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鸿高":鸿雁高飞准备去南方过冬,
# 塞鸿:边塞飞来的鸿雁。南朝宋鲍照《代陈思王京洛篇》:“春吹回白日,霜歌落塞鸿。”
"仙露满":清冷的露水晶莹。
# 仙露:秋天露水的美称。汉武帝曾以铜铸仙人擎盘承接天上降下的甘露,以露和玉屑服之,以为这样可以成仙。故称露水为仙露。
"秋入银河清浅":天上银河隐约可见。
"逢好客":难得好友相聚,
# 好客:嘉宾。
"且开眉":让我们舒展愁眉,珍惜时光。
"盛年能几时":人的青春年华能有多久呢。
"宝筝调":歌女们调弦弹筝,
"罗袖软":长袖善舞。
"拍碎画堂檀板":富于节奏的乐曲声在饰有彩画的厅堂里回响。
# 檀板:简称板,乐器,因常用檀木制作而有檀板之名。
"须尽醉":在这个欢乐的宴会上,让我们尽情畅饮,
"莫推辞":不要推辞。
"人生多别离":人生难相聚,易别离啊。
北宋文学家、政治家
晏殊(991~1055),北宋文学家、政治家。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真宗景德二年(1005年),以神童召试,赐同进士出身,官至翰林学士、右庶子。仁宗朝,累官至集贤殿大学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后任河南府兼西京留守。卒谥元献。晏殊是宋代文学大家,与其子晏几道并称“二晏”,与欧阳修并称“晏欧”。晏殊的词继承了花间派的传统,擅长小令,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情致,语言婉丽。代表作品有《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木兰花·池塘水绿风微暖》。著有《元献遗文》《珠玉词》《类要》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词,也是一首宴饮抒怀词。通过描写秋夜宴饮场景,营造出一种既欢乐又略带感伤的氛围。上阕以秋景起笔,塞鸿在高空飞翔,秋夜仙露满布,银河显得格外清浅,在这样的背景下,词人感慨人生盛年时光有限,遇到好友应舒展眉头。下阕着重刻画宴会上的欢乐,宝筝调好音,女子罗袖轻柔,檀板被拍碎,词人借此劝友人一定要尽情喝醉,不要推辞,因为人生中充满了别离。表达了对相聚时光的珍惜以及对人生多别离的无奈感慨。
2. 分段赏析
上阕:“塞鸿高,仙露满。秋入银河清浅”,描绘出一幅秋夜的高远画面,塞鸿在高空翱翔,点明季节为秋,仙露满布、银河清浅营造出宁静而悠远的氛围。“逢好客,且开眉。盛年能几时”,由景及情,词人感慨人生盛年短暂,遇到好友相聚,应该舒展眉头,珍惜当下时光,流露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下阕:“宝筝调,罗袖软。拍碎画堂檀板”,细致地刻画了宴会上的热闹场景,宝筝调好音,女子罗袖轻柔舞动,人们沉醉于宴饮之中,檀板被拍碎,将宴饮的欢乐推向高潮。“须尽醉,莫推辞。人生多别离”,在欢乐的氛围中,词人笔锋一转,直接抒发人生充满别离的感慨,劝人珍惜眼前的相聚,尽情沉醉,不要推辞,表达出对相聚时光的珍视和对人生别离的无奈。
上一篇:宋·释胜《颂古二十四首(其一)》
下一篇:宋·宋庠《小园四首(其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