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匀两脸花":她轻轻地在两颊均匀地涂抹上脂粉,晕开如花朵般淡红。
# 轻匀:轻盈匀称。
"淡埽双眉柳":淡淡的将双眉描绘得如同柳叶一般细长。
"会写锦笺时":她能提笔写华美缠绵的信笺,
# 锦笺:精致华美的笺纸。
"学弄朱弦后":在学习弹奏琴瑟琴弦后。
# 朱弦:亦作“朱絃”。
"今春玉钏宽":可如今,她人变得消瘦,手腕上的玉镯也显得宽松了,
# 玉钏宽:衬托人之消瘦。钏(chuàn),腕环,俗称手镯。
"昨夜罗裙皱":昨夜的罗裙也满是褶皱。
# 罗裙皱:是因为辗转无眠所致。
"无计奈情何":面对心中的情思,他毫无办法,
"且醉金杯酒":只能暂且在金杯美酒中沉醉。
北宋著名词人
晏几道(1038~1110),北宋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晚年家境中落。晏几道与晏殊在词史上被并称为“二晏”。其词长于小令,多追怀往事,凄楚沉挚,深婉秀逸。代表作品有《临江仙》《鹧鸪天》《阮郎归》等。著有《小山词》。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生查子·轻匀两脸花》描绘了一位女子,她精心梳妆,擅长写锦笺、弹奏乐器。然而如今玉钏显宽,罗裙褶皱,体现出她因相思而身形消瘦、无心打理。词人通过这些细腻的描写,展现出女子面对情思无法排遣的无奈,只能借酒消愁,满是惆怅。
2. 写作手法
虚实结合:在下片描写歌女内心世界时,有实写的部分,如“今春玉钏宽,昨夜罗裙皱”,通过玉钏变宽、罗裙起皱这些实际可感的事物来表现歌女的消瘦和辗转反眠的状态;也有虚写的部分,如“无计情何”,对歌女的情感进行抽象的表达,不点明具体缘由,让读者自己去体会其中的情感纠结,虚实相生,增强了艺术感染力。反衬:以“玉钏宽”“罗裙皱”这些带有身体状态变化的细节来衬托歌女内心的愁苦,用外在的状态变化来反映内在的情感波动,使情感表达更加含蓄而深沉。
3. 分段赏析
开篇两句从脸颊与眉毛入手勾勒歌女容貌,笔触极为轻柔细致。“轻匀两脸花”,描绘出歌女抬手,轻轻将涂在娇美如花朵般脸颊上的胭脂揉匀的画面;“淡扫双眉柳”,则展现了她拿起眉黛,缓缓淡淡地描画出柳叶般秀眉的姿态。短短十个字,每个字都恰到好处,看似简单却含义丰富,随后两句体现歌女的文化素养与才艺,以创作诗文和弹奏琴瑟为例,一个“时”字和一个“后”字,巧妙地暗示出歌女学习的过程与达到的水准,表现手法新颖。词的下片深入刻画歌女的内心。“今春”一句表明,自入春起她便逐渐消瘦,时间范围大;“昨夜”一句描述眼前情状,昨夜她和衣而醉,在床上辗转难眠,罗裙也被压得满是褶皱。至于令她愁苦难眠的原因,词中并未详述,毕竟歌妓们的悲惨命运人所共知,如此模糊处理反而更添悠长韵味。“无计奈情何”一句值得细细品味,这里的“情”是她的爱情,是深情甚至是“痴情”。但这份情感未得到回应,她却难以割舍,陷入愁苦又无可奈何的境地。此句意蕴丰富而委婉,既有自我怜惜,也有自我安慰,无论如何都无法否定自己的这份感情。“且醉金杯酒”,是她在万般无奈下唯一的自我排遣方式,“且”字精准有力。结尾余韵悠长,因为今夜沉醉后,或许仍会像昨夜一样难以安睡,“玉钏宽”“罗裙皱”的情景还会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