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uè
yuán
èr
shǒu

朝代:宋作者:司马光浏览量:3
yuè
yuán
zhōng
zhāo
zhāo
cháng
mén
duān
shì
jīn
yòu
huáng
hūn

译文

独乐园中的客人,每天早晨都紧闭门户。闲居于此毫无事务牵绊,今日又到黄昏。

逐句剖析

"独乐园中客":独乐园中的客人,

"朝朝常闭门":每天早晨都紧闭门户。

"端居无一事":闲居于此毫无事务牵绊,

"今日又黄昏":今日又到黄昏。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独乐园二首(其一)》是宋代文学家司马光创作的五言绝句。此诗描绘了诗人在独乐园中的日常状态,诗人自称独乐园中的客人,每日常常闭门不出,平日里无所事事,不知不觉便又到了黄昏。全诗以简洁质朴的语言,展现出一种宁静、闲适甚至略显孤寂的生活氛围。该诗通过对独乐园中幽居生活的描写,一方面体现了诗人追求宁静、远离喧嚣的心境,对独处和自由的向往;另一方面,结合司马光当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退居洛阳的处境,也隐隐透露出他在政治上不得志后的自我排遣以及对现实的无奈之情,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与艺术感染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史学家、文学家,《资治通鉴》的作者

司马光(1019~1086),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字君实,晚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官至宰相。他与王安石政见不合,为相期间,废除绝大部分新法,罢黜新党。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司马光的诗质朴流畅,如《道傍田家》《又和夜丽村舍》《始至洛中言怀》等。词今存三首,词风清新疏淡。其散文的主要成就体现在《资治通鉴》上,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通史著作。此外,有《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等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该组诗创作于宋神宗熙宁四年至元丰八年(1071-1085)期间,本诗是其中一首,彼时司马光因反对王安石变法,退居洛阳长达十五年。在此期间,司马光全身心投入《资治通鉴》的编纂工作,将满腔抱负与忧思倾注于史书撰写。诗中“端居无一事”看似闲适,实则与他十九年呕心沥血编撰巨著的忙碌形成鲜明对比,深刻展现出古代士大夫“外闲适而内忧国”的复杂精神状态,尽显其虽远离朝堂却心系天下的情怀。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抒怀言志诗。诗中描绘了司马光退居独乐园时看似闲适的生活场景,却通过“端居无一事”等表述,体现了其在远离朝堂、专注《资治通鉴》编纂期间,“外闲适而内忧国”的复杂心境,表达了他虽身处田园却心系天下的家国情怀。

2. 写作手法

白描:诗人以简洁质朴的语言勾勒出“端居无一事”的闲适景象,不做过多修饰与渲染,却将退居生活的表面状态清晰呈现。这种看似平淡的描绘,与《资治通鉴》十九年编纂的繁重形成隐性对照,让“外闲适而内忧国”的精神状态在朴素画面中自然流露,以简驭繁地展现出士大夫复杂深沉的心境。

3. 分段赏析

“独乐园中客,朝朝常闭门”,点明诗人在独乐园中的隐居身份。“独乐园中客”直白表明诗人居于独乐园,将其作为生活的一方天地,凸显环境的独特与静谧;“朝朝常闭门”中,“朝朝”对应译文里“每天”,强调日复一日的重复性,“闭门”呼应“把房门关闭”,不仅呈现出封闭的生活形态,更暗示诗人主动隔绝世俗喧嚣,在闭门独居里享受内心的安宁。“端居无一事,今日又黄昏”,描述诗人在独乐园中的日常状态与时光流转。“端居无一事”恰似译文“平日里安居在此没有什么事情”,直白展现诗人闲适自在、无世俗杂务烦扰的生活;“今日又黄昏”以“今日”对应“如今”,“又黄昏”对应“一天又到了黄昏时分”,一个“又”字,自然流露出对时光悄然流逝的淡淡感慨,在质朴的叙事中,蕴含着诗人对这种平静隐居生活的深层体悟与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汪应辰《再用前韵》

下一篇:宋·宋祁《侨居二首其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