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jiā
·
·
bàn
miàn
lóu

朝代:宋作者:吴文英浏览量:3
chāi
yàn
lǒng
yún
shuì
shí
qiáng
zhé
xìng
huā
zhī
qīng
chūn
bàn
miàn
zhuāng
huà
sān
gēng
huā
yòu
fēi
qīng
ài
bié
jiù
xiāng
zhī
duàn
cháng
qīng
zhǒng
xié
huī
duàn
hóng
rèn
fēng
chuī
jié
kōng
shí
diǎn

译文

睡醒时以燕形钗梳理头发,从隔墙折来杏花。青春靓丽,妆成如画,雨夜三更,花又飞去。恩爱永别,好似旧日相知。芳冢旁挂着几缕落日的余晖,令人凄凉心酸。断红任由风吹起,万念俱空,花也不再沾衣。

逐句剖析

"钗燕拢云睡起时":睡醒时以燕形钗梳理头发,

# 云:即指妇女浓密的秀发。,钗燕:燕形的钗。

"隔墙折得杏花枝":从隔墙折来杏花。

"青春半面妆如画":青春靓丽,妆成如画,

# 半面妆:《梁史·梁元帝徐妃传》:“妃以帝眇一目,每知帝将至,必为半面妆以俟,帝见则大怒而出。”

"细雨三更花又飞":雨夜三更,花又飞去。

# 花又飞:出自欧阳修《阮郎归》:“见来无事去还思,而今花又飞。”

"轻爱别":恩爱永别,

"旧相知":好似旧日相知。

"断肠青冢几斜晖":芳冢旁挂着几缕落日的余晖,令人凄凉心酸。

# 青冢:指妇女的坟墓。王昭君墓在塞外,塞草皆白,惟其冢独青。

"断红一任风吹起":断红任由风吹起,

# 断红:借指旧相识的亡灵。

"结习空时不点衣":万念俱空,花也不再沾衣。

# 结习:即积习,指人的固有世俗意欲。《维摩诘经》:天女以鲜花散诸菩萨,即皆坠落,大弟子便著不坠。天女曰:“结习未尽,故花著身;结习尽者,不著身。”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思佳客·赋半面女髑髅》是宋代吴文英所作的一首词。上阕凭借奇妙的想象,勾勒出女髑髅往昔生活的若干片段。下阕描绘词人从充满奇幻的幻觉中苏醒后的深沉感叹。全词以独特视角,生动展现出鬼魂相关情境的神秘氛围,且别具一番情趣。这种想象可谓奇特大胆,却又蕴含着深婉的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词人

吴文英(1212?~1266?),南宋词人。字君特,号梦窗、觉翁,与周密(号草窗)并称“二窗”。四明(今浙江宁波)人。毕生不仕,以布衣出入侯门,充当幕僚。吴文英以词著名,知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或表现上层的豪华生活,或抒写颓唐感伤的情绪。讲究字句工丽,音律和谐,并喜堆砌典故词藻,常使词意晦涩。著有《梦窗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思佳客·赋半面女髑髅》是宋代吴文英所作,这首词出自吴文英晚年,旨在追忆他逝去的姬妾以及离他而去的姬人,但其确切的创作时间已难以考证。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以咏物寄情的词。词人借描绘神秘奇幻的鬼魂世界,映射出其对现实人生悲欢的消极感触。这一独特视角所引发的情感创伤,促使他将内心深沉的情感,寄托于对不幸女子早逝青春的哀悼之中。

2. 分段赏析

词的上阕,词人展开奇妙想象,勾勒出一幅女鬼生活的画面。“钗燕拢云睡起时”,描绘出女子睡醒后,用形似飞燕的玉钗随意梳理如云朵般浓密秀发的情景。“钗燕拢云”这一细节,看似草率梳妆,却从侧面巧妙暗示出女子即便在慵懒状态下,仍难掩其天然丽质。古时人们笃信鬼魂如同活人一般,只是生活在阴间,且多在夜深人静时活动,故而女子“睡起时”已至夜半更深。“隔墙折得杏花枝”,化用南宋诗人“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之意境,女鬼悠然地从隔墙折来杏花枝玩耍。这一举动,并非单纯展现鬼趣,而是借折取标志艳丽春光的杏花,表明她虽身处阴间,却仍未忘却春天的到来,对人间美好事物充满留恋。“青春半面妆如画”一句,词人笔锋一转,点明词题,在幻觉中,眼前不再是令人惊悚的“半面女髑髅”,而是青春美丽、妆容如画的女子。这前三句词笔轻快活泼,生动地描绘出女鬼的生活情趣,仿佛为读者呈现出一个充满生机与美好的阴间世界。然而,“细雨三更花又飞”,词情陡然转变。在细雨纷飞的三更时分,花朵飘零,这一凄厉而悲惨的意象,暗示着一个年轻生命的夭折。世间不知有多少这样不幸早逝的生命,眼前的半面女髑髅自然也让人联想到其同样早夭的命运。“花又飞”不仅令作者的想象暂时脱离本题,更勾起他对美好情事消逝的感伤,从而自然地过渡到下阕的自我抒情。下阕伊始,“轻爱别”一句,流露出词人对早夭女子轻易与所爱之人阴阳永隔的惋惜之情。“旧相知”则表明在幻觉中,词人觉得这半面女髑髅好似旧日相知的情人,只因她们命运相似。这简短的两句,蕴含着无尽的人世沧桑与死生无常的凄凉,道尽了人生的无奈与悲哀。紧接着,“断肠青冢几斜晖”将词情推向高潮。“青冢”通常借指妇女的坟墓,在现实环境中,芳草萋萋的坟墓旁,几缕落日的余晖洒下,更添凄凉心酸之感。这里埋葬着昔日眷恋的情人,触景生情,词人怎能不悲痛欲绝。“断肠”二字,淋漓尽致地表达出这种悲痛的强烈程度。结尾两句“断红一任风吹起,结习空时不点衣”,词意再度转折。这里的“花”并非指娇艳的鲜花,而是“断红”,用以借指旧日相知的亡灵。亡灵似有感有知,任由风吹起,而词人似乎试图以超脱的心境自我安慰,减轻内心的悲痛。他有意抑制自己的情感,努力使心境归于平静。然而,从全词所展现出的对死去年轻女子的同情、爱怜,以及由此引发的内心波澜来看,留在词人心中的深刻印象难以轻易抹去。这结尾两句本欲以平淡之语忘却情感,但反而更凸显出词人内心深处对逝者的深情厚意和难以释怀的伤痛。

3. 作品点评

这首词在艺术呈现上,这首词精妙地融合了幻觉描写与主观抒情。词意含蓄委婉,甚至稍显晦涩,然而,在这隐晦的表象之下,实则隐匿着作者那不愿轻易示人的真实情感。若将视野拓宽,联系作者的生平际遇深入探究,便不难发现,这首短小的词作虽表意曲折,却凭借其优美的辞藻、动人的情韵以及鲜活的形象,散发着强大的感染力。它宛如一颗蒙尘明珠,等待读者拂去尘埃,领略其独特魅力,进而走进作者隐秘而深沉的内心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凄丽奇警,从何处得来。

清词论家陈廷焯《闲情集》

# 梦窗《思佳客》之赋半面女髑髅,文理情感,真不知所云,且如何分辨髑髅之男女?半个女髑髅,有何美学形象可供吟咏?即此已可知其故出伪题以自炫其能。其词曰(略)。全不切题,若不先看题目,只读词句,谁能知此词乃咏女髑髅?“云”指发,髑髅岂有发?髑髅岂有“妆”乎?半面之“妆”如何施粉黛?已是髑髅,岂更有“肠”可“断”?上曰“睡起时”,下曰“结习空时”,不免垂复。且上文已说“花欲飞”,下文又说“乱红吹起”,思路何其贫乏如此。末联用佛经故事,尤与词题及内容无涉。

近现代红学家吴世昌《词林新话》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刘子才《玲珑四犯·几垒云山》

下一篇:宋·梅尧臣《初见杏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