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具论终古":从远古以来人们就一直谈论着赏玩山水的美好器具,
"寻幽属政成":如今我在政务有成之余得以探寻这幽美的石头。
"待时藏磊落":它等待时机,蕴藏着不凡的气质,
"得地斗峥嵘":一旦处于合适的地方,便展现出雄伟高峻的姿态。
"锦驳苔文露":斑斓的石头上,苔藓露出如锦绣般斑驳的纹理,
"虹浮玉气明":石头上仿佛浮动着虹彩,玉石般的光泽明亮耀眼。
"梦池分到影":它的影子仿佛能与谢灵运梦中的池塘之景相媲美,
"窗岫让吟情":窗外的山峦也比不上它带给人的吟咏情思。
"乍恐翻湘燕":看着它,忽然担心它会惊飞湘江上的燕子,
"真疑刻汉鲸":真的怀疑它是当年汉代雕刻的石鲸。
"滴秋湖溜入":秋日里,湖水的水滴流入,
"触晓寺云生":清晨时,仿佛能生出寺庙中的云雾。
"紫汉仙机远":它如同遥远的银河中仙人的机巧之物,
"西陵客棹轻":又像西陵江面上轻快的客船。
"映花雕槛接":雕花的栏杆连接着它,上面繁花相映,
"碍竹翠鞭横":翠竹的枝条横斜着,却被它阻挡。
"扣鼓非临岸":敲击它并非像在岸边击鼓,
"传书异穀城":它也不像穀城的石头那样能传书。
"愿将侯鹊瑞":希望它能带来如侯鹊报瑞般的吉祥,
"旦暮奉承平":让国家早晚都能太平无事。
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宋祁(998~1061),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子京,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天圣二年,他与兄宋庠同举进士,时称“二宋”“大小宋”。历仕州军,官至翰林学士、史馆修撰。卒谥景文。宋祁博学能文,受西昆体前辈作家影响较深,诗文温雅典丽。善辞赋,现存多为律赋。为文长于议论,尤善议政论兵。其亦能词,《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之句,世称“红杏尚书”。代表作品有《良玉不琢赋》《上三冗三费疏》。著有《宋景文集》。
1. 分段赏析
“胜具论终古,寻幽属政成”两句点明了对胜景器具的谈论贯穿古今,而探寻幽景往往是在政事有成之后。“胜具”一词奠定了对美好事物探讨的基调,“寻幽属政成”暗示了诗人在政务之余对自然之美的追求。“待时藏磊落,得地斗峥嵘”描写石头等待时机时隐藏着不凡的气质,一旦处于合适的地方就展现出峥嵘的气势。“磊落”写出石头的内在品质,“斗峥嵘”则生动地描绘出石头在得地后的姿态,富有动态感。“锦驳苔文露,虹浮玉气明”描绘石头上苔藓斑驳,如同锦绣一般,而玉石之气仿佛有虹光浮现,明亮动人。“锦驳”从视觉上描写苔藓的色彩与形态,“虹浮”则增添了一种奇幻的色彩,凸显石头的美丽与不凡。“梦池分到影,窗岫让吟情”说的是石头的影子仿佛从梦池分来,窗外的山峦也因它而让人萌生吟诗之情。“梦池分到影”赋予石头一种神秘的来源,“窗岫让吟情”则体现了石头激发诗人情感的作用。“乍恐翻湘燕,真疑刻汉鲸”意思是看到石头的样子,乍一看好像会惊翻湘水之燕,真让人怀疑是雕刻着汉代的鲸鱼。这两句通过夸张和联想,生动地写出了石头形态的奇特,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滴秋湖溜入,触晓寺云生”描绘了秋天时湖水的水滴流入,清晨时石头仿佛触动了寺中的云气生出。“滴秋湖溜入”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触晓寺云生”则增添了神秘的意境。“紫汉仙机远,西陵客棹轻”写石头仿佛与遥远的天河仙机有关,又让人联想到西陵处客船的轻快。“紫汉仙机远”赋予石头一种高远的意境,“西陵客棹轻”则通过客船的形象丰富了诗歌的画面。“映花雕槛接,碍竹翠鞭横”描述石头与雕花的栏杆相接,映照着花朵,又阻碍着竹子,使翠绿的竹枝横斜。“映花雕槛接”写出石头与周围环境的融合,“碍竹翠鞭横”则从动态的角度展现了石头与竹子的关系。“扣鼓非临岸,传书异穀城”运用典故,表明此石头并非像临岸扣鼓的石头,也不是像穀城传书的石头。通过与典故的对比,突出了此石头的独特之处。“愿将侯鹊瑞,旦暮奉承平”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借助石头如侯鹊般的祥瑞,早晚侍奉以成就太平之世的愿望。“侯鹊瑞”赋予石头祥瑞的意义,“旦暮奉承平”则点明了诗人的政治理想和对太平的期盼。
下一篇:宋·辛弃疾《清平乐·春宵睡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