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áo
chí
yàn

朝代:宋作者:苏轼浏览量:3
fēi
huā
chéng
zhèn
chūn
xīn
kùn
cùn
cùn
bié
cháng
duō
shǎo
chóu
mèn
rén
wèn
tōu
wèn
cán
zhuāng
fěn
bào
yáo
qín
xún
chū
xīn
yùn
xiān
chèn
nán
fēng
wèi
jiě
yōu
yùn
yún
huán
méi
fēng
liǎn
yūn
jiāo
hèn

译文

花儿纷纷飘落,如同阵阵花雨。春日里,我内心困顿又倦怠。每一寸心肠,都被离愁别绪填满。离别带来的愁闷,究竟有多少。这份愁绪无人过问。我偷偷哭泣,独自擦拭泪水。泪水弄花了脸上残留的妆容。我抱着瑶琴、想要谱写出新的曲调。纤细的手指灵巧地拨动琴弦。南风吹来,却不能理解我内心深处的愁怨。我低垂着如云的发髻、眉头紧蹙,眉间的红晕也消散不见。娇柔的面容上,满是哀怨与愁恨。

逐句剖析

"飞花成阵":花儿纷纷飘落,如同阵阵花雨。

"春心困":春日里,我内心困顿又倦怠。

"寸寸":每一寸心肠,都被离愁别绪填满。

"别肠多少愁闷":离别带来的愁闷,究竟有多少。

"无人问":这份愁绪无人过问。

"偷啼自揾":我偷偷哭泣,独自擦拭泪水。

"残妆粉":泪水弄花了脸上残留的妆容。

"抱瑶琴、":我抱着瑶琴、

"寻出新韵":想要谱写出新的曲调。

"玉纤趁":纤细的手指灵巧地拨动琴弦。

"南风未解幽愠":南风吹来,却不能理解我内心深处的愁怨。

# 未:一作来。

"低云鬟、":我低垂着如云的发髻、

"眉峰敛晕":眉头紧蹙,眉间的红晕也消散不见。

"娇和恨":娇柔的面容上,满是哀怨与愁恨。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瑶池燕・闺怨寄陈季常》是北宋词人苏轼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上片描绘了暮春时节,飞花阵阵,女子春心困乏,因离别而愁肠百结,却无人倾诉,只能暗自垂泪,泪水弄花了残妆的情景,生动地展现出女子的孤独与愁苦。下片写女子怀抱瑶琴,试图弹奏新曲来排解内心的幽怨,然而南风却未能真正理解她的幽愤,她低眉敛容,眉峰含愁,尽显娇柔与嗔恨。全词以细腻委婉的笔触,塑造了一位伤春怨别的闺中女子形象,抒发了女子内心深沉的哀怨与孤寂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文坛领袖,豪放派词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神宗时曾任职史馆,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后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又贬谪惠州、儋州。南宋时追谥文忠。苏轼在诗、词、散文、书画等各个领域都富有创造性。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古文和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苏轼还擅长行书、楷书,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是“宋四家”之一;绘画上主张“神似”。代表作品有《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题西林壁》等。著有诗文《东坡七集》、词集《东坡乐府》。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上片“飞花成阵”一句描绘出暮春时节,花瓣纷纷扬扬如阵阵花雨飘落的景象。“飞花”点明时令为春,“成阵”则以动态画面强化了落花纷飞的视觉冲击,营造出一种凄美、寂寥的氛围,为全词奠定了伤春的情感基调。“春心困”三字简洁凝练,直抒女子内心的困顿与倦怠。一个“困”字,既写出了女子因伤春而精神萎靡的状态,又暗喻其被相思愁绪所缠绕,无力挣脱,含蓄地传达出她内心的苦闷。“寸寸”为叠词,短促而有力,将女子的愁肠寸断具象化,以极简的语言强化了情感的浓度,仿佛让人看到她内心被离愁别绪一点点割裂的痛苦,极具感染力。“别肠多少愁闷”一句直接点明女子愁闷的根源在于离别。“多少”二字以疑问语气,引发读者对其愁绪之深、之广的无限遐想,同时也表现出她对自身愁闷难以排遣的无奈与茫然。“无人问”三字写出女子的孤独境遇,她的愁绪无处诉说,无人关心,进一步加深了其内心的凄凉之感,突出了她在情感上的孤立无援。“偷啼自揾”细腻地刻画了女子暗自哭泣、独自擦拭泪水的情景。“偷”字生动地表现出她不愿被人看到脆弱一面的心理,而“揾”字则以动作描写,将她强自压抑却又难以抑制的悲伤展现得淋漓尽致。“残妆粉”描绘出女子因哭泣而妆容凌乱的模样,从侧面烘托出她内心悲伤之深、持续时间之长。残妆不仅是外貌的写照,更是其内心痛苦的外在投射,让读者更直观地感受到她的憔悴与哀伤。下片“抱瑶琴、寻出新韵”一句,写女子试图通过弹奏瑶琴,创作新曲来排解心中的愁怨。“抱”字体现出她对瑶琴的依赖,将其作为情感寄托;“寻出新韵”则暗示她内心的复杂情感难以用旧曲表达,只能另寻新声,却也暗含着新韵亦未必能真正纾解愁绪的无奈。“玉纤趁”三字,以“玉纤”指代女子纤细洁白的手指,“趁”字描绘出她灵巧地拨动琴弦的动作,展现出女子的优雅姿态,同时也与上文的悲伤形成对比,在动作的优美中更显其内心的孤寂。“南风未解幽愠”一句,赋予南风以人的情感,埋怨南风无法理解自己内心深处的怨恨与愁闷。诗人运用拟人手法,将女子的愁绪外化为对南风的嗔怪,使情感表达更加生动形象,也进一步深化了她无人理解的孤独感。“低云鬟、眉峰敛晕”通过对女子外貌神态的描写,展现其愁眉不展的模样。“低云鬟”写出她因愁苦而精神萎靡,无心打理妆容;“眉峰敛晕”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她眉头紧皱,眉间的红晕也因忧愁而消散,将女子的哀怨与愁思刻画得入木三分。“娇和恨”三字收束全词,简洁而有力。“娇”既写出女子容貌的柔美,又暗含其性格的娇弱;“恨”则点明她内心的哀怨与不满,二者交织,将女子复杂的情感浓缩于短短三字之中,余韵悠长,令人回味无穷。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向滈《长相思·行相思》

下一篇:宋·陈与义《宣风楼》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