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hōu
chú
xuě
zhōng
huáng
shī
shì
sòng
jiǔ
èr
shǒu

朝代:宋作者:苏轼浏览量:3
xuě
fēn
fēn
tóu
suì
chūn
liú
zǒu
huáng
shā
jiù
yóu
mèng
néng
shuō
zhú
sēng
yǒu
jiā
lěng
yàn
shū
xiān
dòng
dēng
shì
chéng
huā
shǐ
使
jūn
bàn
fēn
jiǔ
jīng
xiào
huá

译文

傍晚的雪花纷纷扬扬,像撒下碎米一样,春天的流水发出咽咽之声,带着黄沙流淌。过去的游历如同梦境,只能徒然说起,被放逐的人如同僧人,哪里还有家呢。冰冷的砚台想要书写时,却先自行冻结,孤独的灯盏为何独自绽放出光芒。黄师是半夜送来酥酒,惊醒了妻儿,引发了一阵欢笑。

逐句剖析

"暮雪纷纷投碎米":傍晚的雪花纷纷扬扬,像撒下碎米一样,

"春流咽咽走黄沙":春天的流水发出咽咽之声,带着黄沙流淌。

# 春流咽咽:写河水凝结成冰流动冷涩不畅的样子。

"旧游似梦徒能说":过去的游历如同梦境,只能徒然说起,

"逐客如僧岂有家":被放逐的人如同僧人,哪里还有家呢。

# 逐客:贬滴之人,自称。

"冷砚欲书先自冻":冰冷的砚台想要书写时,却先自行冻结,

"孤灯何事独成花":孤独的灯盏为何独自绽放出光芒。

"使君半夜分酥酒":黄师是半夜送来酥酒,

# 酥酒:酴酥酒,即屠苏。,使君:指黄师是。

"惊起妻孥一笑哗":惊醒了妻儿,引发了一阵欢笑。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泗州除夜雪中黄师是送酥酒二首(其一)》是宋代诗人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除夕夜,苏轼被贬谪至泗州时,好友黄师是送来酥酒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在孤独中感受到的温暖与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文坛领袖,豪放派词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神宗时曾任职史馆,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后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又贬谪惠州、儋州。南宋时追谥文忠。苏轼在诗、词、散文、书画等各个领域都富有创造性。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古文和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苏轼还擅长行书、楷书,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是“宋四家”之一;绘画上主张“神似”。代表作品有《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题西林壁》等。著有诗文《东坡七集》、词集《东坡乐府》。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元丰七年(1084)十二月一日,苏轼抵达泗州(今江苏宿迁东南),在此逗留了一个月,并度过除夕。苏轼,这位因仕途坎坷屡遭贬谪的大诗人,此时正处于人生的低谷。在泗州的这段日子,他旅途奔波,内心孤寂,除夕之际,本应阖家欢乐,他却漂泊在外。时任淮东提举常平的黄实,字师是,也是苏轼幼子苏远的岳父,恰好也在泗州。除夕之夜,黄实前来与苏轼相见,并馈赠酥酒。苏轼有感于此,回想起一路的经历,眼前暮雪纷纷如碎米般飘落,春流呜咽裹挟着黄沙,自身如逐客般漂泊无依,恰似僧人四海为家。在这旅驿中,寒冷的砚台欲书写却先已冻住,孤灯相伴,不知为何竟独自开出灯花。黄实的到来与赠酒,让苏轼和家人惊喜万分,妻孥欢笑,暖意顿生,于是挥笔写下此诗。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赠答诗。诗歌通过对比除夕雪夜的严寒孤寂与友人雪中送炭的温暖场景,以“碎玉冻河”“砚冰孤灯”等苦寒意象反衬“酥酒解愁”“妻儿一笑”的人情暖意,既暗含贬谪漂泊的悲凉,更突显困境中真挚友情的珍贵,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感激与超脱困境的豁达襟怀。

2. 写作手法

比喻:首联“暮雪纷纷投碎米,春流咽咽走黄沙”中,诗人将暮雪比作“碎米”,将春流比作“咽咽”的声音,形象地描绘了大雪纷飞和春水流动的景象。拟人:诗人用“春流咽咽”赋予了春水以人的动作和情感,仿佛流水在低声呜咽,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反问:“逐客如僧岂有家”运用反问,强化了诗人被贬后漂泊无依、没有归宿的悲苦之情。

3. 分段赏析

首联用“暮雪纷纷投碎米”描绘了大雪纷飞的场景,雪如碎米般洒落,形象生动。而“春流咽咽走黄沙”则描绘了冰冻的河水在黄沙中艰难流动,仿佛在低声呜咽,营造出一种寒冷、孤寂的氛围。颔联通过从写景转入抒情。诗人感慨往昔的旧游如同梦境一般,只能在回忆中诉说,如今自己被贬为逐客,漂泊异乡,就像僧人一样居无定所,没有真正的家。这两句直白地表达出诗人远离朋友、身处异乡的孤苦伶仃,以及被贬谪后的无奈与凄凉,让我们深切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愁苦。颈联描绘了寒冷的夜晚,砚台冻得无法书写,孤灯在寒冷中独自闪烁。这两句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在贬谪中的孤独与清冷。尾联通过描写在寒冷的除夕夜,黄师是送来酥酒,这一举动让诗人和家人感到温暖和惊喜,家人们因此欢笑起来。这一句与前文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友情的珍贵。诗中运用了对比和拟人等手法,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汪元量《比干墓》

下一篇:宋·马贤良《献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