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xiè
zhào
shēng
huì
sháo
yào
sān
shǒu
èr

朝代:宋作者:陈师道浏览量:2
cóng
wēi
zhì
lǎo
zǒu
fēng
chén
jiàn
xiāng
yuán
chūn
dōng
fēng
zuì
西
zhèng
yuán
què
rén

译文

从年少到年老,我在风尘中奔波漂泊,如今欣喜地迎来回到乡园的第四个春天。赵生送的芍药在东风中独自摇曳,美得仿佛能让西施沉醉,正因为它默默无语,反倒让人觉得格外舒心宜人。

逐句剖析

"从微至老走风尘":从年少到年老,我在风尘中奔波漂泊,

# 走风尘:风尘仆仆,为生计而奔走。,从微至老:从少到老。

"喜见乡园第四春":如今欣喜地迎来回到乡园的第四个春天。

"独舞东风醉西子":赵生送的芍药在东风中独自摇曳,美得仿佛能让西施沉醉,

# 醉西子:喻花之光色明艳可爱。

"政缘无语却宜人":正因为它默默无语,反倒让人觉得格外舒心宜人。

# 却:一作欲。,缘:因为。,政:同“正”。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谢赵生惠芍药三首(其二)》是宋代诗人陈师道创作的七言绝句,诗作以诗人罢官居家为背景,却无失意消沉之感,反有安适自得之意。他半生漂泊在外,远离故乡,无暇赏花,既辜负了春光,也愧对故土。如今在故乡逢春,对着芍药感慨万千,颇有从世俗束缚中脱身、回归本真的意味。正因这种特殊心境,诗中对花的欣赏与对故乡的眷恋自然融合,显得十分亲切。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诗人,江西诗派代表人物

陈师道(1052~1101),北宋诗人。字履常、无己,号后山居士,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元祐时因苏轼等人推荐,为徐州教授,后任太学博士、秘书省正字等职。家境困窘,爱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陈师道是“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的代表之一,被元方回尊为江西诗派“三宗”之一。他主张诗歌“宁拙毋巧,宁朴毋华,宁粗毋弱,宁僻毋俗。陈师道为文师法曾巩,诗歌语言平淡质朴,风格奇峭清新,内容主要围绕个人生活经历和人生感慨展开。代表作品有《送内》《别三子》《示三子》《怀远》等。著有《后山居士文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从微至老走风尘,喜见乡园第四春”,以自身经历起笔,奠定全诗的情感基调。“从微至老”概括大半生的时光,“走风尘”三字凝练出漂泊奔波的艰辛,暗含对过往颠沛的感慨;“喜见”二字陡转,点出“乡园第四春”的当下,历经漂泊后,能在故乡连续四年迎来春天,这份安稳与熟悉让“喜”字显得格外真切。前句的“风尘”与后句的“乡园”形成强烈对比,既交代了情感的由来,也为后文咏花的欣喜埋下伏笔,语言平实却饱含人生况味。“独舞东风醉西子,政缘无语却宜人”,转向对芍药的细致描摹,融情于景。“独舞东风”以拟人手法写芍药在春风中摇曳的姿态,灵动鲜活;“醉西子”用西施之美作比,极言芍药的娇艳动人,视觉上的美感扑面而来。后句“政缘无语却宜人”则由形入神,写芍药虽默默无言,却以其沉静之美让人舒心。这里的“无语”既符合花卉的特质,又暗合诗人罢官后内敛安适的心境,花与人的特质相互映照,既赞花之美,又藏对这份静默中蕴含的平和之态的偏爱,将对花的欣赏与对乡居生活的满足自然融合。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王周《巴江》

下一篇:宋·李迎《自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