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苑神仙平地见":阆苑中的神仙在平地显现,
"碧海架蓬瀛":碧海之上架起蓬莱仙岛。
# 蓬瀛:蓬莱仙岛。
"洞门相向":洞门相对而立,
"倚金铺微明":依傍着大门上的铜质兽形衔环,透出微光。
# 金铺:大门上的铜质兽形衔环环钮。
"处处天花撩乱":处处天花纷乱飞舞,
"飘散歌声":飘散着阵阵歌声。
"装真筵寿":挂上寿主的画像,摆上宴席为你祝寿,
# 装真:挂上寿主的画像。真,写真,画像。
"赐与流霞满瑶觥":赐满玉杯的流霞仙酒。
# 瑶觥:酒杯的美称。
"红鸾翠节":红鸾鸟伴翠绿符节,
# 翠节:用翠鸟羽毛做的符节。
"紫凤银笙":紫凤凰配银质笙箫。
"玉女双来近彩云":两位玉女踏近彩云而来。
"随步朝夕拜三清":伴随脚步早晚朝拜三清尊神。
# 随步:信步。
"为传王母金箓":为传递王母的金箓仙符,
# 金箓:道教称天帝的诏书。箓:一作“录”。
"祝千岁长生":祝愿其长生千岁。
北宋文学家、政治家
晏殊(991~1055),北宋文学家、政治家。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真宗景德二年(1005年),以神童召试,赐同进士出身,官至翰林学士、右庶子。仁宗朝,累官至集贤殿大学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后任河南府兼西京留守。卒谥元献。晏殊是宋代文学大家,与其子晏几道并称“二晏”,与欧阳修并称“晏欧”。晏殊的词继承了花间派的传统,擅长小令,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情致,语言婉丽。代表作品有《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木兰花·池塘水绿风微暖》。著有《元献遗文》《珠玉词》《类要》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祝寿题材词。开篇以奇幻笔触把平凡之地化为仙境,借阆苑、碧海、蓬瀛等意象营造超凡氛围,描绘场景精致神秘;又写天花纷飞、歌声飘散渲染仙境美,以装真筵寿、流霞满觥尽显尊贵喜庆;再绘红鸾翠节、紫凤银笙及玉女伴彩云的华丽乐舞;最后借众人朝拜三清、传王母金箓,表达祈愿寿者千岁长生的诚挚祝福,将祝寿的虔诚庄重与对长寿的祈盼推向高潮。
2. 写作手法
渲染:“处处天花撩乱,飘散歌声。装真筵寿,赐与流霞满瑶觥”,借天花纷纷扬扬、歌声悠悠飘散,勾勒出仙境的曼妙;以精心置办的祝寿筵席、满溢流霞的瑶觥,渲染出祝寿场景的喜庆与华贵氛围。
3. 分段赏析
上阕开篇“阆苑神仙平地见,碧海架蓬瀛”,以“阆苑”“蓬瀛”等神话意象起笔,将神仙降临的奇幻场景瞬间铺展——本应在仙境的神仙“平地见”,碧海之上架起通往仙岛的桥梁,虚实交融间,营造出超现实的浪漫氛围,为祝寿主题奠定神秘华贵基调。“洞门相向,倚金铺微明”聚焦仙境之门,“金铺”(铜质门环等装饰)点缀的洞门半掩微明,既具画面的朦胧美感,又暗示仙境的深邃神秘,让“神仙降临”更添缥缈质感。“处处天花撩乱,飘散歌声”延续仙境刻画,“天花”(神话中仙界的花)纷飞、仙乐飘散,视听结合渲染出热闹且超凡的祝寿氛围,将神话场景具象化;“装真筵寿,赐与流霞满瑶觥”转入祝寿核心,“装真”(陈设仙真之像)的寿筵上,“流霞”(神话中仙酒)注满玉杯,以仙界的奢华器物与珍馐,强化祝寿的尊贵与神圣,体现晏殊词擅长以华丽意象营造富贵气象的特点。下阕“红鸾翠节,紫凤银笙”以仙仗、乐器渲染仪式感,“红鸾”“翠节”(装饰华美的仪仗)、“紫凤银笙”(精致的仙界乐器),从视觉、听觉强化神仙出场的隆重;“玉女双来近彩云”引入“玉女”形象,她们伴彩云而来,为场景增添灵动仙气。“随步朝夕拜三清”写众人跟随神仙舞步朝拜三清(道教尊神),将祝寿与宗教仪式结合,赋予祝寿行为神圣性;末句“为传王母金箓,祝千岁长生”点明主旨,借“王母金箓”(神话中记录长生的符牒)传递祝福,以“千岁长生”的祈愿收束,既贴合祝寿主题,又以神话元素升华对长寿、福运的向往,尽显宋初词坛“雅正”与“富贵”交融的风格,将情感推向高潮。
上一篇:宋·戴表元《五杂俎》
下一篇:宋·范成大《念奴娇·水乡霜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