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nán
·
·
ǎi
ǎi
chūn
tài

朝代:宋作者:秦观浏览量:2
ǎi
ǎi
chūn
tài
róng
róng
mèi
xiǎo
guāng
yīng
róng
xià
yáng
zhī
kǒng
hàn
lín
qián
shì
shì
xiāng
wáng
zàn
wéi
qīng
zhù
hái
yīn
máng
piē
rán
fēi
duàn
rén
cháng
kōng
shǐ
使
lán
tái
gōng
gāo
táng

译文

云雾缭绕中凝聚出巫山神女婀娜的体态,在神女的身上,晨光如流水般缓慢地流动,明媚而美好。神女不回应这么轻易就走下巫山来到尘世与使君相聚。(让我不由得)恭谨地怀疑使君大人(苏轼)的前世是楚襄王。刚刚因献唱清亮的歌曲而暂时停留,晚上还会去为降下雨水而忙碌。神女忽然迅速地离开,飞回了巫山之上,让人心痛肠断。只留下使君大人,空对回忆作赋怀念。

逐句剖析

"霭霭迷春态":云雾缭绕中凝聚出巫山神女婀娜的体态,

# 春态:这里指婀娜多姿的体态。,迷:一作凝。,霭霭:云雾密集的样子。

"溶溶媚晓光":在神女的身上,晨光如流水般缓慢地流动,明媚而美好。

# 晓光:清晨的日光。如梁· 简文帝《侍游新亭应令诗》——“晓光浮野映,朝烟承日回。”,媚:美好,明媚。,溶溶:水波缓慢流动的样子。

"不应容易下巫阳":神女不回应这么轻易就走下巫山来到尘世与使君相聚。

# 下巫阳:离开巫山的南面,即巫峡。如高蟾的《下楚思》有:“叠浪与云急,翠兰和意香。风流化为雨,日暮下巫阳。”

"祗恐翰林前世、是襄王":(让我不由得)恭谨地怀疑使君大人(苏轼)的前世是楚襄王。

# 襄王:即楚襄王,用典“襄王有意,神女无心”。出自《神女赋》序:" 楚襄王与宋玉游於云梦之浦,使玉赋高唐之事,其夜寝,果梦与神女遇,其状甚丽,王异之,明日以白玉 。",祗恐:谨慎地怀疑。祗:表尊敬。

"暂为清歌驻":刚刚因献唱清亮的歌曲而暂时停留,

"还因暮雨忙":晚上还会去为降下雨水而忙碌。

# 暮雨:用典“朝云暮雨”,指巫山神女兴云降雨的事。常比喻男女的情爱与欢会。出自宋玉《高唐赋》:“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瞥然飞去断人肠":神女忽然迅速地离开,飞回了巫山之上,让人心痛肠断。

# 瞥然:忽然,迅速地。

"空使兰台公子、赋高唐":只留下使君大人,空对回忆作赋怀念。

# 赋高唐:《高唐赋》,宋玉名作之一。,兰台公子:宋玉的称号。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南柯子·霭霭迷春态》是北宋词人秦观创作的一首词。王朝云因貌美被苏轼比作巫山神女,并取名“朝云”。秦观在一次宴会上见其歌舞后,写下此词赞美她,有“美若天仙”之意。全词通过化用巫山神女的典故,将现实中的女子与神话形象相融合,描绘了一位如神女般美丽动人的女子短暂出现又迅速离去的情景,以细腻笔触与优美语言,营造出朦胧浪漫的意境,抒发了词人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与眷恋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婉约派词人

秦观(1049~1100),北宋词人。字少游,又字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今属江苏)人。曾任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等职。因政治上倾向于旧党,被视为元祐党人,绍圣后累遭贬谪。秦观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其文辞为苏轼所赏识。他擅长各种文体,而以政论、游记为出色。主要文学成就在词,陈师道《后山诗话》誉其为“今代词手”,后世视其为正宗的婉约派第一流词人。他善于把男女恋情与自己的不幸遭遇结合起来,以含蓄的手法,幽冷的意境,淡雅的语言,抒发感伤的情绪。〔千秋岁〕“水边沙外”、〔踏莎行〕“雾失楼台”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著有《淮海集》《淮海居士长短句》。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化用:“霭霭凝春态,溶溶媚晓光。”一句化用了《高唐赋》中巫山神女的出场描述,极尽玄妙。写美人如神仙一般,从烟雾弥漫中凝聚身体,如初生的晨光一般惊艳夺目。

2. 分段赏析

上片开篇“霭霭凝春态,溶溶媚晓光”,用“霭霭”状女子姿态如春云般轻柔凝聚,“溶溶”写其眉眼在晨光中流转的娇憨,寥寥数字便勾勒出春日清晨里一位灵动柔美的女子形象。“何期容易下巫阳”一句笔锋一转,以“巫阳”(巫山神女居所)的典故,暗喻女子如神话中神女般突然降临,带着几分意外之喜;紧接着“祗恐使君前世、是襄王”更以“襄王梦遇神女”的传说,将两人的相遇赋予宿命感——或许是前世有约,才换得今生的短暂相逢,虚实交织间满是浪漫想象。下片“暂为清歌驻,还因暮雨忙”承接上文,“驻”字写女子为清歌稍作停留,“忙”字又急转,暗示她因“暮雨”(化用“朝云暮雨”的神女典故)不得不匆匆离去,一缓一急间形成情感张力。“瞥然归去断人肠”直抒胸臆,“瞥然”二字强调离别之快、相聚之短,瞬间将之前的温馨拉至离别的哀婉,读来令人心碎。末句“空使兰台公子、赋高唐”更添余韵:“兰台公子”指曾作《高唐赋》的宋玉,当年他为神女故事写下千古名篇,如今词人面对这场如梦幻的相遇,只能空叹“再无宋玉可赋”——不是故事不够动人,而是美好已随暮雨消散,只剩无尽怅惘。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黄庭坚《下水船》

下一篇:宋·晁补之《下水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