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天丝竹韵融融":乐声震天,丝竹乐器演奏出的韵律和谐美妙。
# 喧天丝竹韵融融:丝竹悦耳的声音烘托出一种热闹祥和的气氛。
"歌唱画堂中":人们在华丽的厅堂中尽情歌唱。
"玲女世间希有":美丽聪慧的女子在世间十分稀少,
# 希:通“稀”,极少。,玲女:玲珑,唐代杭州乐妓,此借指歌女。
"烛影夜摇红":夜晚烛光的影子轻轻摇曳,透出红色的光晕。
# 摇红:指烛火跳动。
"一同笑":大家一起欢笑,
"饮千钟":畅饮美酒千杯。
# 钟:通“盅”,酒杯。
"兴何穷":兴致是多么高涨。
"功成名遂":功绩得以成就,名声也得以实现,
# 功成名遂:指功绩和名声都已取得。遂:成。
"富足年康":生活富裕,每年都平安健康,
"祝寿如松":祝福寿命如同松树一般长久。
北宋文学家、政治家
晏殊(991~1055),北宋文学家、政治家。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真宗景德二年(1005年),以神童召试,赐同进士出身,官至翰林学士、右庶子。仁宗朝,累官至集贤殿大学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后任河南府兼西京留守。卒谥元献。晏殊是宋代文学大家,与其子晏几道并称“二晏”,与欧阳修并称“晏欧”。晏殊的词继承了花间派的传统,擅长小令,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情致,语言婉丽。代表作品有《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木兰花·池塘水绿风微暖》。著有《元献遗文》《珠玉词》《类要》等。
1. 分段赏析
上片:“喧天丝竹韵融融。歌唱画堂中”开篇两句为全词奠定了欢快的基调。“喧天丝竹韵融融”,“喧天”一词生动地描绘出管弦乐器声音的宏大响亮,“韵融融”则强调了音乐的和谐悦耳,给人以美妙的听觉享受。“歌唱画堂中”,点明了地点是在华丽的画堂之中,人们在这里尽情歌唱,将视觉与听觉相结合,生动地展现出祝寿活动的热闹场景,使读者仿佛能看到画堂中众人欢聚、载歌载舞的画面。“伶女世间希有,烛影夜摇红”这两句进一步丰富了场景的描写。“伶女世间希有”,夸赞参与祝寿活动的女子美丽出众、才艺非凡,在世间都是难得一见的,从侧面烘托出此次祝寿活动的高规格和盛大。“烛影夜摇红”,描绘出夜晚烛光摇曳的景象,“摇红”二字形象地写出了烛光晃动时透出的红色光影,营造出一种温馨、浪漫且富有诗意的氛围,与前文的欢快热闹相呼应,使整个场景更加生动迷人。下片:“一同笑,饮千钟。兴何穷”此三句着重刻画了众人在祝寿活动中的欢乐状态。“一同笑”,一个“同”字体现了众人其乐融融、共同欢乐的场景,“笑”则直接表现出人们愉悦的心情。“饮千钟”,夸张地写出了众人饮酒的豪爽和畅快,“千钟”并非实数,只是为了强调饮酒之多、兴致之高。“兴何穷”,直接抒发了大家兴致无穷无尽的感受,进一步强化了欢乐的氛围,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现场热闹欢快的情绪。“功成名遂,富足年康,祝寿如松”结尾三句点明了祝寿的主题,直接表达了对寿星的美好祝福。“功成名遂”,祝愿寿星在事业上取得显著成就,实现自己的抱负,获得声名;“富足年康”,希望寿星生活富足,每年都能平安健康;“祝寿如松”,以松树的长寿象征,祝福寿星能够长寿安康。这三句祝福语简洁明了,却饱含着真挚的情感,将全词的主题推向高潮,使整首词在欢乐祥和的氛围中圆满结束。
下一篇:宋·释普宁《偈颂四十一首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