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底寻花春欲暮":在绿叶底下寻觅花朵,春天已到将尽之时。
"折遍柔枝":折遍了柔软的枝条,
"满手真珠露":满手都是如珍珠般的露珠。
"不见旧人空旧处":旧地再也见不到昔日的人,只留下一片空寂。
"对花惹起愁无数":对着花儿,惹起了数不清的忧愁。
"却倚阑干吹柳絮":转身倚靠在栏杆上,轻轻吹起飘飞的柳絮。
"粉蝶多情":粉色的蝴蝶多么多情,
"飞上钗头住":飞到头上的钗饰上停住。
"若遣郎身如蝶羽":如果能让情郎的身子像蝴蝶的翅膀。
"芳时争肯抛人去":在这美好的时光里,怎会肯把人抛下离去。
北宋著名婉约派词人
周邦彦(1056~1121),北宋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周邦彦诗、文、词俱有成就,而尤以词成就最高,影响最大。他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其词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作品多写闺情、羁旅及咏物,题材较狭窄。代表作品有《汴都赋》《续秋兴赋》《金陵怀古》等。著有《清真居士集》,已佚。今存《片玉词》。
1. 分段赏析
上片起句“叶底寻花春欲暮”点明暮春时节,主人公在叶底寻花,勾勒出一幅暮春寻芳的画面。“折遍柔枝,满手真珠露”,通过“折枝”“沾露”的动作,细腻展现出主人公的活动。然而“不见旧人空旧处”,陡然转折,旧地不见旧人,“空”字道尽失落,触景生情,引出“对花惹起愁无数”,直接抒发因物是人非而生的无尽愁绪。下片“却倚阑干吹柳絮”,描绘主人公倚栏吹絮的动作,尽显孤寂。“粉蝶多情,飞上钗头住”,以粉蝶的多情,反衬女子的孤独。最后“若遣郎身如蝶羽。芳时争肯抛人去”,运用假设与反问,将女子对恋人离去的哀怨与期盼直白道出,借粉蝶形象,巧妙传达出女子渴望恋人能如蝶相伴,不要在美好时节抛下自己的强烈情感,感情真挚动人。
上一篇:宋·晏几道《清平乐·幺弦写意》
下一篇:宋·沈瀛《野庵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