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侯便然腹如鼓":张文潜向来肚子圆鼓鼓的,
# 然:原作无,据赵本、四库本、张本改,又《诗话总龟》前集卷三九作魁然。
"饥雷收声酒如雨":饥饿时的腹鸣早已平息,饮酒时豪迈如雨水倾泻。
# 饥雷收声酒如雨:《诗话总龟》作雷为饥声酒为雨。
"读书不计有余处":他读书广博,学问充盈到没有多余的空间可容纳,
"尚著我辈千百许":其学识还要超过我们这些人千百倍呢。
"翻湖倒海不作难":他(写文章)如翻江倒海般挥洒自如,毫不费力,
"将军百战富善贾":又像身经百战的将军般善战,像精明的商人般善于谋划。
"弟子不必不如师":弟子未必比不上老师,
"欲知其人视其主":要了解一个人,先看他的主公。
"秋来待试丞相府":秋天将到丞相府应试,
"谷马砺兵吾甚武":他已像喂饱战马、磨利兵器的武士,斗志昂扬。
"商周不敌闻其语":听他的言论,连商周(的辩才)都难以匹敌,
"一战而霸在此举":这次应试便是他一战成名、奠定霸业的关键。
"百年富贵要自取":长久的富贵要靠自己争取,
"人将公卿还尔汝":将来人们会称你为公卿,
"德如墨君谁敢侮":你的品德像“墨君”一样,谁敢轻慢。
北宋诗人,江西诗派代表人物
陈师道(1052~1101),北宋诗人。字履常、无己,号后山居士,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元祐时因苏轼等人推荐,为徐州教授,后任太学博士、秘书省正字等职。家境困窘,爱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陈师道是“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的代表之一,被元方回尊为江西诗派“三宗”之一。他主张诗歌“宁拙毋巧,宁朴毋华,宁粗毋弱,宁僻毋俗。陈师道为文师法曾巩,诗歌语言平淡质朴,风格奇峭清新,内容主要围绕个人生活经历和人生感慨展开。代表作品有《送内》《别三子》《示三子》《怀远》等。著有《后山居士文集》。
1. 分段赏析
“张侯便然腹如鼓,饥雷收声酒如雨。读书不计有余处,尚著我辈千百许。”这四句先以生动的细节勾勒张耒的形象:“腹如鼓”“饥雷收声”(饥饿时的腹鸣平息)暗喻其胸有丘壑、气度宽宏;“酒如雨”则显其豪爽率真的性情,寥寥数字便让人物鲜活可感。紧接着转入对其才学的盛赞:“读书不计有余处”写他博览群书、学养深厚,已到“无多余之处可容”的境界;“尚著我辈千百许”更是直言其学识远超同辈,将“我辈”(诗人及周围人)远远甩在身后,语气中满是对友人学识的惊叹与佩服,奠定全诗赞赏的基调。“翻湖倒海不作难,将军百战富善贾。弟子不必不如师,欲知其人视其主。秋来待试丞相府,谷马砺兵吾甚武。”“翻湖倒海不作难”以夸张手法喻其文思澎湃、笔力雄健,写文章如掀动湖海般挥洒自如;“将军百战富善贾”则用“将军善战”“商人善经营”的类比,赞其不仅才华出众,更有务实干练的能力,可成大事。“弟子不必不如师,欲知其人视其主”化用古语,既肯定张耒的才华不输师门(他是苏门弟子),又暗赞其师门(如苏轼)的高明,既抬举友人,又尊重文脉传承。“秋来待试丞相府,谷马砺兵吾甚武”点出核心事件:张耒即将参加丞相府的考核(或科举),诗人以“秣马厉兵”喻其准备充分,“吾甚武”(斗志昂扬)显其胸有成竹,为后文的展望铺垫。“商周不敌闻其语,一战而霸在此举。百年富贵要自取,人将公卿还尔汝,德如墨君谁敢侮。”“商周不敌闻其语,一战而霸在此举”以“商周争霸”的典故作比,赞其言辞足以服众,更强调此次考核是“一战成名”的关键,寄寓“一举成功”的厚望。“百年富贵要自取,人将公卿还尔汝”直接勉励:富贵功名需凭自身争取,预言他终将位列公卿,语气斩钉截铁,既是鼓励,也是对友人能力的绝对信任。末句“德如墨君谁敢侮”以“墨君”(竹的雅称,象征高洁不屈)喻其品德,将“才”与“德”结束合一,既赞其才性能成大业,更赞其品德足以立身,让“公卿”之位的期许有了“德配其位”的坚实根基,使全诗的赞美更显厚重。
上一篇:宋·吴文英《过秦楼·黄钟商芙蓉》
下一篇:宋·范成大《夏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