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雁初归枫叶干":远飞的大雁刚刚归来,枫叶已经干燥,
"孤舟晚系岸边滩":孤独的小船在傍晚时分系在岸边的沙滩上。
"淮声夜静凌风壮":夜晚淮河的水声在寂静中显得格外雄壮,随风传得很远,
"月色秋深照客寒":深秋的月色照着游子,更增添了几分寒意。
"疏拙功名甘阔略":自己疏懒笨拙,对于追求功名也甘愿疏略对待,
"飘零踪迹但悲叹":自己漂泊零落的踪迹,只能让人悲叹。
"不关酒薄难成醉":这并不是因为酒太淡而难以喝醉,
"自是年来少所欢":只是因为近年来很少有让自己欢乐的事情。
北宋中晚期重要的文学家
张耒(1054~1114),北宋文学家。字文潜,号柯山,世称宛丘先生,楚州淮阴(今属江苏淮安市淮阴区)人。熙宁进士,曾任太常少卿等职。张耒是苏辙的弟子,与秦观、黄庭坚、晁补之并称为“苏门四学士”。他的诗多关怀现实、同情人民之作,颇受白居易、张籍影响。诗风以平易自然、流丽明快见长,很少使用硬语僻典,但部分作品琢炼不够,显得粗率质直。词作不多,今存词六首,词风柔情深婉,与秦观词相近。著有《张右史文集》《柯山词》等。
1. 分段赏析
首联“远雁初归枫叶干”描绘了远飞的大雁刚刚归来,枫叶已经干燥的景象。“远雁初归”暗示了季节的变化,给人一种时光流逝的感觉;“枫叶干”则增添了一份萧瑟和凄凉。这一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基调。“孤舟晚系岸边滩”此句描绘了孤独的小船在傍晚时分系在岸边沙滩上的情景。“孤舟”象征着诗人的孤独和漂泊,“晚系”则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诗人的无奈。这一句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孤独感,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的处境。颔联“淮声夜静凌风壮”描绘了夜晚淮河的水声在寂静中显得格外雄壮,随风传得很远的景象。“淮声”的雄壮与夜晚的寂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增添了一种震撼力;“凌风壮”则表现出淮河水的磅礴气势。这一句通过描写淮河的水声,营造出一种雄浑、悲壮的氛围,进一步烘托出诗人的愁绪。“月色秋深照客寒”描绘了深秋的月色照着游子,更增添了几分寒意的景象。“月色”是秋夜的典型意象,给人一种清冷、孤寂的感觉;“照客寒”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寒意,不仅是因为月色的清冷,更是因为漂泊的孤独。这一句将景与情紧密结合,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的愁苦。颈联“疏拙功名甘阔略”首句诗人感慨自己疏懒笨拙,对于追求功名也甘愿疏略对待。“疏拙”体现了诗人的自我认知,“甘阔略”则表现出诗人对功名的一种超脱态度。这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功名的看法,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奈和失落。“飘零踪迹但悲叹”此句诗人感慨自己漂泊零落的踪迹,只能让人悲叹。“飘零踪迹”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的漂泊生活,“但悲叹”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这一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愁绪,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无奈和痛苦。尾联“不关酒薄难成醉”首句诗人表明这并不是因为酒太淡而难以喝醉。“不关酒薄”排除了客观因素的影响,强调了诗人内心的愁绪并非来自于酒。“自是年来少所欢”次句诗人指出只是因为近年来很少有让自己欢乐的事情。“少所欢”直接点明了诗人愁绪的根源,深化了诗歌的主题,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的孤独和悲哀。
上一篇:宋·晁冲之《汉宫春·黯黯离怀》
下一篇:宋·彭龟年《酒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