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池馆晴还雨":清明时节,池苑馆舍时而放晴,时而下雨,
"绿涨溶溶":池水碧绿,水波荡漾,满满涨起。
"花里游蜂":花丛里,蜜蜂往来穿梭。
"宿粉栖香锦绣中":在这如锦似绣的繁花间,沾满花粉,留驻香气。
"玉箫声断人何处":玉箫的乐声已断,吹箫的人不知去了哪里,
"依旧春风":春风却依旧如往昔般轻轻吹拂。
"万点愁红":千万片带着愁意的红花,
"乱逐烟波总向东":纷乱地追逐着烟波,一同向东流去。
南宋词人
曾觌(1109~1180),南宋词人。字纯甫,号海野老农,汴京(今河南开封)人。绍兴三十年为建王(即孝宗)府内知客,孝宗受禅后,以潜邸旧人权知阁门事,与龙大渊朋比为奸、恃宠干政,后出为淮西、浙东总管,乾道中升承宣使等职,用事近二十年,权震中外。其词多应制之作。王世贞《艺苑卮言》云:“南宋如曾觌、张抡辈应制之作,志在铺张,故多雄丽。”因目睹中原凋零,其部分词作语多感慨,有“黍离”之悲。代表作品有《金人捧露盘·庚寅岁春奉使过京师感怀作》《忆秦娥·正飞雪》等。
1. 分段赏析
上阕:“清明池馆晴还雨,绿涨溶溶”,开篇点明时令气候为清明,池馆天气忽晴忽雨,营造出一种朦胧多变的氛围。“绿涨溶溶”生动描绘出池水因雨水滋润而满溢、水波荡漾的景象,展现出自然的生机与活力。“花里游蜂。宿粉栖香锦绣中”,进一步描写花丛中蜜蜂忙碌穿梭的情景,蜜蜂在繁花似锦的环境中采集花粉、沾染花香,这两句从不同角度展现了清明时节大自然的蓬勃生机与美好,通过对景物的细腻刻画,为下阕抒情做铺垫,形成乐景与哀情的反差。下阕:“玉箫声断人何处,依旧春风”,笔锋陡然一转,“玉箫声断”暗示曾经的美好情境不再,引发对人的思念与探寻,“人何处”直接发出疑问,表达出词人的怅惘与迷茫。而“依旧春风”则以春风依旧吹拂,反衬人事的变迁,物是人非之感油然而生。“万点愁红。乱逐烟波总向东”,运用拟人手法,将落花比作带着愁绪的个体,“万点愁红”表明落花之多、愁绪之浓,它们纷乱地追逐着烟波向东流去,既写出了落花飘零的自然景象,又象征着词人内心的愁绪如落花般随波逐流、无法排遣,将词人的孤寂、相思与对往昔人事的怀念之情推向顶点,借景抒情,含蓄而深沉地抒发了内心的复杂情感。
上一篇:宋·王翥《忆舍弟》
下一篇:宋·周紫芝《感皇恩·残月挂征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