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áng
xiāng
·
·
shā
táng
zhōu

朝代:宋作者:周邦彦浏览量:2
shā
táng
zhōu
xiǎo
zhào
yóu
chí
shuǐ
chéng
chéng
rén
yǐng
jǐn
lín
chí
shàng
gōu
yān
yún
chóu
xiāo
xiū
zài
lái
shí
biàn
qiū
guī
shǎo
liú

译文

乘一叶沙棠木小船。摇着小桨悠闲漫游。池水清澈见底,人影倒映在水面上。美丽的鱼儿迟迟不肯上钩。云雾弥漫,带着愁绪。箫鼓的乐声早已停歇。再次来到这里时,已是秋天。想要离去,却又忍不住想多停留片刻。

逐句剖析

"沙棠舟":乘一叶沙棠木小船。

"小棹游":摇着小桨悠闲漫游。

"池水澄澄人影浮":池水清澈见底,人影倒映在水面上。

"锦鳞迟上钩":美丽的鱼儿迟迟不肯上钩。

"烟云愁":云雾弥漫,带着愁绪。

"箫鼓休":箫鼓的乐声早已停歇。

"再得来时已变秋":再次来到这里时,已是秋天。

"欲归须少留":想要离去,却又忍不住想多停留片刻。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长相思·沙棠舟》是北宋词人周邦彦的作品。这首词以“游湖”为线索,上片追忆往昔春日游湖的闲逸,描绘了乘舟泛游、湖水澄澈、垂钓悠然的惬意场景;下片转写秋日重游的萧瑟,通过云雾迷蒙、乐声消歇的景象,抒发了时光易逝、物是人非的怅惘感慨。全词情感上闲逸追忆与秋日怅惘交织,风格清丽婉约、含蓄蕴藉,以清丽意象、传神细节和舒缓节奏,将对时光的眷恋与无奈融入景中。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著名婉约派词人

周邦彦(1056~1121),北宋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周邦彦诗、文、词俱有成就,而尤以词成就最高,影响最大。他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其词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作品多写闺情、羁旅及咏物,题材较狭窄。代表作品有《汴都赋》《续秋兴赋》《金陵怀古》等。著有《清真居士集》,已佚。今存《片玉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上片“沙棠舟。小棹游。”以“沙棠舟”(名贵游船)点出游赏的雅致,“小棹游”写轻划船桨的轻快动作,开篇便勾勒出往昔乘舟泛游的闲逸场景,用字简淡却透着悠然兴致,为下文的惬意氛围铺垫。“池水澄澄人影浮。”“澄澄”状池水清澈,“人影浮”绘出人影倒映水中的明丽画面,既写湖水之清,又暗显彼时心境的澄澈无忧,以景的明快衬情的闲适,画面感极强。“锦鳞迟上钩。”“锦鳞”指美丽的鱼儿,“迟上钩”以鱼儿迟迟不咬钩的细节,暗写垂钓时不疾不徐的从容——不求渔获,只为享受闲游之趣,将往昔的悠然心境藏于细微动作中,含蓄而传神。下片“烟云愁。箫鼓休。”“烟云愁”以“愁”字赋予云雾情感,写眼前云雾迷蒙的压抑,暗衬心境的怅惘;“箫鼓休”与往昔游湖时的热闹(箫鼓齐鸣)形成对比,“休”字含乐声消散的失落,以景的冷清显情的萧瑟。“再得来时已变秋。”直白点出时光流转:再次来到此地,已是秋日。“变秋”不仅是季节更替,更暗指人事、心境的变迁,从“春”到“秋”的转换,藏着对时光不可逆的无奈,是情感从追忆到怅惘的转折点。“欲归须少留。”以矛盾心理收束:“欲归”是因秋景萧瑟、物是人非的失落,“须少留”则是对旧地、旧时光的眷恋——明知留不住,却仍想多待片刻。一句平淡话语,将时光易逝的怅惘与对过往的不舍写得细腻动人,余味悠长。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晏几道《阮郎归·晚妆长趁景阳钟》

下一篇:宋·叶梦得《临江仙·诏芳亭赠坐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