破灭的怅惘。全词语言浅近而意蕴深远,在婉约词风中蕴含豪放之气,折射出南宋文人在时代困境中的精神突围。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将领,豪放派代表词人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历城(今属山东济南)人。一生力主抗金,曾上奏疏《美芹十论》与《九议》纵论世事,但意见不被采纳。辛弃疾兼擅诗文词,而以词的成就为最高,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还与党怀英并称“辛党”。其词题材广阔,善用典故,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他的词作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词风相近。《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有《稼轩长短句》。今人邓广铭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拟人:“娇痴却妒香香睡”赋予香炉以人的情感,“妒”字将女子的孤寂转化为对无生命之物的嗔怪,倍增凄凉意味。对比:“情知归未转愁多”以“归未”的现实与“愁多”的心理形成反差,强化思念之深。直抒胸臆:“困不成眠奈夜何”以直白语言宣泄失眠的痛苦,“些底事,误人哪”则直接质问命运的不公。虚实结合:上片实写失眠与回忆,下片虚写与香炉的对话,虚实相生拓展诗意空间,增强艺术感染力。

2. 分段赏析

上片以“困不成眠奈夜何”起笔,直抒女子因思念而失眠的痛苦,“奈夜何”三字将长夜难捱的无奈推向极致。“情知归未转愁多”陡转,点明愁绪源于游子未归的现实,“转”字凸显情感的递进。“暗将往事思量遍”以细节刻画内心的挣扎,“思量遍”三字道尽回忆的反复与沉重。“谁把多情恼乱他”以反问收束,既怨对方多情,又自责痴心,将矛盾心理推向高潮。下片“些底事,误人哪”以口语化的追问,将情感引向理性反思,“误人”二字暗含对命运捉弄的愤慨。“不成真个不思家”以退为进,表面否定实则强化思家之切。结拍“娇痴却妒香香睡,唤起醒松说梦些”堪称神来之笔:“妒香香睡”将香炉拟人化为安睡的伴侣,“唤起说梦”则以荒诞行为消解孤独,既展现女子的憨态,又隐喻词人在现实困境中寻求精神慰藉的无奈。全词通过虚实相生的手法,将闺怨之词升华为对人生价值的哲学追问。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高翥《山行即事二首(其二)》

下一篇:宋·姜夔《凄凉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