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ǒu
·
·
xiāng
féng
huà

朝代:宋作者:张耒浏览量:3
xiāng
féng
huà
qiáo
tóu
huā
jīng
shén
liǔ
róu
wèi
qíng
chūn
fēng
chuán
shuǐ
chuán
chóu

译文

记得那次相逢在烟柳画桥的地方,那里花朵绚丽,柳树柔软。别以为没有言语就代表无情意,其实春风春水也传达情意,传递哀愁。

逐句剖析

"相逢记得画桥头":记得那次相逢在烟柳画桥的地方,

# 画桥:雕饰华丽的桥梁。,相逢:会见。

"花似精神柳似柔":那里花朵绚丽,柳树柔软。

"莫谓无情即无语":别以为没有言语就代表无情意,

# 莫谓:不要以为。

"春风传意水传愁":其实春风春水也传达情意,传递哀愁。

# 传意:传达思想内容或情意。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偶题·相逢记得画》是宋代张耒创作的七言绝句。诗中描绘诗人在画桥邂逅女子,以花柳喻女子温柔美好,借春风流水传达情思。写作上运用拟人的写作手法。首句点明相遇开启回忆,次句绘景写人营造氛围,后两句深入挖掘情感。此诗细腻刻画一见钟情瞬间,展现爱情萌生的美妙与神秘,是古代爱情诗佳作,情感真挚动人,语言清新自然。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中晚期重要的文学家

张耒(1054~1114),北宋文学家。字文潜,号柯山,世称宛丘先生,楚州淮阴(今属江苏淮安市淮阴区)人。熙宁进士,曾任太常少卿等职。张耒是苏辙的弟子,与秦观、黄庭坚、晁补之并称为“苏门四学士”。他的诗多关怀现实、同情人民之作,颇受白居易、张籍影响。诗风以平易自然、流丽明快见长,很少使用硬语僻典,但部分作品琢炼不够,显得粗率质直。词作不多,今存词六首,词风柔情深婉,与秦观词相近。著有《张右史文集》《柯山词》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爱情诗。描绘了男女青年在画桥萍水相逢、一见钟情的场景,借春天的花柳、春风流水等景象,表达了爱情萌生时那种悄无声息蔓延、令人日思夜想的情愫。

2. 写作手法

拟人:“春风传意水传愁”,把春风和流水当作能传递情意与忧愁的对象,赋予它们人的情感传递能力,使抽象的情感变得具体可感,深刻地表达出相思之情。

3. 分段赏析

首句:“相逢记得画桥头”,在那画桥之畔的偶然邂逅,仿若命运精心的布局,自你闯入的刹那,心湖便泛起层层涟漪,久久难平。彼时,“花似精神柳似柔”,繁花似锦,绽露蓬勃生气,柳枝轻扬,尽显婀娜之态。在情窦初开者眼中,眼前之人面容姣好如明艳花朵,周身散发着动人神采,身姿曼妙若摇曳柳枝,柔美而灵动。仅仅一个对视的瞬间,那份深情便已在心底悄然扎根,似要绵延至一生一世。这般美妙的感受,这如诗如画、温馨自然的回忆,就像永不褪色的绮丽景致,深深烙印在生命的长河之中,时刻散发着迷人的魅力。次句:“花似精神柳似柔”,从形象角度,生动描绘出女子如春花般娇艳有精神、如柳丝般婀娜柔美的形象,营造出美好浪漫的氛围。第三句:“莫谓无情即无语,春风传意水传愁”,此句的精妙之处就在于那无声的情境。虽未言语交流,却绝非意味着无情。在那个礼法严苛、人心含蓄的时代,或许是出于少女的娇羞,或许是囿于传统礼教的束缚,两人无法在众人面前倾诉衷肠,只能借助眼神传递绵绵情意,而后带着满心惆怅各自离去。“无情即无语”实则应为“无语即无情”,诗人巧妙颠倒语序,不仅契合了诗歌平仄韵律的要求,更使诗句别具一格,给人以新奇之感。“春风传意水传愁”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春风与流水以人的情感。在那轻柔温暖的春风吹拂下,二人曾心意相通;可无奈分别之后,离别的哀愁、相思的苦涩,恰似桥下潺潺流淌的春水,悠悠不绝,无尽无休,将这份深沉的眷恋与无奈展现得淋漓尽致。尾句:“春风传意水传愁”,运用拟人手法,从表达技巧角度,借春风流水传情,含蓄地抒发了诗人心中的相思忧愁之情,深化了诗歌的情感主题。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辛弃疾《贺新郎·觅句如东野》

下一篇:宋·陆游《十二月一日二首(其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