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深水风阔":荷花生长的水域幽深,水面上的风宽阔地吹拂着,
# 阔:一作“阁”。
"雨过清香发":雨后,荷花清新的香气飘散出来。
"暮角起城头":傍晚时分,号角的声音自城头吹起,此刻天色已晚,
# 暮角:傍晚的画角声。角,军中吹器。
"归桡带明月":当坐着船回去时,月亮的光正照在船上,仿佛归舟带着明月。
# 归桡:犹言归舟。桡,划船的桨,代舟。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
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天圣进士,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主张文章“明道”“致用”,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与曾巩并称“欧曾”。其诗颇受李白、韩愈影响,重气势而能流畅自然,与梅尧臣并称“欧梅”。其词婉丽,与晏殊并称“晏欧”。又与韩愈、柳宗元、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独撰《新五代史》,编有《集古录》,著有《六一诗话》。有《欧阳文忠公文集》传世,代表作品有《醉翁亭记》《秋声赋》《朋党论》等。
1.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通过描绘荷花、水风、雨后清香、暮角、明月等景色,营造出宁静清幽氛围,自然流露对百花洲的喜爱及悠然心情。动静结合:前两句呈现静态画面,展现雨后宁静;后两句以暮角声和归舟的动态,增添灵动之感。
2. 分段赏析
《和圣俞百花洲二首(其二)》的前两句“荷深水风阔,雨过清香发”:描绘了百花洲荷花茂密,水域开阔,雨后荷花清香散发的画面。荷叶层层叠叠,水面宽阔,显示出环境的清幽。雨后的清新空气与荷花的芬芳交融,令人心旷神怡,体现诗人对美景的赞美。后两句“暮角起城头,归桡带明月”:傍晚城头响起号角声,诗人乘船在明月映照下归来。暮角声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和时间感,明月则营造出宁静美好的氛围,展现诗人闲适的夜游体验。
上一篇:宋·王禹偁《芍药诗(其二)》
下一篇:宋·郑刚中《夜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