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nán
·
·
gǎn
jiù

朝代:宋作者:苏轼浏览量:2
cùn
hèn
shuí
yún
duǎn
mián
mián
cái
bàn
nián
méi
绿
wèi
céng
kāi
míng
yuè
hǎo
fēng
xián
chù
shì
rén
cāi
chūn
xiāo
cán
dòng
wēn
fēng
dào
lěng
huī
zūn
qián
wèi
shuí
zāi
liú
zhōng
pāi
dài
jūn
lái

译文

谁说愁绪太短,连续不断没有办法剪断。半年来,双眉紧皱没有展开过。只有明月清风陪伴着你,任何人也无法猜透你的心情。春雨融化了冰冻,暖风吹走了冷灰。对着美酒,一首曲子为谁唱。有心保留一首没有唱完的曲子等着你到来。

逐句剖析

"寸恨谁云短":谁说愁绪太短,

# 寸恨:轻微的愁怅。

"绵绵岂易裁":连续不断没有办法剪断。

# 裁:剪断。,岂易:难道容易。,绵绵:连续不断的样子。

"半年眉绿未曾开":半年来,双眉紧皱没有展开过。

# 眉绿:深色的眉。眉,女子的代称,这里系指同安君王闰之。

"明月好风闲处、是人猜":只有明月清风陪伴着你,任何人也无法猜透你的心情。

# 猜:猜疑。,是人:人人,任何人。,闲处:僻静的地方。

"春雨消残冻":春雨融化了冰冻,

# 残冻:尚未消除的冬寒。

"温风到冷灰":暖风吹走了冷灰。

# 冷灰:冷灶。这里代指贫苦生活。,温风:和暖的风。

"尊前一曲为谁哉":对着美酒,一首曲子为谁唱。

# 尊前:对饮酒场面。尊:一作樽。

"留取曲终一拍、待君来":有心保留一首没有唱完的曲子等着你到来。

# 一拍:一首吟咏曲子。,留取:保存。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南歌子·感旧》是北宋文学家苏轼所作的一首词,此词为作者怀念妻子王闰之所作。上片以景情相生与渗入意念之笔,传达了苏轼与王闰之双双思念之心态。下片以景融情与回味之笔,似梦非梦地追寻“寸恨”与绵情欲剪断之心绪,期待夫妻能够尽快见面的心情。全词由景生情、意念与感触、梦幻与现实交融手法,表达了苏轼夫妻二人的恩爱和思念之情,将双方隐隐的恨怅和连续不断、无法剪断的情丝吐露于字里行间。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文坛领袖,豪放派词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神宗时曾任职史馆,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后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又贬谪惠州、儋州。南宋时追谥文忠。苏轼在诗、词、散文、书画等各个领域都富有创造性。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古文和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苏轼还擅长行书、楷书,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是“宋四家”之一;绘画上主张“神似”。代表作品有《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题西林壁》等。著有诗文《东坡七集》、词集《东坡乐府》。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南歌子·感旧》是北宋文学家苏轼所作的一首词。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入狱,险遭杀身之祸。同年十二月获释,次年二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开始了长达四年的贬谪生涯。苏轼于元丰三年(1080年)二月抵达黄州,与妻子王闰之被迫分离半年之久。此词为苏轼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期间所作,旨在抒发对妻子王闰之的深切思念,并借景抒怀,表达对人生困境的哲思与对团聚的期盼。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南歌子·感旧》为北宋文学家苏轼怀念妻子王闰之所作的一首词。词的上片以景生情,表达了词人与王闰之二人相互思念的心态;下片以景融情与回味的笔法,表达出夫妻之间期盼能够尽快见面的心情。整首词通过景与情、意念与感触、梦幻与现实交融的手法,将苏轼对妻子王闰之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词中既有对妻子孤独寂寞心境的细腻描绘,也有对夫妻未来重逢的美好期盼,情感真挚动人,艺术表现力极强。

2. 写作手法

用典:“寸恨云谁短,绵绵岂易裁”化用了韩愈《感春五首》和白居易《长恨歌》中的诗句,将双方隐隐的恨怅和连续不断、无法剪断的情丝吐于字里行间。借景抒情:全词运用景与情、意念与感触、梦幻与现实交融的手法,表达了苏轼对妻子王闰之的深切思念之情。上片“明月好风闲处,是人猜”,写王闰之僻居一偶,只有明月、清风作伴,任何人也无法猜透她此时此刻思夫的心情。一个“猜”字,将王闰之思夫的心态传达得十分贴切。对偶:“春雨消残冻,温风到冷灰”,残冻被春雨消融,冷灶被温风暖复。通过这一对偶句所写自然界的变化,寓隐着王闰之面临着的将是良辰美景。反衬:以乐衬苦,“尊前一曲为谁哉”一句,将往昔夫妻间对酒当歌的美好场景与当下进行对比,强烈地反衬出如今词人内心深处对往昔情感的追思,以及对那份夫妻情分在未来或有新的回应与滋长的期许。

3. 分段赏析

上片起句用典,直抒愁绪。“寸恨谁云短,绵绵岂易裁”化用韩愈《感春五首》“寸恨至短谁能裁”及白居易《长恨歌》“此恨绵绵无绝期”的意境,以“寸恨”与“绵绵”的对比,既点出愁绪的短促与绵长,又暗含无法割裂的深情。“半年眉绿未曾开”特指苏轼因“乌台诗案”入狱至贬居黄州的半年时光,通过“半年”的时间跨度,以及“眉绿未曾开”的形象描绘,生动地展现了王闰之因担忧丈夫而“双眉紧锁”,以“眉绿”代指女子容颜,既写实又含婉约之美,进一步强化了相思之深。“明月好风闲处,是人猜”,以明月、好风等自然景物为背景,写王闰之僻居一偶,只有明月、清风作伴,任何人也无法猜透她此时此刻思夫的心情。一个“猜”字,一个“猜”字既写旁人的不解,亦暗示苏轼对妻子孤独处境的感同身受。下片“春雨消残冻,温风到冷灰。”通过描绘冬寒消融、暖风复苏的春景,既实写季节更替,又寓含了词人内心对美好时光的期待与向往。同时,这一对偶句也展现了自然界的变化与生机,与词人的情感形成呼应。“尊前一曲为谁哉。”以反问句式,引出对昔日夫妻共饮欢歌的回忆,而“留取曲终一拍、待君来”则通过未完成的曲调,暗示对团聚的期待,情感含蓄而深沉。末句“待君来”呼应苏轼与王闰之元丰三年五月的团聚,以“曲终一拍”的留白,将现实的分离与虚幻的期盼交织,既体现婉约词的缠绵,又融入苏轼特有的豁达。

4. 作品点评

《南歌子·感旧》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一首深情之作。上片以景生情表达了苏轼与王闰之二人双双思念的心态。下片以景融情与回味的笔法,期待夫妻能够尽快见面的心情。通过上下片的虚实转换与情感张力,展现了苏轼贬谪期间对妻子的深情与对人生的哲思。其艺术价值不仅在于婉约与豪放的融合,更在于将个人悲欢升华为对普遍情感的深刻洞察,堪称宋代悼亡与贬谪题材的典范之作。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宋人王灼在《碧鸡漫志》中说:苏轼的词“高处出神入天,平处尚临镜笑春,不顾侪辈”。这段话的意思是,苏轼不但豪放词境高远,婉约词也自有独到之处。这首词在艺术构思方面可以说无愧于“不顾侪辈”的评价。

现代潍坊学院教授于培杰《苏东坡词选》

# 这首词在艺术构思方面可以说无愧于“不顾侪辈”的评价。

现代孙言诚《苏东坡词选》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苏轼《归朝欢·“我梦扁舟浮震泽》

下一篇:宋·赵令畤《蝶恋花·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