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hǔ
hǎi

朝代:宋作者:柳永浏览量:3
hǎi
zhī
mín
suǒ
yíng
cán
zhī
gēng
shí
zhī
yuán
tài
liáo
luò
láo
pén
jiù
shū
zhēng
nián
nián
chūn
xià
cháo
yíng
cháo
tuì
退
guā
chéng
dǎo
屿
fēng
gān
xián
wèi
jiā
shǐ
guàn
cháo
liù
chéng
nóng
xián
dàn
wèi
xián
cǎi
qiáo
shēn
qióng
shān
bào
zōng
gǎn
zhāo
yáng
chū
yáng
huán
chuán
zài
jiān
qíng
wèi
huáng
xiē
tóu
zào
yán
yán
chén
shāo
shuò
duī
gāo
cái
tāo
biàn
chéng
xuě
cóng
zhū
zhì
fēi
shuāng
fēi
jiǎ
dài
chōng
hóu
liáng
chèng
guān
zhōng
wēi
zhí
mín
wǎng
wǎng
shí
mín
cháng
zhōu
ér
shǐ
xiū
guān
wèi
liǎo
zhú
zi
gōng
chéng
suī
zuò
rén
xíng
cài
hǎi
zhī
mín
xīn
ān
pín
běn
cháo
shī
suǒ
yuàn
guǎng
广
huáng
rén
dào
hǎi
bīn
jiǎ
bīng
jìng
zhēng
shū
chuò
jūn
yǒu
cái
yán
tiě
tài
píng
xiàng
ěr
wéi
yán
huà
zuò
xià
shāng
zhōu
shí
jié

译文

海边的盐民靠什么谋生,因为海边盐碱地种不出桑树和五谷,所以女子不能养蚕织布,男子不能耕田种地。衣食来源实在太稀少,用牢盆煮好盐后还得缴纳赋税。年年春夏潮水涨满水滨,潮退之后,刮取盐泥堆积如岛屿。等到风吹日晒时间久了,海水的盐味就增加了,这个时候才开始制成盐卤。海水制成的卤水虽然很浓了,但是盐味还很淡,这时盐民不能闲着,还要深入大山深处去砍柴用以煮盐。哪怕遇见虎豹足迹也不敢躲避,朝阳初升时出门,直到夕阳西下才归来。船载肩扛不停歇,将柴火投入巨大的盐灶中,烈火熊熊燃烧。从早到晚不停熬煮,盐堆渐高,才把咸涩的海水熬成雪白的盐。从蓄卤到熬出盐霜的整个过程,百姓无不靠借贷得来的口粮充饥。盐入官秤只能换得微薄钱,一缗的高利贷往往要偿还十缗。就这样一年一年周而复始地辛苦劳动,一刻都得不到休息,官租尚未缴清,私租又紧逼而来。百姓驱赶妻儿督催煮盐工程,虽然看似人形,却个个面黄肌瘦。这些盐民们为什么这么劳苦辛酸,如何能让国家富裕而百姓不贫。本朝应该使天下人各得其所,愿朝廷广布皇恩到这海滨之地。希望百姓能从繁重的兵役和徭役中解脱出来,君主若有余财,就罢除盐铁税。希望宰相能像调料中的盐梅一样,为治国发挥重要作用,使得国家变得像夏商周三代那样太平安乐。

逐句剖析

"鬻海之民何所营":海边的盐民靠什么谋生,

# 何所营:靠什么谋生。营,谋生。,鬻海之民:指海边靠煮海水卖盐为生的盐民。鬻,一作“煮”。

"妇无蚕织夫无耕":因为海边盐碱地种不出桑树和五谷,所以女子不能养蚕织布,男子不能耕田种地。

"衣食之源太寥落":衣食来源实在太稀少,

# 寥落:稀少。

"牢盆鬻就汝输征":用牢盆煮好盐后还得缴纳赋税。

# 输征:缴纳租税。,鬻就:煮成盐。,牢盆:用来煮海水的盆。

"年年春夏潮盈浦":年年春夏潮水涨满水滨,

# 浦:水边,这里指海边。

"潮退刮泥成岛屿":潮退之后,刮取盐泥堆积如岛屿。

# 岛屿:盐土堆。

"风干日曝咸味加":等到风吹日晒时间久了,海水的盐味就增加了,

# 曝:晒。

"始灌潮波塯成卤":这个时候才开始制成盐卤。

# 卤:盐卤,盐的半成品。,塯:原意为盛饭的瓦器,这里指用瓦器装海水制作卤。,潮波:海水。

"卤浓咸淡未得闲":海水制成的卤水虽然很浓了,但是盐味还很淡,这时盐民不能闲着,

# 咸:一作盐。

"采樵深入无穷山":还要深入大山深处去砍柴用以煮盐。

"豹踪虎迹不敢避":哪怕遇见虎豹足迹也不敢躲避,

"朝阳出去夕阳还":朝阳初升时出门,直到夕阳西下才归来。

# 出:一作山。

"船载肩擎未遑歇":船载肩扛不停歇,

# 未遑歇:无暇休息。遑,闲暇,空闲。,肩擎:肩扛。擎,往上托,扛。

"投入巨灶炎炎热":将柴火投入巨大的盐灶中,烈火熊熊燃烧。

"晨烧暮烁堆积高":从早到晚不停熬煮,盐堆渐高,

# 烁:熔炼,即熬煮。

"才得波涛变成雪":才把咸涩的海水熬成雪白的盐。

# 雪:指雪白的盐。,波涛:海水。

"自从潴卤至飞霜":从蓄卤到熬出盐霜的整个过程,

# 飞霜:指雪白的盐。,潴卤:积存盐卤。

"无非假贷充糇粮":百姓无不靠借贷得来的口粮充饥。

# 糇粮:干粮。,假贷:同人借贷。

"秤入官中得微直":盐入官秤只能换得微薄钱,

# 微直:微薄的收入。直:值。

"一缗往往十缗偿":一缗的高利贷往往要偿还十缗。

# 缗:量词,用于成串的铜钱,每串一千文。

"周而复始无休息":就这样一年一年周而复始地辛苦劳动,一刻都得不到休息,

"官租未了私租逼":官租尚未缴清,私租又紧逼而来。

"驱妻逐子课工程":百姓驱赶妻儿督催煮盐工程,

# 课工程:从事煮盐工程或为交纳盐工赋税。课:督促。工程:指煮盐的事。当时煮盐的卤水的出盐额官家皆有规定,而且煮成的盐需全部缴公,顾称这样的煮盐的劳作为工程。

"虽作人形俱菜色":虽然看似人形,却个个面黄肌瘦。

# 菜色:饥饿之色。

"鬻海之民何苦辛":这些盐民们为什么这么劳苦辛酸,

"安得母富子不贫":如何能让国家富裕而百姓不贫。

# 母富子不贫:指代国家与百姓的关系。

"本朝一物不失所":本朝应该使天下人各得其所,

"愿广皇仁到海滨":愿朝廷广布皇恩到这海滨之地。

# 皇仁:皇恩。

"甲兵净洗征输辍":希望百姓能从繁重的兵役和徭役中解脱出来,

# 辍:停止。,甲兵:铠甲和兵器,这里指兵役。

"君有余财罢盐铁":君主若有余财,就罢除盐铁税。

# 罢盐铁:废除盐铁税。

"太平相业尔惟盐":希望宰相能像调料中的盐梅一样,为治国发挥重要作用,

# 尔惟鹽:化用《尚书·说命》:“若作和羹,尔惟盐梅。”,相业:宰相的治国之道。

"化作夏商周时节":使得国家变得像夏商周三代那样太平安乐。

# 夏商周时节:儒家理想的太平盛世。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鬻海歌》是北宋文学家柳永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此诗开篇四句以“鬻海”为生、不事耕织的盐民破题,引出其煮盐的艰辛;中间二十句铺陈盐民在官租私债逼迫下的苦难生活,先状写劳动环境的恶劣,再述劳动过程的漫长,兼及徭役之苦与租税剥削;结尾八句融入诗人的政治见解,暗含讽谏之意。全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不同艺术手法与内容相得益彰,卒章显志处尽显曲终奏雅的讽谏韵味,既有奏章的切直,又不失诗歌的情味。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婉约派代表词人

柳永(987?~ 1053?),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福建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官至屯田员外郎,又称柳屯田。柳永是婉约词派代表人物,创作了大量词调和慢词,内容较之前也有所拓展,对宋词发展影响重大。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雨霖铃》《八声甘州》《望海潮》等颇有名。著有《乐章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此诗为柳永在昌国县(今浙江定海)担任晓峰盐场监官期间所作,具体创作年代已不可考。当时诗人亲眼见到海边盐民的凄惨生活,便写下这首诗来反映盐民的深重苦难,探寻苦难根源,表达了自己停止战争、免除赋税、取消盐铁专卖的政治主张,希望能被采诗官收集,让朝廷知晓,从而解除百姓的疾苦。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古诗,也是一首反映民生疾苦的诗。诗中描绘了盐民煮盐的艰辛劳作与官租私债下的悲惨生活,深刻地揭露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表达了诗人对百姓的同情及呼吁朝廷施仁政的理想。

2. 分段赏析

此诗可分为两层:从首句到“虽作人形俱菜色”为第一层,余下为第二层。第一层聚焦盐民的贫穷困苦,开篇四句以“鬻海”为生、不事耕织的盐民破题,引出其煮盐的艰辛,继而铺陈盐民在官租私债逼迫下的苦难生活,为第二层做足铺垫;第二层则针对盐民的悲惨境况向最高统治阶层发出呼吁,最终以讽谏收尾,恳请朝廷罢免煮盐税赋与劳役。在描绘煮盐艰辛时,诗人以铺叙手法层层展现盐民的劳动过程:“豹踪虎迹不敢避”状写采柴草时的危险处境;“投入巨灶炎炎热”刻画煮盐时的酷热环境;“晨烧暮烁堆积高”凸显劳动过程的漫长艰辛。然而,劳动艰辛尚不足以道尽盐民的痛苦,“驱妻逐子课工程,虽作人形俱菜色”二句通过“人形”与“菜色”的强烈对比,揭示盐民服徭役的深重苦难—他们的痛苦更源于官租私租的层层剥削,致使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虽具人形却面呈菜色。“鬻海之民何苦辛,安得母富子不贫”二句以母子喻指政府与百姓,暗讽宋代盐业官营制度下,官府以低价收购食盐,成为剥削盐民的主要力量,此亦为诗中重要内容。“本朝一物不失所,愿广皇仁到海滨。甲兵净洗征输辍,君有余财罢盐铁”四句则是诗人为盐民请命,祈求朝廷施行仁政、提高盐价以解民困,并指出只要革除冗兵之弊(“甲兵净洗”),国家自可有余财罢除盐铁之税。结尾“太平相业尔惟盐,化作夏商周时节”一句,诗人寄望于宰相辅政:正如《尚书·说命》所言“若作和羹,尔惟盐梅”,治国如烹饪,宰相若能发挥“调味”之能,便能恢复“三代治世”,使盐民得以安居乐业。

3. 作品点评

全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既真实展现盐民的艰辛生活,深刻揭露当时的社会现实,又继承杜甫、白居易为民疾呼的诗歌传统。诗人由盐民之苦生发议论,卒章显志,以曲终奏雅的讽谏方式,表达政治见解与对“鬻海之民”的深切关怀,诗作兼具奏章的切直与诗歌的韵味。艺术手法上,此诗因内容而异:描写艰苦劳动场景时,以铺叙手法层层渲染;揭露高利贷盘剥、官府苛税及官定盐价低廉等问题时,采用寓论断于叙事的手法,直击封建剥削的本质。前者引发读者对盐民的同情,后者则激起对现实的不平之感。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此诗洞悉民情,直言讽谕。

现代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刘明今《宋元诗观止》

# 这首诗把盐民的劳作写得很具体。

现代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吴庆峰《历代叙事诗赏析》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陆游《刘道士赠小葫芦》

下一篇:宋·陆游《睡起书触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