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骨霜髯心已灰":体格清瘦胡须白,早已没有了当年的雄心壮志,
# 鹤骨霜髯:形容体格清瘦,胡须洁白。
"青松合抱手亲栽":当年栽下的松树,如今已经十分粗大了。
# 合抱:形容松树粗大。
"问翁大庾岭头住":问老翁您一直在这大庚岭上居住,
# 大庾岭:亦称庾岭、台岭、梅岭、东峤山,中国南部山脉,“五岭”之一,位江西与广东两省边境,为南岭的组成部分。
"曾见南迁几个回":曾经见过几个被贬的人回来呢?
# 南迁:代指被流放岭南的官员。
北宋文坛领袖,豪放派词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神宗时曾任职史馆,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后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又贬谪惠州、儋州。南宋时追谥文忠。苏轼在诗、词、散文、书画等各个领域都富有创造性。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古文和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苏轼还擅长行书、楷书,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是“宋四家”之一;绘画上主张“神似”。代表作品有《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题西林壁》等。著有诗文《东坡七集》、词集《东坡乐府》。
1.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虽然诗中没有直接对自然景色进行大量描写,但“岭上”这一环境设定为全诗营造了一种空旷、寂寥的氛围。老人居住在岭上,周围是广袤的天地,这种环境暗示了老人的孤独与凄凉,诗人借这样的环境抒发了对老人的同情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感慨,情景交融,含蓄而深沉。设问:“问翁大庾岭头住,曾见南迁几个回”运用了设问的手法。诗人通过询问老人在大庾岭头居住期间,见过几个南迁的人回来,引发读者的思考,强调了南迁之人命运的悲惨和归乡的艰难,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人生无常、命运多舛的感慨,使诗歌的情感更加深沉,富有感染力。
# 须溪评云:“不知是去时?是归时?”按子由和诗,知是归时作。
清查慎行
上一篇:宋·蒲寿宬《西岩》
下一篇:宋·苏轼《送张嘉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