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道偏宜歌舞":人们都说她最适合唱歌跳舞,
"天教只入丹青":老天爷似乎让她只应存在于丹青画作之中。
"喧天画鼓要他听":在喧天的画鼓声中想要她聆听欣赏。
"把著花枝不应":可她拿着花枝却不理会。
"何处娇魂瘦影":不知她那娇柔的魂魄、瘦弱的身影在何处,
"向来软语柔情":以往她那温柔的话语和柔情蜜意还历历在目。
"有时醉里唤卿卿":有时候在醉酒的时候呼唤她的昵称,
"却被傍人笑问":却被旁边的人笑着询问在叫谁。
南宋将领,豪放派代表词人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历城(今属山东济南)人。一生力主抗金,曾上奏疏《美芹十论》与《九议》纵论世事,但意见不被采纳。辛弃疾兼擅诗文词,而以词的成就为最高,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还与党怀英并称“辛党”。其词题材广阔,善用典故,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他的词作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词风相近。《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有《稼轩长短句》。今人邓广铭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1. 分段赏析
《西江月·人道偏宜歌舞》上片开篇两句写人们都说这位美人适宜歌舞,仿佛是上天注定她只能存在于丹青画作之中,从侧面烘托出美人的出众与不凡。“喧天画鼓要他听。把著花枝不应。”描绘了在热闹喧天的画鼓声中,大家都在享受欢乐,而美人却手持花枝,叫她也不理会。原来伊人芳年早逝,再热闹的场景她也看不到了,此两句好痴,充满了词人对伊人的怀念之情。下片“何处娇魂瘦影,向来软语柔情”写词人开始追忆美人,她的娇柔身影,温柔话语,柔情陌陌的模样历历在目,表达了词人对美人深深的思念之情。“有时醉里唤卿卿。却被傍人笑问”写词人在醉意朦胧中情不自禁地呼唤美人的昵称,然而却被旁边的人笑着询问,这一情景既表现了词人对美人的思念之切,又透露出词人在现实中孤独、无奈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