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hè
tiān
·
·
shàng
yuán
jiào

朝代:宋作者:张孝祥浏览量:3
fēng
zhāng
kòu
qīng
xiá
guāng
pèi
huán
shēng
驿
chuán
fēng
huǒ
lóng
luán
yān
xiāo
kǒng
cuì
yíng
yáo
jiǎn
zhòng
qīng
jīn
tóng
shuāng
yǐn
dào
tōng
míng
sān
xiāng
guǎn
tóng
mín
wàn
suì
qiān
qiū
líng

译文

深夜时分,奏章被封好紧急送往朝廷。在五彩霞光之中,传来玉佩和环佩叮咚的声响。驿站传递的信使如同风火般紧急的信简一般迅速,龙和鸾凤在空中翩翩起舞,步入云霄之时,又有孔雀和翠鸟前来迎接。玉简庄重而贵重,羽衣轻盈飘逸。由两位金童引导,一路畅通无阻直至皇宫。三湘五管的百姓共享安乐,祈愿帝王万岁千秋,寿与天齐。

逐句剖析

"子夜封章扣紫清":深夜时分,奏章被封好紧急送往朝廷。

# 紫清:指天上。谓神仙居所。

"五霞光里佩环声":在五彩霞光之中,传来玉佩和环佩叮咚的声响。

"驿传风火龙鸾舞":驿站传递的信使如同风火般紧急的信简一般迅速,龙和鸾凤在空中翩翩起舞,

"步入烟霄孔翠迎":步入云霄之时,又有孔雀和翠鸟前来迎接。

"瑶简重":玉简庄重而贵重,

# 瑶简:道教所用的玉简。

"羽衣轻":羽衣轻盈飘逸。

"金童双引到通明":由两位金童引导,一路畅通无阻直至皇宫。

"三湘五管同民乐":三湘五管的百姓共享安乐,

"万岁千秋与帝龄":祈愿帝王万岁千秋,寿与天齐。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鹧鸪天·上元启醮》是宋代张孝祥的一首词。此词以上元节启醮为主题,描绘了祭祀时的庄重场景与祥瑞氛围。上片通过“子夜封章”“五霞光里”等句营造出神秘奇幻的仙境之感,下片则以“瑶简”“羽衣”等描绘仪式细节,最后表达出天下同乐、祝帝长寿的美好愿望。写作手法上,通过对仪式场景、人物状态的描写,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氛围,也有一定的想象成分。全词语言典雅,格调庄重,展现出作者高超的艺术表现力,为读者呈现出一场别具一格的上元祭祀场景。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豪放派词人

张孝祥(1132~1169?),南宋词人。字安国,号于湖居士,历阳(今安徽和县)人。唐代诗人张籍的七世孙,绍兴进士。张孝祥的诗歌多赠答、题咏和纪行之作,不少篇章都能于写景叙事之中表达对国家命运和人民生活的深切关怀,如“艰难念时事,留滞岂身谋”“只今斗米钱数百,更说流民心欲折”等。其词风格豪迈,内容多反映社会现实,爱国情感浓厚。代表作品有《黄州》《和沈教授子寿赋雪》《六州歌头》《水调歌头·和庞佑父》《木兰花》《念奴娇·过洞庭》等。著有《于湖居士文集》《于湖词》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南宋乾道四年(1168年)春夏之际,张孝祥携全家居于长沙。这首《鹧鸪天·上元启醮》创作于当年正月,是同题二首作品中的其一。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比喻:“驿传风火龙鸾舞”将前线捷报喻为龙鸾飞舞,以龙凤祥瑞之姿,生动展现出词人对收复失地的殷切期盼与胜利在望的振奋心情;“步入烟霄孔翠迎”把迎接的隆重礼仪比作孔雀、翠鸟,借孔雀翠鸟的华贵,凸显礼仪的庄重与词人受重用、欲为国效力的憧憬;“五霞光里佩环声”则以女子玉佩的铿锵之音,喻抗战、平戎策论的激昂宏畅,既突出策略的有力,又暗喻其如美玉般珍贵,彰显词人对自身建言的自信与重视。这些比喻将抽象情感与理念具象化,使词作意象丰富、意境优美,情感表达更加生动深刻。

2. 分段赏析

张孝祥自科举入仕后,始终心系国事,即便在乾道五年(1169)辞世前的六年,其政治热忱虽渐趋黯淡,却仍时有闪现。从《鹧鸪天·上元启醮》开篇“子夜封章扣紫清。五霞光里佩环声”便可窥见,词人借上元设醮祈福之机,寄托“祝南山”“瞻北阙”(另一首同题词句)的深意,暗含深夜叩宫、再议抗金方略的殷切期盼。“子夜”点明时间,“封章”指机密奏章,“紫清”原指仙宫,此处喻指翰林院;“五霞”源自道家天界之说,“佩环”本指玉饰,在此用以形容抗敌之策如金玉铿锵,气势非凡。不过,因受老庄避世思想与道教游仙文化浸染,词作褪去了往昔“高论逼河汉”的雄浑,转而呈现出“清诗鸣佩环”的飘逸之态。上片“驿传风火龙鸾舞,步入烟霄孔翠迎”二句,延续了这种期待之情。“驿传”是古代传递公文的交通机构,“风火”喻指前线战事紧急,“龙鸾”在此象征前线捷报;“烟霄”代指朝廷高位,“孔翠”以孔雀翠鸟之华贵,喻指隆重的迎接礼仪。对仗工稳、笔调轻快,将收复失地的渴望融入飘逸的文字之中。下片“瑶简重,羽衣轻。金童双引到通明”,以“瑶简”(玉制文书)、“羽衣”(仙人服饰)、“金童”(仙童)等意象,进一步描绘设醮时的神秘场景。“通明”原指贤明君主,此处暗指帝王宫阙,即便深受出世思想影响,词人仍难掩朝见君主、进献良策的热忱,这份渴望在词句间展露无遗。词作尾联“三湘五管同民乐,万岁千秋与帝龄”,既是节日贺词,更是情感升华。“三湘”泛指湖南地区,“五管”指代岭南之地,皆为词人仕宦之处。上联体现其为官造福一方、与民同乐的执政理念,下联则寄托了对国家长治久安、帝王福寿安康的美好祝愿,字里行间满是拳拳赤子之心。

3. 作品点评

张孝祥在诗词创作中,常将家国情怀与民生关切巧妙融入写景叙事。即便是以设醮祈福为题材的《鹧鸪天·上元启醮》,也同样饱含着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百姓生活的牵挂。正如谢尧仁所评,其文辞气势磅礴,似大海波涛翻涌,如泰山云气升腾,变化万千,忽而云散雾开,忽而明暗交织,于瞬息之间展现无穷韵味,令人叹为观止。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蒋捷《贺新郎·兵后寓吴》

下一篇:宋·张俞《白云楼》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