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xíng
nán
èr

朝代:唐作者:李白浏览量:2
dào
qīng
tiān
chū
xiū
zhú
cháng
ān
shè
zhōng
ér
chì
bái
gǒu
tán
jiàn
zuò
zòu
shēng
wáng
mén
chèn
qíng
huái
yīn
shì
jǐng
xiào
hán
xìn
hàn
cháo
gōng
qīng
jiǎ
shēng
jūn
jiàn
shí
yān
jiā
zhòng
guō
wěi
yōng
huì
zhé
yāo
xián
cāi
xīn
yuè
gǎn
ēn
fèn
shū
gān
pōu
dǎn
xiào
yīng
cái
zhāo
wáng
bái
yíng
màn
cǎo
shuí
rén
gèng
sǎo
huáng
jīn
tái
xíng
nán
guī
lái

译文

人间大路如同青天一样开阔,唯独我没有出路。我不愿意追随长安城中的市井小人,去搞斗鸡走狗一类的赌博游戏。像冯谖那样弹剑作歌发牢骚,在权贵之门卑躬屈节是不合我心意的。当年淮阴市人讥笑韩信怯懦无能,汉朝公卿大臣嫉妒贾谊才能超群。你看,古时燕昭王重用郭隗,拥彗折节、谦恭下士,毫不嫌疑猜忌。剧辛、乐毅感激知遇的恩情,竭忠尽智,以自己的才能来报效君主。然而燕昭王早就死了,还有谁能像他那样重用贤士呢?世路艰难,我只得归去了。

逐句剖析

"大道如青天":人间大路如同青天一样开阔,

# 大道如青天:人间大路如同青天一样开阔,但我却偏偏找不到出路。

"我独不得出":唯独我没有出路。

"羞逐长安社中儿":我不愿意追随长安城中的市井小人,

# 社中儿:社是古代基层的行政单位,二十五家为一社。此处泛指里巷。社中儿是指市井小人。

"赤鸡白狗赌梨栗":去搞斗鸡走狗一类的赌博游戏。

# 梨栗:赌注筹码,此代指蝇头小利。,赤鸡白狗:指当时斗鸡走狗之类的赌博活动。狗:一作“雉”。

"弹剑作歌奏苦声":像冯谖那样弹剑作歌发牢骚,

# 弹剑作歌奏苦声:《史记·孟尝君列传》记:战国时齐公子孟尝君门下食客冯谖,曾屡次强剑作歌埋怨自己的生活不如意:“长铗归来乎,食无鱼”,“长铗归来乎,出无车”。“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后因以“强剑”或“强铗”喻生活因窘,求助于人。

"曳裾王门不称情":在权贵之门卑躬屈节是不合我心意的。

# 不称情:不如意。,曳裾王门:《汉书·邹阳传》:饰隔之心,则何王之门不可曳长裾乎。曳裾,牵起衣服的前襟。这是一种卑躬屈人的样子。

"淮阴市井笑韩信":当年淮阴市人讥笑韩信怯懦无能,

# 笑韩信:《史记·淮阴侯列传》记: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于是信孰视之,俛出袴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市井:古代群聚买卖之所。,淮阴:在今江苏,韩信是淮阴人。

"汉朝公卿忌贾生":汉朝公卿大臣嫉妒贾谊才能超群。

# 忌贾生:《史记·屈原贾谊列传》记:天子欲使贾谊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专欲擅权,纷乱诸学”。于是天子后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为长沙王太傅。,卿:一作“侯”。

"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你看,古时燕昭王重用郭隗,

# 燕家重郭隗:《史记·燕召公世家》:燕昭王告诉郭隗欲致士兴国。郭隗让他从自己开始。于是昭王为隗改筑宫而事之。此后乐毅、邹衍、剧辛皆来,士争趋赵。

"拥彗折腰无嫌猜":拥彗折节、谦恭下士,毫不嫌疑猜忌。

# 折腰:屈己下人。腰:一作“节”。,拥彗:燕昭王亲自扫路,恐灰尘飞扬,用衣袖挡帚以礼迎贤士邹衍。

"剧辛乐毅感恩分":剧辛、乐毅感激知遇的恩情,

"输肝剖胆效英才":竭忠尽智,以自己的才能来报效君主。

# 效英才:以英才相报效。,输肝剖胆:献出肝胆,喻竭诚尽力。剖:一作“割”。

"昭王白骨萦蔓草":然而燕昭王早就死了,

# 蔓:一作“烂”。

"谁人更扫黄金台":还有谁能像他那样重用贤士呢?

# 黄金台:见前陈子昂《燕昭王》注。这两句意思是燕昭王已死,今日无人仿效也。

"行路难":世路艰难,

"归去来":我只得归去了。

# 归去来:指隐居。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行路难(其二)》是唐代诗人李白沿用乐府古题创作的诗歌。诗中李白开篇便直陈自己虽身处广阔世间,却仕途阻塞,“独不得出”。他不屑与长安城中靠斗鸡赌博的庸人为伍,在权贵之门又倍感压抑,难以施展抱负。诗里引用韩信、贾谊的典故,以他们的遭遇自比,凸显自身怀才不遇的困境;又借燕昭王重用郭隗,引得剧辛、乐毅等贤才效力的故事,表达对贤君明主的强烈渴望。整首诗通过多种手法,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诗人在追求理想政治道路上的悲愤、无奈之情,展现出李白诗歌豪迈奔放又饱含深沉情感的独特风格。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李白创作《行路难三首》时,正处于其政治理想受挫的阶段。公元742年(天宝元年),李白奉诏入京,担任翰林供奉。然而,李白并未如期望般得到唐玄宗的真正重用,反遭朝中权臣的嫉妒与诋毁。在这种压抑且不如意的环境中度过两年后,李白最终被“赐金放还”,实际上就是被变相驱逐出长安。此时的李白,内心充满了愤懑与无奈。《唐宋诗醇》、詹锳《李白诗文系年》、裴斐《太白乐府举隅》以为《行路难三首》皆天宝三载(744年)离开长安时所作。郁贤皓《李白集》以为前两首作于开元十九年(731年)前后李白初入长安追求功名无成而归之时,第三首作年不详,此诗便为此组诗中第二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乐府诗,也是一首抒发怀才不遇情感的诗。表达了诗人虽身处如青天般广阔的世间,却难以施展抱负的无奈。诗人不屑与长安城中靠斗鸡赌博的小儿同流合污,感叹自己在权贵之门的不如意。借韩信、贾谊的遭遇自比,又以燕昭王重用郭隗等贤才为例,渴望得遇明主,最后发出“行路难,归去来”的无奈感慨。

2. 写作手法

用典:“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运用冯谖在孟尝君门下弹剑作歌,以表达自己待遇不佳的典故。李白借此表明自己在权贵之门遭受冷遇,渴望被重视却未能如愿,如同冯谖般内心充满痛苦与无奈。“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引用韩信未发迹时受淮阴市井之人嘲笑,以及贾谊因才华出众遭汉朝公卿妒忌、排挤的典故。诗人以韩信、贾谊自比,深刻地揭示出自己在长安不仅受到世俗之人的轻视,更被朝中权贵打压,进一步强化了怀才不遇的主题。对比:“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雉赌梨栗”,将自己不屑与靠斗鸡赌博为生的长安社中儿同流合污的高洁志向,与这些市井小儿低俗的行为和追求进行对比,突出诗人志向的高远与超凡脱俗,展现出他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直抒胸臆:“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行路难,归去来”等语句,直接抒发了诗人在仕途上遭遇挫折后的愤懑、无奈与不甘。这些直白的表述,让读者能够真切地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挣扎,增强了诗歌的情感冲击力。象征:诗中的“大道”象征着诗人的理想仕途,本应宽广顺畅,但“我独不得出”暗示了现实的重重阻碍。而“黄金台”象征着贤明君主对人才的重视与招揽,“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则象征着如今贤君难遇,人才被冷落的现实,通过这些象征手法,使诗歌的寓意更加深刻含蓄。

3. 分段赏析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此句起笔不凡,以青天喻大道,本应广阔通畅,却突转直言“我独不得出”。这种强烈的反差,瞬间将诗人内心长久积压的郁闷与愤懑喷薄而出。此句兼用赋比手法,青天大道之广阔,既写实又象征着理想之路,而“独不得出”则点明现实困境,引发读者对诗人遭遇的好奇与同情,为全诗奠定悲愤基调。“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雉赌梨栗。”诗人表明不屑与长安城中靠斗鸡赌博为生的市井小儿同流合污。当时斗鸡之风盛行,不少人借此攀附权贵,谋得仕途捷径。但李白志向高远,视此为耻,凸显其高洁品性与不俗追求,与庸人形成鲜明对比。“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运用冯谖典故,冯谖在孟尝君门下因未受重视而弹剑悲歌。李白以之自比,表明自己渴望与权贵平等相交,然而在长安权贵之门,他却备受冷落,满腔抱负无处施展,“不称情”三字道尽内心的无奈与愤懑。“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借韩信未得志时受市井之人嘲笑,贾谊因才华遭公卿妒忌排挤的典故,类比自身处境。揭示在长安,诗人不仅遭受世俗之人的轻视,更被当权者忌恨打压,进一步强化怀才不遇的悲愤,使读者深刻感受到诗人所处环境的艰难。“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篲折节无嫌猜。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描绘燕昭王为振兴国家,以极高礼遇对待郭隗,亲自执帚扫地,毫无猜忌。此举引得剧辛、乐毅等贤才纷纷归附,愿为其效命。李白借此典故,表达对明主贤臣理想关系的向往,渴望能如他们般得遇明主,施展才华,实现抱负。“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时光流转,燕昭王已逝,其白骨已为蔓草环绕,黄金台也无人洒扫。此句以景语作结,借古伤今,暗示当今已无如燕昭王般求贤若渴的君主,含蓄表达对现实的失望,蕴含着深深的无奈与沉痛。“行路难,归去来。”这两句是诗人在历经仕途挫折后的愤激之语。面对朝廷上下的排挤,诗人虽心有不甘,但又无可奈何,只能发出“归去来”的喟叹。然而,这并非消极避世,而是在失望中仍存希望,或许他日仍有机会“直挂云帆济沧海”,展现出诗人虽处困境却不气馁的倔强与执着。

4. 作品点评

整首诗情感如汹涌波涛,起伏跌宕,时而悲愤,时而激昂,时而失望,时而又怀揣希望。诗人凭借其跳跃式的思维,将不同情感与典故巧妙融合,毫无突兀之感,使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青莲《梁父》《行路》诸吟,《巧言》《巷伯》之伦也。

明刘世教《合刻李杜分体全集序》

# 云:天衢,亦是常语、作喻却奇。第四句极粗,极雅。短句作结,结法警拔,寄托兀傲。

不详近藤元粹《李太白诗醇》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下一篇:唐·罗隐《自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