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hōng
qíng
·
·
cháng
yīn
huì
cǎo
luó
qún

朝代:宋作者:晏几道浏览量:2
cháng
yīn
huì
cǎo
luó
qún
绿
yāo
chén
shuǐ
xūn
lán
gān
chù
rén
jìng
céng
gòng
huáng
hūn
fēng
yǒu
yùn
yuè
hén
àn
xiāo
hún
jiāng
yōu
hèn
shì
xiě
cán
huā
zhāo
yún

译文

每每因蕙草的翠色忆起你碧绿的罗裙。翠绿的裙腰沾染沉香熏染的余韵。栏杆曲折的幽僻处人声悄然寂静,我们曾并肩依偎直至暮色昏沉。晚风含情带韵,月色清寂无痕。此情此景徒然令我黯然销魂。欲将心底的幽怨,试着写入残花。托付给飘忽不定的朝云。

逐句剖析

"长因蕙草记罗裙":每每因蕙草的翠色忆起你碧绿的罗裙。

# 长因蕙草记罗裙:江总妻《赋庭草》:“雨过草芊芊,连云锁南陌。门前君试看,是妾罗裙色。”晏词承化其意。

"绿腰沉水熏":翠绿的裙腰沾染沉香熏染的余韵。

# 沉水:沉香。,绿腰:指裙腰绿色。

"阑干曲处人静":栏杆曲折的幽僻处人声悄然寂静,

"曾共倚黄昏":我们曾并肩依偎直至暮色昏沉。

"风有韵":晚风含情带韵,

# 韵:情韵。

"月无痕":月色清寂无痕。

"暗消魂":此情此景徒然令我黯然销魂。

"拟将幽恨":欲将心底的幽怨,

"试写残花":试着写入残花。

"寄与朝云":托付给飘忽不定的朝云。

# 朝云:比喻行踪不定的恋人。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诉衷情·长因蕙草记罗裙》是宋代词人晏几道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以纤秾密丽的笔触,通过“蕙草罗裙”“绿腰沉水”等意象群构建追忆空间,上片着力刻画与情人的幽会图景:从蕙草与罗裙的色韵互文,到阑干斜阳中的依偎剪影,既勾勒出女子婀娜风姿,又以沉香氤氲暗喻其高洁品性。下片转向现实时空的抒情维度,通过“风有韵,月无痕”的虚实对照,展现追忆甜蜜与孤寂苦涩的情感张力,最终将“暗消魂”的幽思寄托于残花朝云,以飘零意象隐喻情思的无所归依。全词采用“记忆褶皱”的结构艺术,通过“蕙草—残花”“黄昏—朝云”的意象呼应,形成时空流转的情感蒙太奇,其独到之处在于以“剥茧抽丝”的抒情节奏,将炽热情感包裹于典雅语汇之中,既延续了花间词派“要眇宜修”的美学传统,又开创了“淡语深致”的晏氏词风。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著名词人

晏几道(1038~1110),北宋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晚年家境中落。晏几道与晏殊在词史上被并称为“二晏”。其词长于小令,多追怀往事,凄楚沉挚,深婉秀逸。代表作品有《临江仙》《鹧鸪天》《阮郎归》等。著有《小山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婉约词,也是一首抒写相思离情的爱情词。上片以“蕙草罗裙”“绿腰沉水”等秾丽意象追忆往昔幽会场景,通过“阑干斜阳”的时空定格与“依偎黄昏”的细节描摹,再现恋人婀娜风姿与缠绵情态;下片转入“风韵月痕”的虚实映照,以“残花寄云”的飘零意象抒写现实孤寂,形成追忆甜蜜与当下凄惘的情感张力。全词以“剥茧抽丝”的抒情节奏,将炽热相思包裹于“沉香氤氲”“朝云缥缈”的典雅语汇之中,既延续花间词“要眇宜修”的意象传统,又以时空折叠的蒙太奇手法深化了“情在不能醒”的深婉美学特质。

2. 分段赏析

上片以“蕙草罗裙”为核心搭建的视觉系统,构成词人独特的记忆编码机制。蕙草的青翠色泽与罗裙的丝质流光形成色谱共振,既延续《诗经》“青青子衿”的物候抒情传统,又以草木荣枯暗合情丝断续的生命节律。“绿腰沉水熏”采用通感蒙太奇:腰肢的翠色与沉香的青烟在空间维度交融,既具象化“楚腰纤细掌中轻”的视觉形象,又以香料焚烧的物理特性(沉水香遇热弥散)隐喻情欲的隐秘蒸腾。当镜头推移至“阑干曲处人静”的黄昏定格,建筑学意义上的“曲径通幽”被转化为情感拓扑学——阑干的几何折线暗喻情路坎坷,夕阳的圆形光斑则象征情感的完满幻觉。这种时空折叠术,使往昔的缠绵时刻被铸造成记忆琥珀,在“曾共倚”的静态画面中永恒闪耀着“只是当时已惘然”的宿命光芒。下片从追忆温床抽离的词人,陷入“风月同天”的存在主义困境。“风有韵”的听觉期待与“月无痕”的视觉落空构成认知论悖论:风中的韵律本是空气振动的物理现象,却被主观幻听为伊人环佩的往昔回响;月光的澄明本质是宇宙天体的光学投射,却在情感滤镜下异化为“人面不知何处去”的证物。这种“有/无”的辩证游戏,暴露出记忆重构现实的荒诞本质——正如博尔赫斯“沙之书”的隐喻,越是试图在现实世界寻找情感痕迹,越是陷入“水中捞月”的认知迷宫。最终“试写残花”的书写行为,成为解构主义的终极宣言:残花既是春日盛宴的代谢残留,亦指涉文字本身的碎片化特质;寄与朝云的举动,则暗合德里达“延异”理论中能指与所指的永恒错位。词人通过将情思客体化为自然意象,完成了从“求之不得”的苦闷到“得鱼忘筌”的超然蜕变。

3. 作品点评

《诉衷情·长因蕙草记罗裙》是晏几道创作的一首词,词作以含蓄蕴藉的笔法,将深婉情思藏于草木风月之间,语言凝练柔美,意象精巧交织,通过“追忆—失落”的情感递进,展现爱而不得的怅惘。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欧阳修《学书二首其一》

下一篇:宋·真山民《初冬》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