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qiū
xīng
jiǔ
shǒu
zhī

朝代:宋作者:秦观浏览量:3
zhàn
běi
chuāng
fēng
shuāng
jiē
dié
luàn
hóng
duàn
xīn
chóu
jīng
zhěn
shàng
shēng
bēi
yàn
luò
yún
zhōng
yǎn
qián
shí
jié
kàn
chí
xià
shēng
duàn
péng
mèi
bié
lái
láo
mèng
mèi
yǎo
xiāo
guò
jiāng
dōng

译文

夜晚战鼓声在北窗外的风中擂响,霜打的落叶铺满台阶,层层叠叠杂乱无章的红叶。一段新的愁绪让我枕在惊枕上不能入眠,几声孤雁的哀鸣从云端坠落般传来。眼前萧瑟的时节里,只见战马飞驰而过,如今的生计如同断根的飞蓬般漂泊无依,自从与弟妹分别后,思念之情整夜萦绕梦境,他们已杳无音讯地渡过江东,再无踪迹。

逐句剖析

"鼓鼙夜战北窗风":夜晚战鼓声在北窗外的风中擂响,

# 夜战:夜间战斗。,鼓鼙:军中常用的乐器。《礼记。乐记》:「君子听鼓鼙之声,则思将帅之臣。」后多借指军事。唐。刘长卿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诗:「万里辞家事鼓鼙,金陵驿路楚云西。」

"霜叶铺阶叠乱红":霜打的落叶铺满台阶,层层叠叠杂乱无章的红叶。

# 霜叶:经霜的叶子。

"一段新愁惊枕上":一段新的愁绪让我枕在惊枕上不能入眠,

# 惊枕:枕名。能使人睡而保持警觉。惊,通“警”。

"几声悲雁落云中":几声孤雁的哀鸣从云端坠落般传来。

"眼前时节看驰马":眼前萧瑟的时节里,只见战马飞驰而过,

"日下生涯寄断蓬":如今的生计如同断根的飞蓬般漂泊无依,

"弟妹别来劳梦寐":自从与弟妹分别后,思念之情整夜萦绕梦境,

"杳无消息过江东":他们已杳无音讯地渡过江东,再无踪迹。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秋兴九首(其八)拟杜牧之》是宋代秦观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以秋夜为背景,通过战鼓声、霜叶、悲雁等意象,抒发了诗人对家国动荡的忧虑与对亲人的深切思念。首联“鼓鼙夜战北窗风,霜叶铺阶叠乱红”以战鼓声与凋零红叶渲染凄凉氛围,暗示时局动荡;颔联“一段新愁惊枕上,几声悲雁落云中”借梦境与雁鸣,直写愁绪与孤独。颈联“眼前时节看驰马,日下生涯寄断蓬”以“断蓬”自喻漂泊无依,表达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尾联“弟妹别来劳梦寐,杳无消息过江东”点明主题,通过“音信全无”的细节,流露对亲人的牵挂与家国离乱的哀痛。全诗语言凝练,情感真挚,运用对仗(如“鼓鼙夜战”对“霜叶铺阶”)、比喻(“断蓬”喻漂泊)等手法,将个人身世之悲与时代动荡之痛紧密结合。秦观作为婉约派代表,此诗突破传统闺怨题材,以深沉的家国情怀展现乱世文人的精神困境,体现了宋诗“以议论为诗”的特点,兼具历史厚重感与艺术感染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婉约派词人

秦观(1049~1100),北宋词人。字少游,又字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今属江苏)人。曾任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等职。因政治上倾向于旧党,被视为元祐党人,绍圣后累遭贬谪。秦观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其文辞为苏轼所赏识。他擅长各种文体,而以政论、游记为出色。主要文学成就在词,陈师道《后山诗话》誉其为“今代词手”,后世视其为正宗的婉约派第一流词人。他善于把男女恋情与自己的不幸遭遇结合起来,以含蓄的手法,幽冷的意境,淡雅的语言,抒发感伤的情绪。〔千秋岁〕“水边沙外”、〔踏莎行〕“雾失楼台”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著有《淮海集》《淮海居士长短句》。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鼓鼙夜战北窗风,霜叶铺阶叠乱红”​​,以战鼓声与秋风、霜叶的萧瑟景象开篇,渲染出动荡不安的秋夜氛围。鼓声象征战事频仍,北风裹挟战鼓声穿透窗棂,暗示时局紧迫;霜叶铺阶的“乱红”既是实景,又暗喻诗人内心因战乱而纷乱的愁绪。​​颔联“一段新愁惊枕上,几声悲雁落云中”​​,由外景转向内心。诗人因战事辗转难眠,新愁惊扰枕上安宁;悲雁哀鸣坠入云中的意象,既呼应首联的肃杀秋景,又暗含对兄弟离散的牵挂。​​颈联“眼前时节看驰马,日下生涯寄断蓬”​​,以动态画面深化漂泊之叹。“驰马”暗指时局变幻如马奔般不可控,“断蓬”则自喻身世如飘零无依的蓬草。诗人目睹乱世中百姓流离,自身亦如飘蓬般寄居他乡,道尽乱世中文人无处栖身的处境。尾联“弟妹别来劳梦寐,杳无消息过江东”​​,情感由宏阔转向私密。诗人从家国忧思收束至对弟妹的牵挂,战乱阻隔音信,江东的遥远距离暗示重逢无望。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李公明《晓烟》

下一篇:宋·苏轼《李钤辖坐上分题戴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