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gǎn
huáng
ēn
·
·
chú
zhōu
wèi
fàn
cuì
shòu
寿

朝代:宋作者:辛弃疾浏览量:3
chūn
shì
dào
qīng
míng
shí
fēn
huā
liǔ
huàn
shēng
quàn
jūn
jiǔ
jiǔ
chūn
hǎo
chūn
nián
nián
jiù
qīng
chūn
yuán
lǎo
jūn
zhī
fǒu
shàng
kàn
jūn
zhú
qīng
sōng
shòu
dài
qīng
chūn
dòu
cháng
jiǔ
sān
shān
guī
míng
tiān
xiāng
jīn
xiù
gèng
chí
jīn
zhǎn
wèi
jūn
shòu
寿

译文

恰值清明时节,到处春意盎然,花开得非常艳丽,柳线垂青。我们添酒设宴,奏乐唱歌,为您祝寿。美酒和春天同样美好,年年的春色都和从前一样。春天本来就是不会老的,您知道吗?酒席上看您瘦健有神,像竹子一样清高,像青松一样傲岸。您一定会青春永驻,要和春天比一比谁更长久。祝愿您日后回到朝廷充任馆阁之职,沐浴皇恩。我要再次拿起酒杯,为您祝寿。

逐句剖析

"春事到清明":恰值清明时节,

# 春事:春色,春意。唐徐晶《同蔡孚五亭咏》:“幽栖可怜处,春事满林扉。”

"十分花柳":到处春意盎然,花开得非常艳丽,柳线垂青。

"唤得笙歌劝君酒":我们添酒设宴,奏乐唱歌,为您祝寿。

# 笙歌:泛指奏乐唱歌。

"酒如春好":美酒和春天同样美好,

"春色年年依旧":年年的春色都和从前一样。

# 依旧:一作“如旧”。

"青春元不老":春天本来就是不会老的,

# 元:本来,向来,原来。三国嵇康《琴赋》序:“推其所由,似元不解音声。”,青春:指春天。春季草木茂盛,其色青绿,故称。

"君知否":您知道吗?

"席上看君":酒席上看您瘦健有神,

"竹清松瘦":像竹子一样清高,像青松一样傲岸。

# 竹清松瘦:形容人的状貌瘦健有神,为健康长寿之相。此二句是祝颂之词。

"待与青春斗长久":您一定会青春永驻,要和春天比一比谁更长久。

# 斗:比赛,争胜。

"三山归路":祝愿您日后回到朝廷充任馆阁之职,

# 三山归路:祝愿范昂回到朝廷充任馆阁之职。三山,本指海上蓬莱、方壶、瀛洲三仙山,自汉代学者以东观为道家蓬莱山,后人遂有以“三山”“三岛”“蓬莱”“瀛洲”等为馆阁之称者,如唐太宗设瀛洲馆以待学士。刘禹锡《鹤叹二首》诗序:“乐天为秘书监,不以鹤随,置之洛阳第……因作《鹤叹》以赠乐天。”诗云:“一院春草长,三山归路迷。”

"明日天香襟袖":沐浴皇恩。

# 天香襟袖:谓范昂将沐浴皇恩。苏轼《和子由除夜元日省宿致斋三首·其二》:“朝回两袖天香满,头上银幡笑阿咸。”天香,指宫中炉烟的香气。

"更持金盏起":我要再次拿起酒杯,

# 金盏:酒杯的美称。一作“银盏”。,持:拿着。

"为君寿":为您祝寿。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感皇恩·滁州寿范倅》是南宋爱国诗人辛弃疾为友人范倅祝寿所作的一首词。上片环境描写为下片祝寿作了充分的铺垫。下片则具体描绘祝寿的场面,并描写了寿者的仪态风神。全词以春日为背景,描绘了美好的春色与宴饮的欢乐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范倅的深切祝福与美好期许。词中“春事到清明,十分花柳”展现了春日园林的生机盎然,而“待与青春斗长久”则体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最后,“更持金盏起,为君寿”点明祝寿主题,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真挚情谊。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将领,豪放派代表词人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历城(今属山东济南)人。一生力主抗金,曾上奏疏《美芹十论》与《九议》纵论世事,但意见不被采纳。辛弃疾兼擅诗文词,而以词的成就为最高,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还与党怀英并称“辛党”。其词题材广阔,善用典故,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他的词作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词风相近。《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有《稼轩长短句》。今人邓广铭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这首词是辛弃疾所作,题为《感皇恩·滁州为范倅寿》此词是辛弃疾在乾道八年(1172)春知滁州任上为范倅(即范昂)祝寿而作。范昂是辛弃疾的副手,两人共事期间合作融洽,辛弃疾借此词表达对范昂的祝福与勉励,同时寄寓了自己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感慨。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感皇恩·滁州寿范倅》是一首词,也是一首祝寿词。这首词介绍了辛弃疾为副职范昂祝寿的情景,描绘了清明时节春意盎然的景象和宴饮的欢乐氛围,体现了词人对友人的真挚祝福与美好期许,营造了一种轻快而又不失诙谐的艺术氛围,表达了辛弃疾对范昂青春永驻、前程似锦的祝愿,同时也隐含了词人对自身境遇的感慨与对国家命运的忧思。

2. 写作手法

拟人:“青春元不老”把“青春”当作人来写,赋予其“不老”的特征,生动形象地表达了青春常驻的美好愿望与独特认知。比喻:“酒如春好”将“酒”比作“春”,突出了酒的美好如同春天一般令人愉悦,使读者对酒的美好有更直观的感受。象征:“竹清松瘦”以“竹”“松”象征友人的高洁品质和清瘦的形象,体现出对友人的赞赏。

3. 分段赏析

词的上片围绕“春”展开,开头两句“春事到清明,十分花柳”点明时令,描绘了清明时节春意盎然的景象,暗含春乐之事繁多。“唤得笙歌劝君酒”一句,写词人召伎设酒,与友人共饮,既为春乐之一,又隐含祝寿之意。“酒如春好,春色年年依旧”进一步赞美春景的美好,同时寓意年年为友人祝寿。“青春元不老,君知否?”则借春色常驻,喻友人青春永驻,充满朝气。下片具体描绘祝寿场面及范昂的仪态风神。“席上看君,竹清松瘦”以“竹清松瘦”比喻范昂高洁的品格与坚毅的气质。“待与青春斗长久”呼应上片的“青春元不老”,祝愿友人与青春同在,奋发向上,永不衰朽。“三山归路,明日天香襟袖”则祝愿友人未来能入朝为官,沐浴皇恩,表达了对友人前程的美好期许。结尾“更持金盏起,为君寿”点明祝寿主题,既照应词题,又以酒为媒,寄托了词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4. 作品点评

这首词在结构上层次分明,运笔如行云流水,匠心独运。词中巧妙化用“三山”典故,既增添了文化底蕴,又显得自然洒脱。全词在写景与叙事之间自由切换,情景交融,既展现了春日景色的生机盎然,又将祝寿之情融入其中,体现了词人高超的艺术手法与广阔的胸襟。词中既有宏观的视野,又有细腻的笔触,将祝贺之意与自然景色紧密结合,既表达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也展现了词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与独特审美。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沈瀛《野庵曲》

下一篇:宋·辛弃疾《卜算子·齿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