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粲粲五色羽":五色雀的羽毛灿烂绚丽,
# 粲粲:羽色鲜丽貌。
"炎方凤之徒":就像是南方火焰中的凤凰一般。
# 徒:同一类之人。此处指与凤同类之鸟,即五色雀。五色雀为南方炎热之地所有,属凤凰之类的鸟。,炎方:炎热之地。
"青黄缟玄服":它们身着青黄黑白交织的华美羽毛,
# 服:喻鸟的羽毛。,玄:赤黑色,黑中带红。,缟:白色。
"翼卫两绂朱":两只朱红色的鸟就像它们的卫士和侍从。
# 绂朱:指为首的红鸟。绂:古代系印纽的朱红色丝绳。
"仁心知闵农":它们心怀仁爱,能感知农民的困苦,
# 闵:同“悯”,怜悯、忧怜、同情之意。
"常告雨霁符":常常预示雨停天晴的征兆。
# 符:符应,即上天显示的与人事相应的征兆,又称“瑞应”。古时以所谓天降“符瑞”,附会与人事相应,叫“符应”。《汉书。兜宽传》:“见象日昭,报降符应”。,雨霁:雨,下雨;霁,指雨止,天气放晴。
"我穷惟四壁":我穷困潦倒,只有四面墙壁,
# 四壁:形容家境贫寒,一无所有。
"破屋无瞻乌":破屋连乌鸦都不愿在此栖息。
# 瞻乌:《诗。小雅。正月》:“瞻乌爱止,于谁之屋”。喻国乱而民失所。
"惠然此粲者":这些美丽的鸟儿竟然如此惠顾我,
# 粲者:美的事物,此处指五色雀。
"来集竹与梧":飞来栖息在竹林和梧桐树上。
"锵鸣如玉佩":它们鸣叫的声音清脆悦耳,就像美玉碰撞的声音,
# 玉佩:玉做的佩饰。
"意欲相嬉娱":似乎想与我嬉戏娱乐。
# 嬉娱:游戏欢娱。
"寂寞两黎生":黎家兄弟两人生活寂寞清贫,
# 两黎生:指黎子云、子威兄弟。
"食菜真臞儒":吃菜度日,真是清瘦的儒者。
# 臞儒:清瘦的儒者。臞,瘦。《史记。司马相如传》:“形容甚臞”。儒,指读书人。
"小圃散春物":小园里春意盎然,
"野桃陈雪肤":野桃花绽放,花瓣如同白雪般洁净。
"举杯得一笑":我举杯畅饮,与他们一同欢笑,
"见此红鸾雏":又看见了这红鸾般的五色雀雏鸟。
# 红鸾雏:指五色雀。鸾: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凤凰一类的鸟。雏,小鸟。
"高情如飞仙":它们高洁的情怀如同飞仙一般,
# 飞仙:飞而上升,谓成仙。
"未易握粟呼":不是用粟米就能轻易召唤来的。
# 握粟:亦作“握龊”、“龌龊”。局限在一定的范围之内。犹言占卜。后用以指祈求神明护佑,去凶赐吉。
"胡为去复来":为何它们去了又回,
"眷眷岂属吾":难道是因为眷恋我吗?
# 眷眷:心向往貌。亦作“睠睠”,依依不舍,频频回头望的样子。
"回翔天壤间":它们在天地间自由飞翔,
# 天壤:天地。
"何必怀此都":哪里用得着眷恋这个都城呢?
# 都:都乡,古代城治区分名,盖即今之坊厢也。
北宋文坛领袖,豪放派词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神宗时曾任职史馆,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后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又贬谪惠州、儋州。南宋时追谥文忠。苏轼在诗、词、散文、书画等各个领域都富有创造性。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古文和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苏轼还擅长行书、楷书,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是“宋四家”之一;绘画上主张“神似”。代表作品有《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题西林壁》等。著有诗文《东坡七集》、词集《东坡乐府》。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诗,此诗的主题主要围绕对五色雀这一吉祥之鸟的描绘与赞美,以及诗人苏轼在贬谪期间的生活境遇与情感抒发。通过五色雀的形象,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对吉祥寓意的期盼,以及在逆境中仍保持乐观、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2. 写作手法
借物抒情:苏轼以五色雀为描写对象,通过对其羽毛、习性、叫声等方面的描绘,展现了五色雀的美丽与神奇。同时,诗人也借五色雀的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如寂寞、欢愉、超脱等,使诗歌情感丰富而深刻。象征:五色雀在诗中不仅是一个具体的自然形象,更是一个象征吉祥、幸福的符号。诗人通过五色雀的出现与天气变化的关系(久旱而见辄雨,潦则反是),进一步强化了其吉祥的象征意义。对比:诗中“我穷惟四壁,破屋无瞻乌”与“惠然此粲者,来集竹与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诗人生活的贫困与五色雀的美丽、吉祥之间的反差。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也进一步凸显了诗人对五色雀的喜爱与赞美。化用:诗人化用了凤凰的形象与传说,将五色雀与凤凰相提并论,进一步提升了五色雀的象征意义。用典:诗中“瞻乌”一词源自《诗经》,原指乌鸦,此处用来形容诗人生活的贫困与无人问津。寓情于景:诗人通过描绘五色雀栖息的竹林、梧桐以及小圃中的春物和野桃等自然景物,营造了一个宁静、优美的环境氛围。在这种环境中,诗人与五色雀的互动更加显得和谐而美好,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3. 分段赏析
《五色雀并序》前三联写诗人遇五色雀时的欣喜与赞美之情。他以青、红、黄、黑、白五色细腻勾勒,将雀鸟绚烂多彩的羽毛描绘得淋漓尽致,仿佛一群灵动活泼的小精灵跃然纸上。这些五色雀不仅色彩斑斓,更有着令人称奇的预知天气之能——久旱之时,它们的出现预示着甘霖将至;而久雨连绵,它们的身影则昭示着晴天的回归。对于农民而言,这无疑是预告晴雨、指导农时的吉祥之鸟,深受百姓的爱戴与尊崇。五色雀不仅承载着吉祥的寓意,更蕴含着神秘的神话色彩。传说中,每当贤人降临,五色雀便会振翅高飞,前来相迎,仿佛是大自然对贤者的礼赞。相比之下,那些势利的乌鸦,以腐肉为食,令人心生厌恶,更因趋炎附势而显得卑劣。而五色雀却截然不同,它们不顾诗人简陋的居所,毅然飞来,栖息在翠绿的竹子和梧桐树上,鸣声清脆悦耳,如玉佩交响,似乎在与诗人嬉戏娱乐,共享这份难得的宁静与欢愉。身处陋室之中,诗人却并未感到丝毫的落寞与自卑,反而有着“身居陋室,惟吾德馨”的豁达与自信。他环顾四周,黎家兄弟的农家生活虽清贫,却透露着高雅与恬静。“食菜”“臞儒”的生活写照,以及小园中散落的春物和洁白如雪的野桃,无不彰显着他们淡泊名利、超脱物欲的高尚情操。苏轼以“红鸾雏”为喻,形容五色雀如仙灵般高洁脱俗,其高情远致难以捉摸,不似世俗之物可用粟米来占卜其去向。五色雀的离去与归来,并非出于对诗人的依恋,而是它们自由翱翔于天地间的本性使然。诗人深感其珍贵与不凡,不禁感慨道:“多谢珍禽不随俗,谪官犹作贵人看。”这份来自五色雀的慰藉与陪伴,让诗人在贬谪的逆境中依然保持着乐观与超然的心态,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4. 作品点评
《五色雀并序》是北宋苏轼所作的一首诗。这场人与鸟的对话,不仅是对自然的赞美与敬畏,更是对人生境遇的深刻反思与自我超越。苏轼,这位人世间的俊杰,尽管身处逆境,但他的精神世界却如同鸟儿一般在高处自由翱翔。在命运的波折中,他坚守着选择自己生活态度和方式的自由权利,这份坚韧与独立,是谁也无法剥夺的宝贵财富。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五色雀,同时也在抒发对友人的深厚情谊。黎家兄弟,如同那清贫而高雅的农家生活,虽不富有,却拥有着超脱物欲的淡泊与宁静。苏轼与他们的交往,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更是心灵与心灵的碰撞与共鸣。在诗歌的尾句,诗人不禁抒发出内心的感慨。岁月如梭,容颜已逝,曾经的壮志豪情似乎也难以实现,归期更是遥遥无期。然而,他并未因此而沉沦或沮丧,反而以一种豁达与超然的心态,看待这一切的变迁与无奈。苏轼以五色雀为镜,映照出自己内心的坚韧与自由,同时也激励着后来者,在逆境中保持独立与自由的精神,勇敢地追寻属于自己的广阔天地。
上一篇:宋·白玉蟾《秽迹赞》
下一篇:宋·释心月《偈颂一百五十首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