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áng
xiāng
·
·
shēn
huā
zhī

朝代:宋作者:欧阳修浏览量:2
shēn
huā
zhī
qiǎn
huā
zhī
shēn
qiǎn
huā
zhī
xiāng
bìng
shí
huā
zhī
nán
liǔ
méi
ài
zhuó
é
huáng
jīn
zhuāng
gèng
wèi
shuí

译文

深色的花枝。浅色的花枝。无论是哪种花枝,就算两个放在一起时。也难比她的美貌。玉一样光洁的皮肤。柳叶一样弯弯的眉毛。喜欢穿鹅黄金丝衣。化上啼妆又是为了谁。

逐句剖析

"深花枝":深色的花枝。

# 花枝:比喻美女。前蜀·韦庄《菩萨蛮》:“此度见花枝,白头誓不归。”宋·张景修《虞美人》:“旁人应笑髯公老,独爱花枝好。”

"浅花枝":浅色的花枝。

"深浅花枝相并时":无论是哪种花枝,就算两个放在一起时。

# 相并:并排,并列。唐·朱庆馀《宫词》:“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宋·范成大《偶题》:“蕉心榴萼俱无赖,要与春衫相并红。”

"花枝难似伊":也难比她的美貌。

# 伊:第三人称代词,她。

"玉如肌":玉一样光洁的皮肤。

# 玉如肌:玉石般光洁白皙的肌肤。晋·葛洪《抱朴子·擢才》:“乃有播埃尘于白珪,生疮于玉肌;讪疵雷同,攻伐独立。”唐·白居易《小岁日喜谈氏外孙女孩满月》:“桂燎熏花果,兰汤洗玉肌。”

"柳如眉":柳叶一样弯弯的眉毛。

# 柳如眉:新绽柳叶细长如眉。唐·白居易《长恨歌》:“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

"爱著鹅黄金缕衣":喜欢穿鹅黄金丝衣。

# 鹅黄:淡黄,像小鹅绒毛的颜色。唐·李涉《黄葵花》:“此花莫遣俗人看,新染鹅黄色未干。”金缕衣:以金丝编织的衣服。南朝·梁·刘孝威《拟古应教》:“青铺绿琐琉璃扉,琼筵玉笥金缕衣。唐·杜秋娘《金缕衣》:“劝君莫惜金缕衣。”金缕,金色丝线。,著:着,穿。

"啼妆更为谁":化上啼妆又是为了谁。

# 啼妆:东汉时,妇女以粉薄拭目下,有似啼痕,故名。《汉书·五行志》:“桓帝元嘉中,妇女作愁眉啼妆。”《后汉书·五行志一》:“啼妆者,薄拭目下若啼处……始自大将军Wi梁冀家所为,京都歙然,诸夏皆放效。”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长相思·深花枝》是欧阳修的一首词。此词专注于美人形象的刻画,宛如一幅细腻的工笔画卷。上阕之中,“花枝”一词多次出现,词人通过对深花枝、浅花枝以及深浅花枝相并景象的描绘,最终揭示出美人之美远胜于花枝,借“花枝”委婉展现美人无论淡妆还是浓抹皆楚楚动人的风姿。下阕则转换手法,运用“玉如肌。柳如眉”这般直白的明喻,勾勒出美人肌肤胜玉、眉似新柳的娇美容颜,又提及她身着鹅黄金缕衣,尽显华贵。末句“啼妆更为谁”,轻轻一点,美人的伤感愁绪便如涟漪般在词中荡漾开来,使整首词从单纯的外貌描写升华为富有情感的人物塑造。​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

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天圣进士,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主张文章“明道”“致用”,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与曾巩并称“欧曾”。其诗颇受李白、韩愈影响,重气势而能流畅自然,与梅尧臣并称“欧梅”。其词婉丽,与晏殊并称“晏欧”。又与韩愈、柳宗元、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独撰《新五代史》,编有《集古录》,著有《六一诗话》。有《欧阳文忠公文集》传世,代表作品有《醉翁亭记》《秋声赋》《朋党论》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欧阳修生活在宋仁宗统治时期,彼时宋王朝在历经澶渊之盟后,北方边患得到缓和,虽西夏兴起,但威胁远不及辽国,社会秩序相对稳定,大都市呈现出繁荣之态。这样的时代背景为士大夫阶层提供了享乐的条件,而词作为当时流行的歌唱文体,与这种生活紧密相连。当时城市中存在着众多妓女聚集的秦楼楚馆,且宋代设有官妓制度。妓女们在佐觞侑酒之际,需要演唱词作。高雅的妓女会唱雅词,而通俗些的妓女则会演唱艳词。由于词的格律要求比诗更为严格,并非人人都能创作,所以艳词的创作需要由精通词艺的词人来承担。欧阳修年轻之时,身处这样的环境,难免与妓女有所接触,也由此创作了不少艳词,《长相思·深花枝》便是其中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首词以美人形象为核心,表面上着力刻画美人的外貌之美,从花枝般的风姿到如玉似柳的容貌以及华贵的衣着,但在结尾处通过“啼妆更为谁”,巧妙地引入美人的情感世界。整首词的主题并非仅仅停留在对美人外貌的赞美,而是借美人的形象,委婉地表达出相思离别之情。在对美人伤感愁绪的描绘中,融入了词人对情感的细腻体悟,展现出在那个特定时代背景下,人们情感世界的丰富与复杂,以及因离别等因素产生的惆怅与无奈。

2. 写作手法

比喻:下阕“玉如肌”把女子肌肤喻为美玉,玉的温润、纯净、光泽,让人能深切感知女子肌肤的细腻与莹白;“柳如眉”以柳比眉,柳枝的纤细、柔美与女子眉毛的修长、秀丽相互映照,生动勾勒出女子眉眼的楚楚动人。生动塑造出女子的绝美形象,使读者对女子的风姿有了极为直观且深刻的印象,也深切传达出词人对女子的倾慕之意。​

3. 分段赏析

《长相思・深花枝》堪称欧阳修词作中精雕细琢美人形象的佳作。开篇,上阕便围绕“花枝”展开层层铺陈。词人接连描绘深花枝的艳丽、浅花枝的淡雅,以及深浅花枝相互交织的缤纷景致,在这一系列对花枝的刻画之后,笔锋陡然一转,道出“花枝难似伊”。原来,此前对花枝的种种描摹,皆为借喻美人。借不同形态花枝的风姿,暗示美人无论以何种妆容示人,皆美得无与伦比。这般借喻手法,巧妙地隐匿了美人这一本体,让读者在对花枝的想象中,去勾勒美人的绰约之姿,给人以朦胧且深刻的印象,凸显出词人笔法的精妙绝伦。​下阕则以更为直接的方式展现美人魅力。“玉如肌。柳如眉”,两个“如”字如桥梁般,将美人的肌肤与温润美玉、眉毛与细长新柳紧密相连,使美人肌肤的细腻光滑、眉毛的秀丽柔美跃然纸上。紧接着,提及美人身着鹅黄金缕衣,进一步烘托出她的高贵气质。而词的末句“啼妆更为谁”,宛如神来之笔。此前对美人外貌浓墨重彩的描绘,至此突然转入情感层面。这轻轻一问,如微风拂过平静湖面,泛起层层涟漪,将美人淡淡的愁绪渲染得恰到好处。美人的“啼妆”,让其不再是一个徒有美丽外表的平面形象,而是拥有了灵魂,引发读者对其伤感缘由的深深思索。从词中所营造的氛围来看,那或深或浅的花枝,以及鹅黄这一象征春天的底色,都极易让人联想到春天的美好与短暂。由此推测,美人的伤感与愁绪,大概率源自离别之苦。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只看前半阕,不用一字,只是一笔写去,却成异样绝调。后半阕,偏有许多玉肌、柳眉、鹅黄、金缕、啼妆等字,偏觉丑拙不可耐,然则作词之法,固可得而悟也。“深花枝。浅花枝。深浅花枝相并时。花枝难似伊。”四句十八字一气注下,中间更读不下,真是妙手!

明末清初金圣叹《唱经堂批欧阳永叔词十二首》

# 连用四“花枝”,二“深浅”字,姿态甚足。后半殊逊。

清陈廷焯《词则·闲情集》卷一

# “深花枝。浅花枝。深浅花枝相并时。花枝难似伊。玉如肌。柳如眉。爱着鹅黄金缕衣。啼妆更为谁。”欧阳公《长相思》词也,可谓鄙俚极矣。而圣叹以前半连用四“花枝”两“深浅"字,叹为绝技。真乡里小儿之见。

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五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陆游《宿枫桥》

下一篇:宋·林尚仁《访隐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