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hōng
tiān
màn

朝代:宋作者:曾觌浏览量:2
biāo
yàng
kàn
tiān
wěn
sòng
lún
míng
yuè
cuì
shuǐ
yíng
rén
dào
shì
jiān
qiū
bié
shǒu
yáo
shēng
shí
tóng
xiǎo
àn
cháng
dié
tiān
jīn
qiáo
shàng
yǒu
rén
tōu
xīn
què
dāng
shuí
huàn
yín
qiáo
ā
mán
ér
xiào
chéng
chī
jué
kěn
xìn
qún
xiān
gāo
yàn
chù
xià
shuǐ
jīng
gōng
què
yún
hǎi
chén
qīng
shān
yǐng
mǎn
guì
lěng
chuī
xiāng
xuě
láo
jīn
ōu
qiān
quē

译文

白色的秋风在水面上吹起层层涟漪,碧波荡漾,抬头看那广阔的天空大道、稳稳地送来一轮皎洁的明月。那翠绿的水面如同传说中的瀛洲仙境一般,凡人是无法到达的,这里的秋天和人间的秋天相比,有着截然不同的美妙与清幽。美人用洁白如玉的手吹奏着美玉制成的笙,此时月色、笙声、美人的容颜相互映衬,融为一体,她轻轻地吹奏着《霓裳羽衣曲》的曲调。在天津桥上,有人偷偷地记下了这新创作的曲子。当年是谁幻化出了那座银桥呢,像阿瞒的孩童游戏般,他当时的一笑,竟成了令人痴迷的绝唱。谁会相信,那些群仙举行盛大宴会的地方,竟像是把水晶宫阙从天上移到了人间。云海澄澈,世间一片清平,山河的影子倒映在天上,仿佛被月光照得满满的,月中桂树散发着清冷的气息,仿佛有香雪在飘拂。哪里还用得着像吴刚那样拿着玉斧去砍伐桂树呢,国家像金瓯一样,千秋万代都不会有残缺。

逐句剖析

"素飙漾碧":白色的秋风在水面上吹起层层涟漪,碧波荡漾,

# 素飙:秋风。

"看天衢稳送、":抬头看那广阔的天空大道、

# 天衢:天路。

"一轮明月":稳稳地送来一轮皎洁的明月。

"翠水瀛壶人不到":那翠绿的水面如同传说中的瀛洲仙境一般,凡人是无法到达的,

# 瀛壶:瀛洲壶天,皆道家所谓仙境。

"比似世间秋别":这里的秋天和人间的秋天相比,有着截然不同的美妙与清幽。

"玉手瑶笙":美人用洁白如玉的手吹奏着美玉制成的笙,

"一时同色":此时月色、笙声、美人的容颜相互映衬,融为一体,

"小按霓裳叠":她轻轻地吹奏着《霓裳羽衣曲》的曲调。

"天津桥上":在天津桥上,

# 天津:天河。

"有人偷记新阕":有人偷偷地记下了这新创作的曲子。

# 新阕:新曲。

"当日谁幻银桥":当年是谁幻化出了那座银桥呢,

"阿瞒儿戏":像阿瞒的孩童游戏般,

# 阿瞒:指唐玄宗。

"一笑成痴绝":他当时的一笑,竟成了令人痴迷的绝唱。

"肯信群仙高宴处":谁会相信,那些群仙举行盛大宴会的地方,

"移下水晶宫阙":竟像是把水晶宫阙从天上移到了人间。

# 水晶宫阙:传说中用水晶构作的宫殿。

"云海尘清":云海澄澈,世间一片清平,

"山河影满":山河的影子倒映在天上,仿佛被月光照得满满的,

"桂冷吹香雪":月中桂树散发着清冷的气息,仿佛有香雪在飘拂。

# 桂:指传说中月中桂树。

"何劳玉斧":哪里还用得着像吴刚那样拿着玉斧去砍伐桂树呢,

# 玉斧:工匠所用斤凿的美称。

"金瓯千古无缺":国家像金瓯一样,千秋万代都不会有残缺。

# 金瓯:金盆。喻月亮。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壶中天慢》是宋代词人曾觌创作的一首咏月词。此词上片着重描绘中秋月夜的美妙景致。开篇点明夜空澄澈、明月稳升的开阔景象,“翠水瀛壶”的奇幻想象为画面增添神秘色彩,渲染出超尘绝俗的氛围。接着写美人吹奏笙乐、轻按《霓裳》曲调,更添艺术美感,而“天津桥上,有人偷记新阕”则巧妙地将人间的欣赏与记录融入其中,使意境更具生活气息与真实感。下片由眼前景联想到历史故事,“当日谁幻银桥,阿瞒儿戏,一笑成痴绝”借曹操建铜雀台妄图锁二乔的典故,融入奇幻色彩与调侃意味。“肯信群仙高宴处,移下水晶宫阙”进一步营造出群仙赴宴、人间如仙境的氛围。最后以“云海尘清”描绘清平景象,“桂冷吹香雪”增添诗意与清冷之美,结句“何劳玉斧,金瓯千古无缺”表达对国家疆土完整、长治久安的美好祝愿。全词意境优美奇幻,将自然景色、历史典故与现实情感相结合,既展现了中秋月夜的清幽雅致,又流露出词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词人

曾觌(1109~1180),南宋词人。字纯甫,号海野老农,汴京(今河南开封)人。绍兴三十年为建王(即孝宗)府内知客,孝宗受禅后,以潜邸旧人权知阁门事,与龙大渊朋比为奸、恃宠干政,后出为淮西、浙东总管,乾道中升承宣使等职,用事近二十年,权震中外。其词多应制之作。王世贞《艺苑卮言》云:“南宋如曾觌、张抡辈应制之作,志在铺张,故多雄丽。”因目睹中原凋零,其部分词作语多感慨,有“黍离”之悲。代表作品有《金人捧露盘·庚寅岁春奉使过京师感怀作》《忆秦娥·正飞雪》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素飙漾碧,看天衢稳送、一轮明月”两句描绘出中秋夜空澄澈、明月高悬的开阔之景。“素飙”点明秋风,“漾碧”生动地写出秋风拂过,碧空荡漾的画面感。“天衢”本指天空广阔的道路,这里形象地描绘出天空如大道般宽广,稳稳地托着一轮明月缓缓出现。“看”字引领读者的视线,使读者仿佛与词人一同仰望这澄澈而壮观的夜空,营造出一种宁静、悠远而又宏大的氛围,为全词奠定了清幽、雅致的基调。“翠水瀛壶人不到,比似世间秋别”两句营造出奇幻而独特的意境。“翠水”描绘出水色碧绿、清澈的景象,“瀛壶”指传说中的仙山瀛洲,这里将水与仙山联系起来,暗示此地如同仙境一般。“人不到”强调了其神秘、清幽,远离尘世的喧嚣。“比似世间秋别”则通过与世间普通秋天的对比,突出了此地秋天的独特韵味,仿佛这里的时间和空间都与人间不同,有一种超凡脱俗的美感,进一步渲染出一种空灵、奇幻的氛围。“玉手瑶笙,一时同色,小按霓裳叠”三句刻画了美人与音乐的和谐之美。“玉手”描绘出美人手的洁白细腻,增添了美感。“瑶笙”指用美玉装饰的笙,不仅体现了乐器的精美,也暗示了音乐的高雅。“一时同色”将美人的姿态与笙乐的音色相融合,仿佛二者在色彩和气质上达到了统一。“小按霓裳叠”则具体描写美人轻轻按奏《霓裳羽衣曲》的情景,“小按”一词表现出美人的娴静与优雅,“霓裳叠”则增添了音乐的层次感和丰富度,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那美妙的音乐和动人的画面。“天津桥上,有人偷记新阕”两句将视角从仙境般的场景拉回到人间。“天津桥”是现实中具体的地点,使词作有了现实的依托。“有人偷记新阕”则增添了一份生活的情趣和真实感,暗示着这美妙的音乐和场景被有心人记录下来,仿佛这一瞬间的美好将被永远留存。同时,也暗示了这如仙境般的场景不仅仅是虚幻的想象,还与现实生活有着某种联系,使词作的意境更加丰富和多元。“当日谁幻银桥,阿瞒儿戏,一笑成痴绝”三句引入历史典故,增添了奇幻和调侃的意味。“银桥”在传说中是神仙往来人间的通道,这里用“幻”字赋予其奇幻色彩,仿佛是有人施展法术创造出来的。“阿瞒”指曹操,他曾在铜雀台上有过一些看似儿戏的举动,“一笑成痴绝”则是对曹操当时行为的一种调侃和评价,认为他的行为虽然看似荒诞,但却有一种独特的痴迷和执着。通过这个典故,词人将历史与现实、奇幻与真实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使词作的文化内涵更加深厚。“肯信群仙高宴处,移下水晶宫阙”两句进一步营造出奇幻的氛围。“肯信”带有反问的语气,引发读者的思考。“群仙高宴”描绘出群仙举行盛大宴会的场景,充满了神秘和奇幻的色彩。“移下水晶宫阙”则将仙界的宫殿搬到了人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如梦如幻的世界之中。这两句通过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将现实与仙境相结合,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艺术境界,表达了词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云海尘清,山河影满,桂冷吹香雪”三句描绘出一幅清幽、壮阔的画面。“云海”描绘出云雾缭绕、浩瀚无垠的景象,“尘清”则暗示着世间的纷扰已经消散,社会一片清明。“山河影满”描绘出山河在月光下的倒影,展现出山河的壮丽和完整。“桂冷吹香雪”则通过描写桂花的香气和寒冷的氛围,增添了一份清幽和雅致。“香雪”一词形象地描绘出桂花飘落如同雪花飞舞的情景,使画面更加生动、美丽,同时也表达出一种宁静、悠远的意境。“何劳玉斧,金瓯千古无缺”两句表达了词人对国家太平、疆土完整的美好祝愿。“玉斧”在传说中是用来修整月亮的工具,这里用“何劳”表示不需要。“金瓯”比喻疆土之完固,“千古无缺”则表达了对国家长治久安的美好期盼。这两句以豪迈的气势和坚定的信念,表达了对国家的忠诚和对和平的向往,使词作的主题得到了升华,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强烈的感染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李弥逊《醉花阴》

下一篇:宋·辛弃疾《蝶恋花·何物能令公怒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