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骝行且嘶":枣红色的骏马一边奔驰一边鸣叫着,
# 嘶:鸣叫。,紫骝:暗红色的马。
"双翻碧玉蹄":它那碧玉般的蹄子上下翻飞。
# 双翻碧玉蹄:此句来自沈佺期的诗“四蹄碧玉片”。
"临流不肯渡":来到河边它不肯渡水,
"似惜锦障泥":好像在怜惜身上披着的锦缎障泥。
# 障泥:披在马鞍旁以挡溅起的尘泥的马具。
"白雪关山远":与吐蕃接壤的白雪戍是那么的遥远,
# 远:遥远。,山:一作城。
"黄云海戍迷":黄云海戍迷离不见。
# 戍:一作树。
"挥鞭万里去":挥动马鞭奔赴万里之外,
"安得念春闺":怎能贪恋家室的温馨呢。
# 念:又作“恋”。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边塞怀人诗。诗中先描绘了紫骝马行走嘶鸣、临流不肯渡的姿态,展现马的矫健与娇贵。接着通过“白雪关山远,黄云海戍迷”勾勒出边塞的辽阔与迷蒙之景。借马和景引出征人形象,刻画了征人虽“挥鞭万里去”,却难以抑制对“春闺”中妻子的思念之情,表达了夫妻间的深情,以及征人在边塞的复杂心境。
2. 写作手法
烘托:以“白雪关山远,黄云海戍迷”描绘出边塞环境的遥远、迷蒙与恶劣,烘托出征人戍边的艰辛,以及其对家乡和春闺中妻子的思念之情。起兴:开篇先描写紫骝马的行动和姿态,如“紫骝行且嘶,双翻碧玉蹄”,通过对马的刻画引出后文征人的形象与情感,为抒发征人情感做铺垫。
3. 分段赏析
“紫骝行且嘶,双翻碧玉蹄”:“行且嘶”生动地写出紫骝马边前行边嘶鸣的动态,“双翻碧玉蹄”则细腻描绘马蹄翻动的姿态,用词精准,展现出马的矫健灵动,也为后文借马抒情做铺垫。“临流不肯渡,似惜锦障泥”:通过对马临流时不肯渡河这一细节的描写,运用拟人手法,赋予马“惜”的情感,既表现出马的娇贵,又侧面烘托出征人面对前路的迟疑和内心的不舍。“白雪关山远,黄云海戍迷”:“白雪”“黄云”从色彩上勾勒出边塞景色的苍茫,“远”“迷”突出关山的遥远和海戍的迷蒙,营造出空旷辽远又略带迷茫的氛围,衬托出征人内心的空虚和对家乡的思念。“挥鞭万里去,安得念春闺”:“挥鞭万里”描绘出征人奔赴远方的情景,看似说无暇思念春闺,实则更强烈地表达出对妻子难以割舍的牵挂,运用倒卷笔法,使诗歌在结构上有起伏变化,增强了情感的张力。
上一篇:唐·皎然《饮茶歌诮崔石使君》
下一篇:唐·张祜《杂曲歌辞·杨柳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