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飙漾碧":白色的秋风在水面上吹起层层涟漪,碧波荡漾,
# 素飙:秋风。
"看天衢稳送、":抬头看那广阔的天空大道、
# 天衢:天路。
"一轮明月":稳稳地送来一轮皎洁的明月。
"翠水瀛壶人不到":那翠绿的水面如同传说中的瀛洲仙境一般,凡人是无法到达的,
# 瀛壶:瀛洲壶天,皆道家所谓仙境。
"比似世间秋别":这里的秋天和人间的秋天相比,有着截然不同的美妙与清幽。
"玉手瑶笙":美人用洁白如玉的手吹奏着美玉制成的笙,
"一时同色":此时月色、笙声、美人的容颜相互映衬,融为一体,
"小按霓裳叠":她轻轻地吹奏着《霓裳羽衣曲》的曲调。
"天津桥上":在天津桥上,
# 天津:天河。
"有人偷记新阕":有人偷偷地记下了这新创作的曲子。
# 新阕:新曲。
"当日谁幻银桥":当年是谁幻化出了那座银桥呢,
"阿瞒儿戏":像阿瞒的孩童游戏般,
# 阿瞒:指唐玄宗。
"一笑成痴绝":他当时的一笑,竟成了令人痴迷的绝唱。
"肯信群仙高宴处":谁会相信,那些群仙举行盛大宴会的地方,
"移下水晶宫阙":竟像是把水晶宫阙从天上移到了人间。
# 水晶宫阙:传说中用水晶构作的宫殿。
"云海尘清":云海澄澈,世间一片清平,
"山河影满":山河的影子倒映在天上,仿佛被月光照得满满的,
"桂冷吹香雪":月中桂树散发着清冷的气息,仿佛有香雪在飘拂。
# 桂:指传说中月中桂树。
"何劳玉斧":哪里还用得着像吴刚那样拿着玉斧去砍伐桂树呢,
# 玉斧:工匠所用斤凿的美称。
"金瓯千古无缺":国家像金瓯一样,千秋万代都不会有残缺。
# 金瓯:金盆。喻月亮。
南宋词人
曾觌(1109~1180),南宋词人。字纯甫,号海野老农,汴京(今河南开封)人。绍兴三十年为建王(即孝宗)府内知客,孝宗受禅后,以潜邸旧人权知阁门事,与龙大渊朋比为奸、恃宠干政,后出为淮西、浙东总管,乾道中升承宣使等职,用事近二十年,权震中外。其词多应制之作。王世贞《艺苑卮言》云:“南宋如曾觌、张抡辈应制之作,志在铺张,故多雄丽。”因目睹中原凋零,其部分词作语多感慨,有“黍离”之悲。代表作品有《金人捧露盘·庚寅岁春奉使过京师感怀作》《忆秦娥·正飞雪》等。
1. 分段赏析
“素飙漾碧,看天衢稳送、一轮明月”两句描绘出中秋夜空澄澈、明月高悬的开阔之景。“素飙”点明秋风,“漾碧”生动地写出秋风拂过,碧空荡漾的画面感。“天衢”本指天空广阔的道路,这里形象地描绘出天空如大道般宽广,稳稳地托着一轮明月缓缓出现。“看”字引领读者的视线,使读者仿佛与词人一同仰望这澄澈而壮观的夜空,营造出一种宁静、悠远而又宏大的氛围,为全词奠定了清幽、雅致的基调。“翠水瀛壶人不到,比似世间秋别”两句营造出奇幻而独特的意境。“翠水”描绘出水色碧绿、清澈的景象,“瀛壶”指传说中的仙山瀛洲,这里将水与仙山联系起来,暗示此地如同仙境一般。“人不到”强调了其神秘、清幽,远离尘世的喧嚣。“比似世间秋别”则通过与世间普通秋天的对比,突出了此地秋天的独特韵味,仿佛这里的时间和空间都与人间不同,有一种超凡脱俗的美感,进一步渲染出一种空灵、奇幻的氛围。“玉手瑶笙,一时同色,小按霓裳叠”三句刻画了美人与音乐的和谐之美。“玉手”描绘出美人手的洁白细腻,增添了美感。“瑶笙”指用美玉装饰的笙,不仅体现了乐器的精美,也暗示了音乐的高雅。“一时同色”将美人的姿态与笙乐的音色相融合,仿佛二者在色彩和气质上达到了统一。“小按霓裳叠”则具体描写美人轻轻按奏《霓裳羽衣曲》的情景,“小按”一词表现出美人的娴静与优雅,“霓裳叠”则增添了音乐的层次感和丰富度,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那美妙的音乐和动人的画面。“天津桥上,有人偷记新阕”两句将视角从仙境般的场景拉回到人间。“天津桥”是现实中具体的地点,使词作有了现实的依托。“有人偷记新阕”则增添了一份生活的情趣和真实感,暗示着这美妙的音乐和场景被有心人记录下来,仿佛这一瞬间的美好将被永远留存。同时,也暗示了这如仙境般的场景不仅仅是虚幻的想象,还与现实生活有着某种联系,使词作的意境更加丰富和多元。“当日谁幻银桥,阿瞒儿戏,一笑成痴绝”三句引入历史典故,增添了奇幻和调侃的意味。“银桥”在传说中是神仙往来人间的通道,这里用“幻”字赋予其奇幻色彩,仿佛是有人施展法术创造出来的。“阿瞒”指曹操,他曾在铜雀台上有过一些看似儿戏的举动,“一笑成痴绝”则是对曹操当时行为的一种调侃和评价,认为他的行为虽然看似荒诞,但却有一种独特的痴迷和执着。通过这个典故,词人将历史与现实、奇幻与真实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使词作的文化内涵更加深厚。“肯信群仙高宴处,移下水晶宫阙”两句进一步营造出奇幻的氛围。“肯信”带有反问的语气,引发读者的思考。“群仙高宴”描绘出群仙举行盛大宴会的场景,充满了神秘和奇幻的色彩。“移下水晶宫阙”则将仙界的宫殿搬到了人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如梦如幻的世界之中。这两句通过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将现实与仙境相结合,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艺术境界,表达了词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云海尘清,山河影满,桂冷吹香雪”三句描绘出一幅清幽、壮阔的画面。“云海”描绘出云雾缭绕、浩瀚无垠的景象,“尘清”则暗示着世间的纷扰已经消散,社会一片清明。“山河影满”描绘出山河在月光下的倒影,展现出山河的壮丽和完整。“桂冷吹香雪”则通过描写桂花的香气和寒冷的氛围,增添了一份清幽和雅致。“香雪”一词形象地描绘出桂花飘落如同雪花飞舞的情景,使画面更加生动、美丽,同时也表达出一种宁静、悠远的意境。“何劳玉斧,金瓯千古无缺”两句表达了词人对国家太平、疆土完整的美好祝愿。“玉斧”在传说中是用来修整月亮的工具,这里用“何劳”表示不需要。“金瓯”比喻疆土之完固,“千古无缺”则表达了对国家长治久安的美好期盼。这两句以豪迈的气势和坚定的信念,表达了对国家的忠诚和对和平的向往,使词作的主题得到了升华,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强烈的感染力。
上一篇:宋·李弥逊《醉花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