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uì
péng
lái
·
·
jiàn
tíng
gāo
xià

朝代:宋作者:柳永浏览量:2
jiàn
tíng
gāo
xià
lǒng
shǒu
yún
fēi
qiū
xīn
huá
què
zhōng
tiān
suǒ
cōng
cōng
jiā
nèn
huáng
shēn
shuāng
hóng
qiǎn
jìn
bǎo
jiē
xiāng
chén
jīn
jīng
yǒu
tiān
shuǐ
zhèng
zhí
shēng
píng
wàn
duō
xiá
chéng
xiān
lòu
shēng
tiáo
nán
xīng
zhōng
yǒu
lǎo
rén
chéng
ruì
chén
yóu
fèng
niǎn
chǔ
guǎn
xián
qīng
cuì
tài
fān
xiāng
lián
juǎn
yuè
míng
fēng

译文

树叶慢慢落在岸边之上,白云悠悠飘在高山之巅,秋雨之后天气初晴。华美的宫殿耸入高空,锁住象征吉祥兴隆的旺盛美好的云气。台阶旁边,新开的菊花深黄耀眼,盛开的芙蓉浅红醉人,靠近玉阶和香阶。华丽的殿宇洁净无尘,铜仙人承露盘里盛满了延年的甘露,碧蓝的天空明净如水。正值太平盛世,皇帝日常处理纷繁的政务后有了更多闲暇,夜色清新,铜壶滴漏之声遥远婉转。南极星里,有位老人正呈现治平、寿昌之祥瑞。此时皇帝出游,皇帝的车驾在何处呢,也许就在那清晰悦耳的管弦乐声中吧。汴京禁苑池沼波光鳞鳞,宫殿吹卷起了门帘,月色皎洁,微风轻柔。

逐句剖析

"渐亭皋叶下":树叶慢慢落在岸边之上,

# 渐亭皋叶下:“渐亭”二句:化用南朝梁柳恽《捣衣诗》:“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亭皋,水边的平地。

"陇首云飞":白云悠悠飘在高山之巅,

# 陇首:泛指高山之巅。

"素秋新霁":秋雨之后天气初晴。

# 新霁:雨雪后初晴。,素秋:秋季。古代五行之说,秋属金,其色白,故称素秋。

"华阙中天":华美的宫殿耸入高空,

# 华阙中天:意谓华美的皇宫耸入高空。中天,高空。

"锁葱葱佳气":锁住象征吉祥兴隆的旺盛美好的云气。

# 葱葱:气象旺盛的样子。,锁:笼罩。

"嫩菊黄深":台阶旁边,新开的菊花深黄耀眼,

"拒霜红浅":盛开的芙蓉浅红醉人,

# 拒霜:木芙蓉花的别称。冬凋夏茂,仲秋开花,耐寒不落,故名。

"近宝阶香砌":靠近玉阶和香阶。

# 宝阶香砌:喻台阶之美且香。

"玉宇无尘":华丽的殿宇洁净无尘,

# 玉宇:华丽的宫殿。

"金茎有露":铜仙人承露盘里盛满了延年的甘露,

# 金茎:用以擎承露盘的铜柱。

"碧天如水":碧蓝的天空明净如水。

"正值升平":正值太平盛世,

# 升平:太平盛世。

"万几多暇":皇帝日常处理纷繁的政务后有了更多闲暇,

# 万几:也作万机,指皇帝日常处理的纷繁政务。

"夜色澄鲜":夜色清新,

# 澄鲜:清新。

"漏声迢递":铜壶滴漏之声遥远婉转。

# 漏声迢递:意谓漏声传到很远的地方。漏声,计时漏壶的滴水声。迢递,遥远。

"南极星中":南极星里,

# 南极星中:“南极”二句:意谓老人星出现了,象征天下太平。司马迁《史记·天官书》:“狼比地有大星,曰南极老人。”唐张守节正义:“老人一星,在弧南,一曰南极,为人主占寿命延长之应。”

"有老人呈瑞":有位老人正呈现治平、寿昌之祥瑞。

"此际宸游":此时皇帝出游,

# 宸游:帝王之巡游。宸,北极星所在为宸,后借用为皇帝所居,引申为帝王的代称。

"凤辇何处":皇帝的车驾在何处呢,

# 凤辇:皇帝的车驾。

"度管弦清脆":也许就在那清晰悦耳的管弦乐声中吧。

# 管弦:管乐器和弦乐器,泛指乐器。,度:按曲谱奏曲。

"太液波翻":汴京禁苑池沼波光鳞鳞,

# 太液波翻:“太液”二句:化用上官仪《初春》:“步辇出披香,清歌临太液。”太液,太液池,又名蓬莱池,始建于汉武帝时,在长安建章宫北。此借指宋汴京宫中池苑。

"披香帘卷":宫殿吹卷起了门帘,

# 披香:即披香殿,汉代宫殿名。此借指宋汴京宫中殿宇。

"月明风细":月色皎洁,微风轻柔。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醉蓬莱·渐亭皋叶下》是北宋词人柳永所作的一首颂圣词。上片着重描写皇宫秋景,从“亭皋叶下”的自然风光到“华阙中天”的宫廷气象,营造出太平盛世的祥和氛围;下片转而刻画帝王出游的场景,通过“凤辇”“管弦”等细节展现皇家威仪。全词多处化用前人诗句,运用“亭皋”对“陇首”、“嫩菊”对“拒霜”等对偶句式,在歌颂帝王的同时,也流露出自然清新的气息,使整首词在庄重中不失生动意趣。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婉约派代表词人

柳永(987?~ 1053?),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福建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官至屯田员外郎,又称柳屯田。柳永是婉约词派代表人物,创作了大量词调和慢词,内容较之前也有所拓展,对宋词发展影响重大。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雨霖铃》《八声甘州》《望海潮》等颇有名。著有《乐章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醉蓬莱·渐亭皋叶下》的具体创作时间难以考证。据北宋文人王辟之《渑水燕谈录》记载,此词或作于皇祐年间(1049—1053年),学者唐圭璋在《柳永事迹新证》中亦认同此说。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词,也是一首宫廷应制词。描写了秋日宫廷的祥和景象与皇帝出游的场面,通过菊花、云霞、殿宇等细节,呈现出太平盛世下的安闲氛围,虽为颂圣之作,却透露出自然生动的气息。

2. 写作手法

对偶:首句“渐亭皋叶下,陇首云飞”以工整的对仗句式描绘秋景,“亭皋”与“陇首”地名相对,“叶下”与“云飞”动态相映,通过对称的景物排列营造出开阔疏朗的意境。化用:“渐亭皋叶下,陇首云飞”化用柳恽《捣衣诗》“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之句,原诗写游子秋思,柳永借其清远意象为宫廷颂词开篇,将文人化的秋思典故转化为太平盛世的背景铺垫。烘托:下片以“夜色澄鲜”“漏声迢递”的静谧夜景,反衬“升平”时代的安宁氛围,通过环境渲染间接歌颂帝王治世之功。

3. 分段赏析

词的上片描绘了皇宫中秋日的景致,开篇三句勾勒出秋日风光,落叶飘零,云彩飞扬,天空高远,大地辽阔,画面清新明朗。其中前两句借鉴了南朝柳恽《捣衣诗》中“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的意境,使词作增添了几分文人雅致。接下来两句展现宫阙景象,殿宇巍峨,祥云环绕,显得庄严而美好。随后三句细致刻画了宫中的花卉,菊色金黄,芙蓉浅红,芬芳四溢,静静绽放在玉石台阶旁,娇艳而馨香。最后三句用“玉宇”“金茎”“碧天”等意象,将自然景象与人间气象相融合,呈现出安宁祥和的氛围。全词多处运用对偶句式,如“亭皋”与“陇首”、“嫩菊”与“拒霜”等,使词章显得工整典雅。下片着重描写帝王出巡的场景。开篇四句先点出太平盛世,再提及君王勤于政务,这是通过侧面方式来颂扬统治者的功绩,同时用清澈的夜色和悠远的更漏声烘托出宁静祥和的气氛。接着两句以吉祥的星象预示国泰民安。经过这样的铺垫,随后三句才展现帝王车驾,伴随着悠扬的乐声,通过仪仗和音乐来衬托君王的尊贵气度。结尾三句以太液池水波荡漾、珠帘轻卷、明月清风等闲适景致,既收束了这次巡游的描写,又含蓄地表达了天下太平的寓意。词中“夜色澄鲜”“漏声迢递”等描写,虽与帝王威仪不甚相称,却别具一番清雅韵味。

4. 作品点评

这首词大量化用前人诗文典故,对偶句式丰富多变。虽为颂圣之作,却稍欠皇家应有的雍容气度与华贵风范。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柳三变景祐末登第,后以疾更名永,字耆卿。皇祐间,久滞选调,入内都知史某爱其才,怜其潦倒,乘机荐之仁宗,以耆卿应制,耆卿方冀进用,欣然走笔,词名“醉蓬莱慢”。比进呈,上见首有“渐字”不悦,读至“宸游凤辇何处”,乃与御制真宗挽词暗合,上惨然。以读至“太液波翻”,曰:“何不言波澄?”乃掷于地。永自此不复进用。

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

# 柳耆卿祝仁宗皇帝圣寿,作《醉蓬莱》一曲······此词一传,天下皆称妙绝。盖中间误使“宸游凤辇”挽章句。耆卿作此词,惟务钩摘好语,却不参考出处。仁宗皇帝览而恶之。及御注差注至耆卿,抹其名曰:“此人不可仕宦,尽从他花下浅斟低唱。”

宋杨湜《古今词话》

# 余谓柳作此词,借使不忤旨,亦无佳处。如“嫩菊黄深,拒霜红浅”,竹篱茅舍间,何处无此景物?方之李谪仙、夏英公等应制词,殆不啻天冠地履也。

宋魏庆之《诗人玉屑》

# 柳三变词“渐亭皋叶下,陇首云飞”,全用柳恽诗也,柳恽诗云:“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宋曾季狸《艇斋诗话》

# 耆卿词论触讳,中间不能一语形容老人星,自是不佳。

明王世贞《艺苑卮言》

# 柳屯田《醉蓬莱》词,以篇首“渐”字与“太液波翻”“翻”字见斥。有善词者问,余曰:“词所以被管弦,首用‘渐’以字起调,与下‘亭皋叶下,陇首云飞’字字响亮。尝欲以他字易之,不可得也。至‘太液波翻’,仁宗谓何不云‘波澄’,无论澄字前已用过。而‘太’字为徵音,‘液’为宫音,‘波’为羽音,若用‘澄’字商音,则不能协,故乃用羽音之‘翻’字。两羽相属,盖宫下于徵,羽承于商,而徵下于羽。‘太液’二字,由出而入,‘波’字由入而出,再用‘澄’字而入,则一出一入,又一出一入,无复节奏矣。且由‘波’字接‘澄’字,不能相生。此定用‘翻’字。‘波翻’二字,同是羽音,而一轩一轾,以为俯仰。此柳氏深于音调也。”

清焦循《雕菰楼词话》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无名氏《永遇乐·忙里偷闲》

下一篇:宋·杨万里《白含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