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雪生凉":红莲像雪一样透着凉意,
# 绛雪:状莲花的红色。绛:大红色。
"碧霞笼夜":绿叶像云霞笼罩夜晚,
# 碧霞:指晚霞。一说指碧叶。
"小立中庭芜地":盆盆莲花都亭亭玉立,
# 芜地:杂草丛生的土地。
"昨梦西湖":昨夜梦中也是在西湖荡舟观赏莲花,
"老扁舟身世":这般美好的境地,使我真想乘一叶扁舟终老江湖。
# 扁舟:小舟,多喻隐居,避世。
"叹游荡":终究是漂泊他乡,
# 游:一作“飘”。
"暂赏、":暂且赏盆莲、
"吟花酌露尊俎":饮美酒而浇心愁。
# 尊俎:亦作樽俎。古代盛酒肉的器皿,常用为宴席的代称。
"冷玉红香罍洗":边以酒酹花,使它也能分享酒趣。
# 罍:古代盛酒或水的器皿,圆形或方形,小口,广肩,深腹,圆足,有盖,肩部有两环耳,腹下又有一鼻。一作:“罂”
"眼眩魂迷":酒饮得醉眼朦胧,神思恍惚,
# 魂:一作“意”。
"古陶洲十里":眼前的盆莲使自己感到仿佛置身在十里陶洲的莲花荡中。
# 十:一作“千”。,陶洲:写数十“盆莲”之“盆”的名贵。没有具体的指代。
"翠参差、":田田的荷叶参差相连,
"澹月平芳砌":淡淡的月光从墙上砖砌的花墙洞中透了过来。
# 澹:淡淡的。
"砖花滉、":苔痕斑驳的砖纹与池面涟漪相映
# 滉:水深广貌。一作混。
"小浪鱼鳞起":盆水泛起了鱼鳞般的波光。
# 小:一作“细”。
"雾盎浅障青罗":夜深雾起,仿佛在盆莲上罩上了一顶顶浅青色的罗帐,
# 浅:一作“洗”。,雾盎:雾指大雾,盎是古代的一种盆,腹大口小。
"洗湘娥春腻":薄雾也隐去了远处斑竹青色的污迹。
# 湘娥:指舜妃,传说中的湘水女神。
"荡兰烟、":庭院中散发着似兰似麝的浓郁的莲花香,
"麝馥浓侵醉":使与宴之人醉于花香。
# 醉:一作“酒”。,麝馥:即麝香。麝,也称“香獐”,雄性的脐与生殖孔之问有麝香腺,其分泌物干燥而成香料。
"吹不散、":即便夜风穿廊也吹不散这满室幽香、
"绣屋重门闭":绣着繁花的重重门户始终紧闭如牢。
"又怕便、":但只怕秋风起时,莲叶枯萎,
# 又怕便:一本无“又”字。
"绿减西风":莲叶梗便像一支支灯架上坠泪的蜡烛,
"泣秋檠烛外":只能无可奈何地哀伤深秋带给它的伤害。
# 秋檠:代指秋灯。檠:烛台。,泣:一作“泫”,一作“泪”。
南宋词人
吴文英(1212?~1266?),南宋词人。字君特,号梦窗、觉翁,与周密(号草窗)并称“二窗”。四明(今浙江宁波)人。毕生不仕,以布衣出入侯门,充当幕僚。吴文英以词著名,知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或表现上层的豪华生活,或抒写颓唐感伤的情绪。讲究字句工丽,音律和谐,并喜堆砌典故词藻,常使词意晦涩。著有《梦窗词》。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咏物抒怀的词作,通过对盆莲细致入微的刻画,营造出一种细腻且略带忧伤的氛围,感叹人与物在时光流逝、自然规律面前回天乏力的命运,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惋惜之情。
2. 写作手法
比喻:“绛雪生凉,碧霞笼夜”使用了比喻的写作手法。此处以“绛雪”喻红莲之色,“碧霞”喻莲叶之碧,通过色彩与自然意象,将盆莲转化为清凉朦胧的意境。以景结情:“又怕便、绿减西风,泣秋檠烛外”使用了以景结情的写作手法。此句通过描绘“绿减西风”、“泣秋檠烛”的萧瑟秋景,将词人对时光流逝、身世飘零的感伤融入其中。表面上写莲花的枯萎与烛泪,实则暗喻人生无常、欢聚难久的哀愁。烘托:“雾盎浅障青罗,洗湘娥春腻”使用了烘托的写作手法。这两句通过描绘雾气如轻纱般笼罩青罗,并洗净湘娥的春腻,以朦胧的雾气与青罗的轻柔质感侧面烘托出盆莲的素雅与清新。雾气遮掩并非直接描写莲花,却通过环境氛围的渲染,强化了莲花若隐若现、洁净脱俗的美感。反衬:以乐景衬哀情,“又怕便、绿减西风,泣秋檠烛外”使用了反衬的写作手法。此句通过想象秋日西风骤起、莲叶凋零的场景,与眼前宴饮赏莲的繁华盛景形成鲜明对比。莲叶的枯萎凋零反衬出当下盆莲的鲜活与宴饮的欢乐,同时暗含词人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伤,以及自身漂泊无定身世的隐喻。未来衰败之景反衬当下美好。
3. 分段赏析
上片开篇“绛雪生凉,碧霞笼夜,小立中庭芜地”,以“绛雪”状红莲绽放如落雪生凉,“碧霞”喻荷叶叠翠似云霞笼罩,勾勒出夏夜中庭清凉静谧的画面。“小立”二字点明词人独自伫立杂草丛生的庭院,引出下文。“昨梦西湖,老扁舟身世”由眼前盆莲触发回忆,西湖扁舟的旧梦与“老”字暗含漂泊沧桑,将身世之叹融入赏景之中。“叹游荡,暂赏、吟花酌露尊俎,冷玉红香罍洗”进一步展开:词人感叹漂泊无定,只能暂借赏莲、饮酒(“吟花酌露”“冷玉红香”以玉喻莲、以香写酒)来排遣,精致的酒器和清冽的莲香交融在一起,更衬出孤独。“眼眩魂迷,古陶洲十里”则以夸张手法,写盆莲繁密如十里古陶洲,令人目眩神迷,侧面烘托莲花之多之盛。下片转向细节描绘:“翠参差、澹月平芳砌”写台阶上翠绿参差,月光淡淡铺洒,画面素淡;“砖花滉、小浪鱼鳞起”则以砖上花纹倒映水面如鱼鳞波动,静中见动,更添灵秀。“雾盎浅障青罗,洗湘娥春腻”用“青罗”喻薄雾轻笼,“湘娥春腻”化用湘妃典故,暗指雾气洗去了春日的柔腻,增添朦胧诗意。“荡兰烟、麝馥浓侵醉”以兰香、麝香的浓郁气息渲染宴饮氛围,醉意渐浓却非沉湎,而是借香消愁。“吹不散、绣屋重门闭”笔锋一转,香气虽浓却吹不散深闭的重门,暗示内心被愁绪笼罩,难以排遣。结句“又怕便、绿减西风,泣秋檠烛外”直抒担忧:怕秋风吹落莲叶,更怕在秋夜烛下独自垂泪,将对莲花易谢的怜惜,升华为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怅惘,余韵悠长。
4. 作品点评
这首词自创新词,善于设色。如以“绛雪”称红莲,以“碧霞”称绿叶,以“吟花酌露”言饮酒赏荷,以“冷玉红香”言莲花之清香冷艳,以“芳砌”“砖花”称中庭。以“洗湘娥春腻”写月下红莲色泽之淡雅,将莲花比拟成湘君,生动形象而感人;再如写秋深莲花凋零,用拟人法,写成“泣秋檠烛外”,说秋天红莲在有烛台的室外悲泣,那哀伤情感直接显现出来。
# 梦窗才情超逸,何尝沈晦?梦窗长处,正在超逸之中见沈郁之意。
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
# 欲艳丽学飞卿、梦窗。
清孙麟趾《词迳》
# “昨梦”九字,脱开以取远神。以下即事感叹,“身世”、“游荡”四字是骨。
清陈洵《海绡说词》
# 昨梦西湖,老扁舟身世。’忽从梦境一宕,局活。以西湖映莲,不粘不脱。
清杨铁夫《吴梦窗词笺释》
上一篇:宋·阮阅《郴江百咏并序·百丈山》
下一篇:宋·苏轼《戏子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