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hōng
qíng
·
·
qīng
méi
zhǔ
jiǔ
dòu
shí
xīn

朝代:宋作者:晏殊浏览量:3
qīng
méi
zhǔ
jiǔ
dòu
shí
xīn
tiān
cán
chūn
dōng
chéng
nán
huā
xià
féng
zhé
zhōng
rén
huí
xiù
mèi
zhǎn
xiāng
yīn
qíng
qīn
qíng
pàn
zuò
qiān
chǐ
yóu
zhù
zhāo
yún

译文

春末用青梅煮酒,趁时节尝新。天气已近暮春尾声。在城东郊野、南边小径的繁花深处,邂逅了心爱之人。她轻拂锦绣衣袖,我铺开芬芳席垫。互诉衷肠,亲近缠绵。我愿将这份情意,化作千尺游丝,只为缠住天边的朝霞。

逐句剖析

"青梅煮酒斗时新":春末用青梅煮酒,趁时节尝新。

# 时新:时令酒食。,斗:趁。,青梅煮酒:古人于春末夏初,以青梅或青杏煮酒饮之。

"天气欲残春":天气已近暮春尾声。

"东城南陌花下":在城东郊野、南边小径的繁花深处,

"逢着意中人":邂逅了心爱之人。

"回绣袂":她轻拂锦绣衣袖,

# 回绣袂:转过衣袖,转身。

"展香茵":我铺开芬芳席垫。

# 茵:垫子。泛指铺垫的东西。

"叙情亲":互诉衷肠,亲近缠绵。

"此情拚作":我愿将这份情意,

"千尺游丝":化作千尺游丝,

# 游丝:蜘蛛等昆虫吐的飘在空中的丝。

"惹住朝云":只为缠住天边的朝霞。

# 朝云:相恋的女子。用宋玉《高唐赋》“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典故。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诉衷情・青梅煮酒斗时新》为北宋词人晏殊所作的小令。词中叙写主人公与恋人相逢,冀望长相厮守却终有离别的无奈心绪。词人以温婉凄恻的笔调,在抒发伤春情愫的同时,寄寓对时光流逝的深沉叹惋。全词情致深婉而无轻佻之态,笔调洁净,于幽微细腻处见含蓄之美,尽显小令雅致品格。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文学家、政治家

晏殊(991~1055),北宋文学家、政治家。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真宗景德二年(1005年),以神童召试,赐同进士出身,官至翰林学士、右庶子。仁宗朝,累官至集贤殿大学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后任河南府兼西京留守。卒谥元献。晏殊是宋代文学大家,与其子晏几道并称“二晏”,与欧阳修并称“晏欧”。晏殊的词继承了花间派的传统,擅长小令,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情致,语言婉丽。代表作品有《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木兰花·池塘水绿风微暖》。著有《元献遗文》《珠玉词》《类要》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诉衷情·青梅煮酒斗时新》由北宋晏殊创作。在真宗天禧二年(1018),时年28岁的晏殊,于春末夏初之际,在东城南陌的花下,偶然邂逅了意中人。二人相聚,互诉衷肠,场面温馨欢愉。然而好景不长,相聚短暂,女子如朝云般匆匆离去,徒留晏殊满心失落。这段经历在晏殊心中留下深刻印记,为了抒发对此次相遇的怀念,以及女子离去后的失意惆怅,他写下了这首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围绕爱情展开抒情小令。词作以女性视角自述恋爱经历,细腻呈现对真挚情感的主动追寻。

2. 写作手法

比喻:将心中缥缈的春思比作悠扬不定、若有还无的“游丝”,形象地写出了词人情感的细腻与复杂;把意中人比作“朝云”,生动地表现出意中人的飘忽不定和难以捉摸,也暗示了两人关系的虚幻与短暂。细节描写:“回绣袂,展香茵。叙情亲”通过描写人物的动作和行为细节,如挥动绣袂、铺开香茵、畅叙情怀等,生动地展现出两人相遇后的亲密无间和殷勤款洽,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他们之间缠绵深长的情爱。

3. 分段赏析

上片“青梅”两句点出残春时节,古人有以青梅煮酒的习俗,取其新鲜酸涩醒胃,“斗时新”即趁时新之意,词人以此日常场景闲笔入题。“东城”两句写抒情主人公春日游赏,于花下与心仪之人不期而遇,欣喜之情跃然纸上,陆游“看花南陌复东迁”之句,正与此种情境相类。下片前三句描绘二人相遇后的情形,词人铺开芳香的茵席,与意中人相坐畅叙衷肠,亲密无间的相处,足见二人情意的深厚绵长。面对此情此景,词人忽发奇想:“此情拚作,千尺游丝,惹住朝云。”“游丝”轻柔悠扬、若有若无,恰似心中缥缈的情思;“朝云”化用巫山神女典故,既喻意中人,亦暗合其身份。这三句写词人甘愿化作千尺游丝,去牵住那易散的朝云。然而游丝柔弱,能否留住朝云未可知,其中暗含着潜台词:偶然的邂逅、短暂的欢娱过后,离散或许仍不可避免,诸多怅惘与怀思,尽在这寥寥数语中悄然流露。

4. 作品点评

此词情感真挚深沉,虽以儿女情长为旨,却无轻佻之态。笔调清隽洁净,于细腻含蓄处见幽微之美,尽显小令雅致格调。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庸劣可鄙,已开山谷,三变徘语之体。

近代吴梅《词学通论》

# 虽作艳语,终有品格。

近代叶嘉莹《大晏词的欣赏》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黄庭坚《南乡子·黄菊满东篱》

下一篇:宋·舒岳祥《梦归》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