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波媚靥":她眼波娇柔,面容美好,
# 靥:女子脸上的酒窝。,娇波:指眼睛。
"樽前席上":在宴席之上,
# 樽:一作尊。
"只是寻常梳裹":只是寻常的梳妆打扮。
"温柔伶俐总天然":那份温柔聪慧全是天生的,
"没半掏、":没有半分刻意做作、
# 半掏:半点儿。
"教人看破":让人一眼就能看穿她的本真。
"从来可恁":从来没这样过,
# 恁:这样。
"痴迷著相":这般痴迷执着,
"百计消除不过":想尽办法要放下,却终究做不到。
"烟花不是不曾经":风月场中的情事不是没经历过,
# 烟花:指妓女。
"放不下、":可偏偏就是放不下、
"唯他一个":她这一个。
南宋词人
曾觌(1109~1180),南宋词人。字纯甫,号海野老农,汴京(今河南开封)人。绍兴三十年为建王(即孝宗)府内知客,孝宗受禅后,以潜邸旧人权知阁门事,与龙大渊朋比为奸、恃宠干政,后出为淮西、浙东总管,乾道中升承宣使等职,用事近二十年,权震中外。其词多应制之作。王世贞《艺苑卮言》云:“南宋如曾觌、张抡辈应制之作,志在铺张,故多雄丽。”因目睹中原凋零,其部分词作语多感慨,有“黍离”之悲。代表作品有《金人捧露盘·庚寅岁春奉使过京师感怀作》《忆秦娥·正飞雪》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爱情词。整首词通过对女子形象的刻画和自身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词人对这位女子对心上人无法割舍的痴迷与深情。
2. 写作手法
直抒胸臆:“烟花不是不曾经,放不下、唯他一个”直抒胸臆,词人坦诚自己并非没有经历过风花雪月之事,但唯独对这位女子难以割舍。这种直接的表白,将女子在词人心中独一无二的地位清晰地展现出来,凸显了词人对她感情的专一和深厚。夸张:“百计消除不过”运用夸张的手法,极言词人想要消除对女子痴迷之情的艰难程度。“百计”表示用尽各种办法,然而即便如此,这份痴迷之情依旧无法消除,凸显出他对女子的感情之深、之执着,使读者能深切感受到词人内心对这份感情的无奈与无力。
3. 分段赏析
上阕“娇波媚靥,尊前席上,只是寻常梳裹。温柔伶俐总天然,没半掏、教人看破”:以宴饮场景为背景刻画女子形象。“娇波媚靥”直接描摹其眼神的娇柔与面容的美好,“尊前席上”点明场合,而“只是寻常梳裹”则以“寻常”二字反衬其魅力——即便未加刻意修饰,那份“温柔伶俐”也出于天然,毫无矫饰到“没半掏、教人看破”的地步。寥寥数笔,既写出女子在席间的鲜活情态,又暗含作者对其不加雕琢之美的欣赏,语淡而意浓。下阕“从来可恁,痴迷著相,百计消除不过。烟花不是不曾经,放不下、唯他一个”:转写自身情感的执着。“从来可恁”直抒胸臆,点出自己对这份情感的痴迷程度,“百计消除不过”更显深陷其中、难以挣脱的状态;后两句“烟花不是不曾经,放不下、唯他一个”以对比强化情感浓度——即便经历过其他风月情事,唯独对她始终无法割舍。结尾直白有力,将前文对女子的欣赏收束为个人无法释怀的执念,于通俗中见深情,道尽“偏爱”与“执着”的复杂心绪。
下一篇:宋·赵彦端《鹧鸪天·萧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