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水萦回溪上路":云彩与流水萦绕在溪边的小路上。
# 溪:荆溪,经宜兴。汉在宜兴置荆国,故名。,萦回:缠绕。
"叠叠青山":连绵起伏的青山,
"环绕溪东注":环绕着溪水向东流去。
"月白沙汀翘宿鹭":月光下,白沙滩上栖息着翘首的鹭鸟。
# 翘:突出。,沙汀:水中的沙洲。
"更无一点尘来处":这里没有一丝尘世的喧嚣。
"溪叟相看私自语":溪边的老人相互对视,低声私语。
"底事区区":为什么事,
# 区区:专心追求的样子。,底事:为什么事。
"苦要为官去":苦苦追求官场生涯。
"尊酒不空田百亩":酒杯常满,田产丰厚。
# 尊:一作“樽”。
"归来分得闲中趣":归来后,享受闲适生活的乐趣。
北宋文坛领袖,豪放派词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神宗时曾任职史馆,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后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又贬谪惠州、儋州。南宋时追谥文忠。苏轼在诗、词、散文、书画等各个领域都富有创造性。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古文和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苏轼还擅长行书、楷书,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是“宋四家”之一;绘画上主张“神似”。代表作品有《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题西林壁》等。著有诗文《东坡七集》、词集《东坡乐府》。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小令词,也是一首山水田园词。词作描绘了荆溪云水萦回、青山环绕、月白沙汀、鹭鸟安眠的清幽秀丽景色,表现了词人对田庄山水美景的眷恋和超尘脱俗的心情。下片通过假借“溪叟”相看私语,表达了词人为官与归老的矛盾,并寄望于日后归来分取耕之余的“闲中趣”。全篇写景如画、用典贴切、语句清爽中有沉郁,是一首耐人咀嚼、品味的小令词。
2. 写作手法
白描:如“云水萦回溪上路”,以简洁的语言直接描绘荆溪的自然景色,不加修饰却生动传神。象征:如“月白沙汀翘宿鹭”,通过鹭鸟安眠的景象,象征宁静闲适的田园生活,寄托了苏轼的隐逸情怀。对比:如“底事区区,苦要为官去”,通过对比官场生涯与田园生活的不同,突出了苏轼对闲适生活的向往。用典:如“尊酒不空田百亩”,化用陶渊明归隐田园的典故,表达苏轼对归隐生活的认同与追求。
3. 分段赏析
“云水萦回溪上路。叠叠青山,环绕溪东注”:“云水萦回”生动地描绘出云朵与溪水在溪边路上相互缠绕、回环的动态景象,给人一种灵动、缥缈的感觉。“叠叠青山”则写出了青山的层峦叠嶂,展现出一种雄浑壮阔的气势。“环绕溪东注”进一步说明了青山环绕着溪水,溪水向东流淌,勾勒出一幅山水相依的画面,营造出宁静而悠远的氛围。“月白沙汀翘宿鹭。更无一点尘来处”:“月白沙汀”描绘出月光洒在白色的沙汀上,一片银白的景象,给人以清冷、静谧之感。“翘宿鹭”则刻画了栖息在沙汀上的白鹭翘首而立的姿态,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更无一点尘来处”强调了此地的纯净、清幽,没有一丝尘世的喧嚣和纷扰,进一步突出了环境的宁静和超凡脱俗。“溪叟相看私自语。底事区区,苦要为官去”:“溪叟相看私自语”描绘了溪边的老人相互看着,私下里交谈的场景,为下文的抒情埋下伏笔。“底事区区,苦要为官去”则是老人对词人苦苦追求为官的行为表示不解,以一种略带质疑的口吻引发读者的思考,同时也暗示了词人对为官之事的复杂态度。“尊酒不空田百亩。归来分得闲中趣”:“尊酒不空”体现了词人对饮酒的喜爱,也暗示了生活的富足和惬意。“田百亩”则表明词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拥有百亩良田是一种富足、安稳的生活象征。“归来分得閒中趣”直接表达了词人向往归来后享受闲适生活乐趣的心境,体现了他对归隐田园的渴望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上一篇:宋·张镃《新种》
下一篇:宋·苏轼《蝶恋花·送潘大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