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liú
zhù
·
·
jiē

朝代:宋作者:周邦彦浏览量:2
jiē
zhèng
máng
máng
xiāng
cuī
dìng
zhǐ
nèn
dōng
shēng
西
bàn
jūn
hán
shǔ
zuó
jiàn
huā
hóng
liǔ
绿
chù
chù
lín
mào
yòu
shuāng
qián
pàn
sàn
xiāng
kàn
kàn
yòu
hái
qiū
rěn
niàn
wǎng
xián
zhōng
guī
chù
zhēng
gāo
táng
shēng
xuǎn
shén
lián
xiāo
chè
zhòu
zài
sān
liú
zhù
dài
chén
zuì
shàng
zěn
shēng
xiàng
zhǔ
rén
wèi
kěn
jiāo

译文

唉,时光如乌兔般飞逝。时光正茫茫然地相互催促,没有定准,就这样一会儿在东边升起,一会儿在西边落下,大致平均地分配着寒暑。昨天还看见鲜花红艳、柳丝翠绿,到处都是林木繁茂的景象。又看到霜前的篱笆旁边,菊花散发着残留的香气,转眼间又到了秋末。怎忍心去思量。想到古往今来的贤人和愚人,最终都归宿于何处。哪里比得上在高大的厅堂之中,日夜不停地奏响笙歌。不管是连夜还是通宵达旦,人们再三挽留这享乐的时光。打算等到喝得酩酊大醉了让人搀扶着上马离去,却为什么,主人不肯放我走。

逐句剖析

"嗟乌兔":唉,时光如乌兔般飞逝。

"正茫茫、相催无定":时光正茫茫然地相互催促,没有定准,

"只恁东生西没":就这样一会儿在东边升起,一会儿在西边落下,

"半均寒暑":大致平均地分配着寒暑。

"昨见花红柳绿":昨天还看见鲜花红艳、柳丝翠绿,

"处处林茂":到处都是林木繁茂的景象。

"又睹霜前篱畔":又看到霜前的篱笆旁边,

"菊散余香":菊花散发着残留的香气,

"看看又还秋暮":转眼间又到了秋末。

"忍思虑":怎忍心去思量。

"念古往贤愚":想到古往今来的贤人和愚人,

"终归何处":最终都归宿于何处。

"争似高堂":哪里比得上在高大的厅堂之中,

"日夜笙歌齐举":日夜不停地奏响笙歌。

"选甚连宵彻昼":不管是连夜还是通宵达旦,

"再三留住":人们再三挽留这享乐的时光。

"待拟沉醉扶上马":打算等到喝得酩酊大醉了让人搀扶着上马离去,

# 沉:一作沈。

"怎生向、主人未肯交去":却为什么,主人不肯放我走。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留客住·嗟乌兔》是北宋词人周邦彦创作的一首词。上阕通过描写自然景象的变化,“花红柳绿”“菊散余香”等,展现了时光的无情流逝,引发对人生短暂的思考。“嗟乌兔”“相催无定”等词句,强调了时光匆匆、难以捉摸的特点。下阕则将视角转向现实生活中的宴乐场景,“高堂”“笙歌齐举”描绘出热闹欢快的氛围,“选甚连宵彻昼”表现出人们沉醉其中的状态。最后“待拟沉醉扶上马,怎生向、主人未肯交去”,既写出了宴乐的吸引力,也暗示了词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一种复杂态度,既有留恋,又可能蕴含着对时光虚度的一丝忧虑。整首词情景交融,将抽象的时光感慨与具体的生活场景相结合,富有感染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著名婉约派词人

周邦彦(1056~1121),北宋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周邦彦诗、文、词俱有成就,而尤以词成就最高,影响最大。他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其词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作品多写闺情、羁旅及咏物,题材较狭窄。代表作品有《汴都赋》《续秋兴赋》《金陵怀古》等。著有《清真居士集》,已佚。今存《片玉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上片:“嗟乌兔。正茫茫、相催无定,只恁东生西没,半均寒暑。”开篇以“嗟乌兔”起兴,感叹时光如日月运行般匆匆而过,不可捉摸。“茫茫”一词描绘出时光流逝的浩渺之感,“相催无定”强调了时光流逝的无常。通过“东生西没”的具体描述,将抽象的时光具象化,让读者更能感受到时光的流转。“半均寒暑”则进一步点明了时光在不知不觉中分配着季节的更替,为下文的感慨做铺垫。“昨见花红柳绿,处处林茂。又睹霜前篱畔,菊散余香,看看又还秋暮。”这几句具体描绘了时光流逝带来的季节变化。“昨见”与“又睹”形成时间上的对比,从春天的“花红柳绿,处处林茂”到秋天的“霜前篱畔,菊散余香”,展现了大自然的奇妙变化。“看看又还秋暮”则强调了时间的快速推移,让人感受到岁月的匆匆,引发对时光易逝的感慨。下片:“忍思虑。念古往贤愚,终归何处。争似高堂,日夜笙歌齐举。”由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过渡到对人生的思考。“忍思虑”表明词人不愿深入思考这些沉重的话题,但“念古往贤愚,终归何处”却忍不住引发了对人生归宿的追问,无论贤愚,最终都逃不过时光的洗礼。“争似高堂,日夜笙歌齐举”则将视角转向当下的享乐场景,与前面的感慨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人们试图通过宴乐来逃避时光流逝带来的忧愁。“选甚连宵彻昼,再三留住。待拟沉醉扶上马,怎生向、主人未肯交去。”这几句生动地描绘了宴乐的场景和人们的沉醉状态。“选甚连宵彻昼”表现出人们对宴乐的痴迷,不在乎时间的早晚。“再三留住”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留恋之情。“待拟沉醉扶上马”描绘出人们喝得酩酊大醉,想要离去却又被挽留的情景。“怎生向、主人未肯交去”则以一种无奈的语气,写出了主人的盛情挽留,也暗示了词人对这种宴乐生活的复杂情感,既有享受其中的沉醉,又可能有对时光虚度的隐隐忧虑。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苏轼《虞美人·述怀》

下一篇:宋·朱敦儒《生查子·卧病独眠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