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òng
shǔ
rén
zhāng
shī
hòu
diàn
殿
shì
èr
shǒu
èr

朝代:宋作者:苏轼浏览量:3
yún
lóng
shān
xià
shì
chūn
fàng
tíng
qián
sòng
luò
huī
xìng
huā
sān
shí
xīn
láng
jūn
fēi

译文

在云龙山下,友人试穿春衣,准备踏上赴京赶考的旅程,在放鹤亭前,诗人目送夕阳的余晖,为友人送行。三十里杏花盛开,一片红艳,新进士张师厚策马离去,马蹄飞驰,如同飞奔一般。

逐句剖析

"云龙山下试春衣":在云龙山下,友人试穿春衣,准备踏上赴京赶考的旅程,

"放鹤亭前送落晖":在放鹤亭前,诗人目送夕阳的余晖,为友人送行。

"一色杏花三十里":三十里杏花盛开,一片红艳,

# 三:另一版本作红。

"新郎君去马如飞":新进士张师厚策马离去,马蹄飞驰,如同飞奔一般。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送蜀人张师厚赴殿试二首(其二)》为北宋苏轼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收录于《东坡全集》。此诗以送别友人赴考为主题,通过叙事与抒情的结合,前段描绘临别场景,后段寄寓功名期许,运用典故与简练笔法,展现豁达胸襟。历代评其语言质朴而情感真挚,彰显宋诗理趣交融之风。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文坛领袖,豪放派词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神宗时曾任职史馆,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后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又贬谪惠州、儋州。南宋时追谥文忠。苏轼在诗、词、散文、书画等各个领域都富有创造性。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古文和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苏轼还擅长行书、楷书,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是“宋四家”之一;绘画上主张“神似”。代表作品有《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题西林壁》等。著有诗文《东坡七集》、词集《东坡乐府》。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第一句:“云龙山下试春衣”中诗人描绘了送别的地点——云龙山下。云龙山是徐州的名胜之地,山下春意盎然,诗人试穿春衣,准备迎接春天的到来。这一句不仅点明了送别的季节和地点,还通过“试春衣”暗示了诗人对友人的美好祝愿。第二句:“放鹤亭前送落晖”中放鹤亭是云龙山上的著名景点,诗人在此送别友人,目送夕阳的余晖。这一句通过“送落晖”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伤感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不舍。第三句:“一色杏花三十里”中诗人描绘了沿途的美景,三十里杏花盛开,形成一片红色的海洋。这一句通过“一色杏花”展现了徐州春天的壮丽景色,同时也象征着友人前程似锦,一路繁花似锦。第四句:“新郎君去马如飞”中“新郎君”指友人张师厚,诗人用“马如飞”形容友人策马疾驰,充满朝气和希望。这一句不仅描绘了友人离去的场景,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未来功成名就的期待。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郑獬《夜寒》

下一篇:宋·杨冠卿《暮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