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雨初收细细凉":一阵夏雨刚刚停歇,空气中透着微微的凉意,
"碧云西畔见残阳":西边的云际旁,正映照着落日的余晖。
"归期只觉刀头远":归乡的日期,只觉得像刀头的环那样遥远。
"别恨偏教带眼长":离别的愁恨,偏偏让腰带的孔眼变得越来越长。
"梅驿使稀谁托信":传递梅花书信的使者稀少,我能托谁捎去音讯呢,
"蕙盘烟冷不成香":盛着蕙草的香炉烟气已冷,再也闻不到香气了。
"酒泉已是三千里":如今我身处的酒泉,已距家乡有三千里之遥,
"何竞关门未得望":为何竟然连故乡的关门都无法望见啊。
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宋祁(998~1061),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子京,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天圣二年,他与兄宋庠同举进士,时称“二宋”“大小宋”。历仕州军,官至翰林学士、史馆修撰。卒谥景文。宋祁博学能文,受西昆体前辈作家影响较深,诗文温雅典丽。善辞赋,现存多为律赋。为文长于议论,尤善议政论兵。其亦能词,《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之句,世称“红杏尚书”。代表作品有《良玉不琢赋》《上三冗三费疏》。著有《宋景文集》。
1. 分段赏析
首联“一雨初收细细凉,碧云西畔见残阳”以夏日雨晴之景起笔:“一雨初收细细凉”写夏雨刚停,空气中弥漫着细微的凉意,“细细”叠词既写凉意之轻,也暗含心绪的细腻波动;“碧云西畔见残阳”绘出碧云西陲、残阳斜照的画面,以明丽的景物色彩反衬游子的孤独。雨后的清凉与残阳的余晖形成对比,看似写景,实则以“凉”字奠定全诗怅惘的基调,为下文思归之情做铺垫。颔联“归期只觉刀头远,别恨偏教带眼长”借典故与细节刻画乡愁:“归期只觉刀头远”化用“刀头有环”(“环”谐音“还”)的典故,强化归乡无望的无奈;“别恨偏教带眼长”以“带眼长”的细节,侧面展现因离愁而日渐憔悴的状态。“只觉”“偏教”的虚词搭配,使情感表达更显沉郁,将游子对故乡的思念转化为可感知的身体变化,极具感染力。颈联“梅驿使稀谁托信,蕙盘烟冷不成香”借物抒情,深化孤独感:“梅驿使稀谁托信”化用“陆凯赠梅”的典故,以“梅驿使稀”叹惋信使稀少,连寄托相思的书信都无法传递,暗含对亲友音讯断绝的焦虑;“蕙盘烟冷不成香”写盛有蕙草的香炉烟气冷却、香气消散,“冷”“不成香”既实写香炉状态,又暗喻游子内心的孤寂——连熏香都无法驱散愁绪,反衬出思念之深。两句以“梅花”“蕙草”等雅致意象,将乡愁融入日常生活细节,含蓄而耐人寻味。尾联“酒泉已是三千里,何竞关门未得望”以夸张手法收束全诗:“酒泉已是三千里”点明漂泊之地的遥远,“三千里”的强化距离感;“何竞关门未得望”以“何竞”的反问,写连故乡的关门都无法望见,将地理距离与心理失落形成强烈对比。“已”与“未”的虚词呼应,既表现对漂泊现状的无奈接受,又以“望而不得”的遗憾将思乡之情推向高潮。
上一篇:宋·释绍昙《偈颂十九首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