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měng
xíng

朝代:唐作者:李白浏览量:1
zhāo
zuò
měng
xíng
zuò
měng
yín
cháng
duàn
fēi
guān
lǒng
tóu
shuǐ
lèi
xià
wèi
yōng
mén
qín
jīng
bīn
fēn
liǎng
dào
zhàn
jīng
shān
qīng
dǎo
qín
rén
bàn
zuò
yān
qiú
fān
xián
luò
yáng
cǎo
shū
shī
guān
xià
bīng
zhāo
xiáng
pàn
yōu
chéng
áo
wèi
zhǎn
hǎi
shuǐ
dòng
lóng
bēn
zǒu
ān
níng
chǔ
hàn
shí
fān
dìng
zhǐ
zhāo
guò
làng
shā
huái
yīn
shì
zhāng
liáng
wèi
hán
xìn
pín
liú
xiàng
cún
wáng
zài
liǎng
chén
zàn
dào
xià
shòu
bīng
lüè
lái
tóu
piǎo
zuò
zhǔ
rén
xián
zhé
jīn
shí
qīng
yún
shì
yǒu
gǎn
fàn
lóng
lín
cuàn
shēn
nán
guó
chén
bǎo
shū
cháng
jiàn
guà
gāo
jīn
ān
jùn
sàn
rén
zuó
fāng
wéi
xuān
chéng
chè
líng
jiāo
tōng
èr
qiān
shí
yǒu
shí
liù
kuài
zhuàng
xīn
rào
chuáng
sān
zhì
chǔ
rén
měi
dào
zhāng
xīn
cáng
fēng
yún
shì
zhī
sān
bāng
duō
pàn
hǎi
xióng
xiá
jiē
xiāng
tuī
xiāo
cáo
céng
zuò
pèi
zhōng
pān
lóng
fèng
dāng
yǒu
shí
yáng
jiǔ
lóu
sān
yuè
chūn
yáng
huā
chóu
shā
rén
rén
绿
yǎn
chuī
bái
zhù
fēi
liáng
chén
zhàng
xiāng
jiàn
qiě
wéi
chuí
niú
zhuā
huì
zhòng
bīn
cóng
diào
dōng
hǎi
xiào
qíng
xiāng
qīn

译文

早上吟《猛虎行》,晚上也吟《猛虎行》。我之所以潸然泪下与听《陇头歌》的别离之辞无关,也并非是因为听了雍门子周悲切的琴声。河南河北战旗如云,咚咚的战鼓声震得山动地摇。秦地的百姓半为燕地的胡人所虏,胡人的战马已在洛阳吃草。抗敌的官兵败退守至渔关之下,将帅被诛,实是大大的失策,幽蓟之地的城池朝降夕叛。安禄山这只翻江倒海的巨鳌未除,朝野上下君臣百姓奔走不暇,不得安静。这就好像楚汉相争时的情况一样,双方翻来覆去,胜负不见分晓。我早上到过博浪沙,晚上进入淮阴市。那时张良未遇,韩信穷苦潦倒。刘邦与项羽的存亡命运,取决于张良和韩信这两位臣子。张良在下邳受了黄石公的兵书,韩信还在淮南依靠漂母的接济为生。自古以来贤哲之士都栖栖惶惶,不得其所,而如今也是如此,将青云之士却弃而不用。我胸有灭胡之策,但不敢触怒皇帝,只好逃奔南国以避战乱。却敌的宝书和玉剑,只好束之高阁、挂在壁间,杀敌的金鞍宝马也只好送给了朋友。昨日还在宣城作客,曾与俸禄二千石的高官显贵交往联络。心中的郁愤无从发泄,只好玩玩赌博游戏,绕床三匝,大呼一掷,以快壮心。楚人都说张旭是位奇士,胸怀韬略而世人不晓。三吴的官长都对他特别垂青,四海的英侠们都争相追随。萧何和曹参也作过沛中的小吏,他们后来都有了风云际遇的讥会。阳春三月,在溧阳酒楼相会,楼前的杨花茫茫,使人调怅。楼上酒筵上有绿眼的胡儿在吹玉笛,有瓯女唱着吴歌《白纻》,余音绕梁。大丈夫相见应杯酒为乐,宰牛擂鼓大会众宾。我从此就要去东海垂钓,钓得大鱼即寄与诸位知己,与好友共享知交之情。

逐句剖析

"朝作猛虎行":早上吟《猛虎行》,

# 朝作猛虎行:“朝作”二句:宋本注云:作“行亦猛虎吟,坐亦猛虎吟”。猛虎行:乐府旧题。猛虎,多喻恶人,此喻安禄山叛军。

"暮作猛虎吟":晚上也吟《猛虎行》。

"肠断非关陇头水":我之所以潸然泪下与听《陇头歌》的别离之辞无关,

# 陇头水:古乐府别离之曲《陇头歌辞》云:“陇头流水,鸣声呜咽。遥望秦川,心肝断绝。”

"泪下不为雍门琴":也并非是因为听了雍门子周悲切的琴声。

# 雍门琴:战国时鼓琴名家雍门子周所鼓之琴。

"旌旗缤纷两河道":河南河北战旗如云,

# 两河道:谓唐之河北道和河南道,即现在的河南省、山东省、河北省和辽宁省部分地区。此二道于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已先后被安禄山叛军所攻陷。,旌旗:一作旌旌。

"战鼓惊山欲倾倒":咚咚的战鼓声震得山动地摇。

# 倾:集作颠。

"秦人半作燕地囚":秦地的百姓半为燕地的胡人所虏,

# 秦人:秦人指秦地(今陕西一带)的官军和百姓。

"胡马翻衔洛阳草":胡人的战马已在洛阳吃草。

"一输一失关下兵":抗敌的官兵败退守至渔关之下,将帅被诛,实是大大的失策,

"朝降夕叛幽蓟城":幽蓟之地的城池朝降夕叛。

# 幽蓟:幽州和蓟州。在今北京市和河北一带。

"巨鳌未斩海水动":安禄山这只翻江倒海的巨鳌未除,

# 巨鳌:此指安禄山。

"鱼龙奔走安得宁":朝野上下君臣百姓奔走不暇,不得安静。

"颇似楚汉时":这就好像楚汉相争时的情况一样,

"翻覆无定止":双方翻来覆去,胜负不见分晓。

"朝过博浪沙":我早上到过博浪沙,

# 博浪沙:在今河南省原阳县东南。

"暮入淮阴市":晚上进入淮阴市。

"张良未遇韩信贫":那时张良未遇,韩信穷苦潦倒。

"刘项存亡在两臣":刘邦与项羽的存亡命运,取决于张良和韩信这两位臣子。

"暂到下邳受兵略":张良在下邳受了黄石公的兵书,

"来投漂母作主人":韩信还在淮南依靠漂母的接济为生。

# 漂母:漂洗衣絮的老妇人。此用《史记》韩信典故。

"贤哲栖栖古如此":自古以来贤哲之士都栖栖惶惶,不得其所,

# 栖栖:急迫不安貌。

"今时亦弃青云士":而如今也是如此,将青云之士却弃而不用。

"有策不敢犯龙鳞":我胸有灭胡之策,但不敢触怒皇帝,

"窜身南国避胡尘":只好逃奔南国以避战乱。

# 胡尘:指安史之乱战尘。

"宝书长剑挂高阁":却敌的宝书和玉剑,只好束之高阁、挂在壁间,

# 长:一作玉。

"金鞍骏马散故人":杀敌的金鞍宝马也只好送给了朋友。

"昨日方为宣城客":昨日还在宣城作客,

"掣铃交通二千石":曾与俸禄二千石的高官显贵交往联络。

# 二千石:指太守、刺史类的官员。汉代郡守俸禄为二千石,故以二千石称郡守。

"有时六博快壮心":心中的郁愤无从发泄,只好玩玩赌博游戏,

# 壮:一作寸。,六博:古代的一种博戏。共有十二棋,六黑六白。

"绕床三匝呼一掷":绕床三匝,大呼一掷,以快壮心。

"楚人每道张旭奇":楚人都说张旭是位奇士,

"心藏风云世莫知":胸怀韬略而世人不晓。

"三吴邦伯多顾盼":三吴的官长都对他特别垂青,

# 多:一作皆。

"四海雄侠皆相推":四海的英侠们都争相追随。

# 皆相推:一作两追随。宋本注云:一作“皆相推”。胡本作“皆追随”。

"萧曹曾作沛中吏":萧何和曹参也作过沛中的小吏,

"攀龙附凤当有时":他们后来都有了风云际遇的讥会。

# 攀龙附凤:此指君巨际遇。

"溧阳酒楼三月春":阳春三月,在溧阳酒楼相会,

# 溧阳:即今江苏省溧阳市。

"杨花漠漠愁杀人":楼前的杨花茫茫,使人调怅。

# 漠漠:一作茫茫。

"胡人绿眼吹玉笛":楼上酒筵上有绿眼的胡儿在吹玉笛,

# 人:集作雏。

"吴歌白纻飞梁尘":有瓯女唱着吴歌《白纻》,余音绕梁。

# 白纻:即《白纻歌》,乐府曲名。为吴地歌舞曲。

"丈夫相见且为乐":大丈夫相见应杯酒为乐,

# 相见:一作到处

"槌牛挝鼓会众宾":宰牛擂鼓大会众宾。

# 槌牛:此处槌牛谓宰牛。

"我从此去钓东海":我从此就要去东海垂钓,

"得鱼笑寄情相亲":钓得大鱼即寄与诸位知己,与好友共享知交之情。

# 情相亲:谓知己。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猛虎行》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七言乐府诗,全诗情感激昂,结构严谨,分三段展开:首段十二句,以安禄山攻占洛阳、劫掠中原的暴行为背景,抒发了诗人目睹山河破碎、生灵涂炭时的忧心如焚;中段十八句,借张良、韩信未遇明主的典故,倾吐诗人身处乱世、怀才不遇的悲愤,以及无奈南逃的感慨;末段十四句,先赞张旭之才情品格,再绘溧阳酒楼与众人饮宴之景,终以“欲钓鳌东海”的豪言壮志,彰显诗人矢志报国、壮志未酬的情怀。全诗语言雄浑,意境深远,具有现实意义与艺术感染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李白在《猛虎行》中以乐府古题抒发了安史之乱后的遭遇与感慨。唐玄宗天宝十五载(756年)春,李白为避战乱离开宣城,南赴剡中途中在溧阳遇见大书法家张旭,遂作此诗相赠。诗中既描绘了安史之乱对中原的破坏与人民的苦难,又借张良、韩信的故事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无奈,最后通过盛赞张旭的才华与人格,抒发了自己胸怀壮志、伺机报国的雄心。此诗是李白与张旭宴别时所作,展现了乱世中文人的忧国之情与豪迈抱负。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乐府诗,也是一首感怀诗。描绘了安禄山攻占洛阳劫掠中原致使河山破碎、生灵涂炭的暴行,体现了诗人忧心如焚的情感;借张良、韩信的故事,表达诗人怀才不遇、无奈逃难的感慨;还展现了诗人赞张旭、与宾客宴饮的场景,抒发了诗人壮志未已、伺机报国立功的思想。

2. 写作手法

自然环境描写:“旌旗缤纷两河道,战鼓惊山欲倾倒”这句诗描绘了安禄山叛乱时两河道战火纷飞的景象。“旌旗”指战场上飘扬的旗帜,象征着军队的存在和战争的激烈;“战鼓”是古代战争中用于鼓舞士气和指挥作战的鼓声,象征着战争的紧张与激烈;展现了安禄山叛乱时两河道战火纷飞的混乱景象,渲染了紧张、动荡的氛围。引用:“陇头流水,鸣声幽咽,遥望秦川,心肝断绝”诗句中“陇头流水”源自古乐府《陇头歌辞》,原为描写征人思乡之痛。而“张良、韩信”等历史人物的故事,则暗示了诗人对功业未成、命运无常的感慨。例如,韩信功高震主却惨遭诛杀,张良隐退避祸,均体现乱世中个体的悲剧性命运。诗人通过引用典故,将个人情感与历史兴亡交织,深化了诗歌的厚重感与哲理性。

3. 分段赏析

“朝作猛虎行,暮作猛虎吟”这两句以“猛虎”喻指安禄山叛军,用“朝”“暮”的对比和“行”“吟”的重复,形成回环往复的节奏,暗示战乱持续不断、危机四伏。首句“猛虎行”化用乐府旧题,既点明诗题,又赋予叛军残暴如虎的意象,生动渲染了安史之乱对中原的威胁。后句“猛虎吟”进一步强化危机感,暗含诗人对国家动荡的深切忧虑。“肠断非关陇头水,泪下不为雍门琴”此联以否定句开篇,化用古乐府《陇头歌》和战国琴师雍门子周的故事,却反其意而用之。诗人强调自己的“肠断泪下”并非因思乡或个人的哀伤,而是为国家的危亡与百姓的苦难。通过对比传统典故,诗人将情感从个人升华至家国,凸显了忧国忧民的情怀,语言深沉而富有张力。“旌旗缤纷两河道,战鼓惊山欲倾倒”这两句以视觉与听觉结合,描绘叛军攻占洛阳后两河(河北、河南)战旗纷乱、战鼓震天的场景。“惊山欲倾倒”运用夸张手法,将战鼓声的威势与山河的动荡融为一体,既展现叛军气焰之嚣张,又暗喻大唐社稷的摇摇欲坠。画面宏大,具有极强的冲击力。“秦人半作燕地囚,胡马翻衔洛阳草”此联通过“秦人”(关中百姓)与“胡马”(安禄山叛军)的对比,揭露战争对百姓的摧残。“半作燕地囚”以借代手法暗指百姓被掳掠的惨状,“胡马衔草”则象征胡人对中原的践踏。语言凝练,意象悲怆,深刻反映了战乱中人民的苦难。“一输一失关下兵,朝降夕叛幽蓟城”这两句以对仗和矛盾修辞,直指朝廷的决策失误与河北诸郡的反复失守。“一输一失”概括高仙芝兵败被斩的悲剧,“朝降夕叛”则揭露地方势力的摇摆不定。诗人以冷静的笔触批判时局,既暗含对统治者昏庸的讽刺,又透露出对战争反复的无奈。“巨鳌未斩海水动,鱼龙奔走安得宁”此处以“巨鳌”象征安史叛军,“鱼龙”喻指天下百姓。“海水动”暗示叛军掀起的战乱浪潮,“鱼龙奔走”则形象化地表现百姓流离失所的惨状。诗人通过神话意象,将现实的动荡升华为对天地翻覆的隐喻,语言奇崛,情感悲愤。“颇似楚汉时,翻覆无定止”此联以历史典故类比当下局势。“楚汉时”借楚汉相争的拉锯战,喻指安史之乱中唐军与叛军的反复争夺;“翻覆无定止”则直陈时局的混乱与不可预测。诗人以史为鉴,既感慨现实的动荡,又暗含对历史循环的无奈。“朝过博浪沙,暮入淮阴市”这两句化用张良、韩信未遇明主前的经历,以“朝”“暮”的时空压缩,暗示诗人如古代贤才般流离辗转。“博浪沙”与“淮阴市”既是历史地标,也是贤士困顿的象征。诗人借此自况,抒发了怀才不遇、漂泊无依的愤懑。“张良未遇韩信贫,刘项存亡在两臣”此联借张良、韩信辅佐刘邦灭项羽的史实,强调贤才对国家存亡的关键作用。“未遇”“贫”突出贤士的困顿境遇,“存亡在两臣”则暗讽唐廷未能重用人才。诗人以古喻今,既表达对自身命运的感慨,又隐含对朝廷的尖锐批判。“暂到下邳受兵略,来投漂母作主人”此处用张良遇黄石公、韩信受漂母饭食的典故,表现贤士在困顿中等待机遇的坚韧。“暂”与“投”字暗含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但“漂母作主人”也流露出现实的无奈。语言含蓄,情感复杂。“贤哲栖栖古如此,今时亦弃青云士”此联通过古今对比,直指当权者的昏庸。“栖栖”形容贤士的奔波困顿,“弃青云士”则痛斥朝廷对有才之士的冷落。诗人以激愤之语控诉现实,既呼应前文的怀才不遇,又深化了对时代悲剧的批判。“有策不敢犯龙鳞,窜身南国避胡尘”这两句以“龙鳞”喻皇帝权威,直言对统治者喜怒无常的畏惧;“窜身南国”则刻画诗人避乱南逃的狼狈。语言直白,情感激烈,既揭露了朝廷的专制,又展现了乱世中士人的生存困境。“宝书长剑挂高阁,金鞍骏马散故人”此联以“宝书”“长剑”“金鞍”等意象的并置,象征诗人壮志难酬的无奈。“挂高阁”“散故人”暗指理想与现实的割裂,豪迈的兵器与华贵的马匹沦为无用之物,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失落与愤懑。“昨日方为宣城客,掣铃交通二千石”这两句以叙事笔法回顾诗人曾经的显达生活。“掣铃交通”指与高官显贵的交往,“二千石”代指太守,凸显诗人昔日的地位。但“昨日”与下文的“今日”形成对比,暗示命运的无常与现实的落差。“有时六博快壮心,绕床三匝呼一掷”此处通过动作描写,表现诗人借赌博宣泄豪情。“六博”是古代棋戏,“绕床三匝”的夸张动作与“呼一掷”的呐喊,将诗人壮志难伸的苦闷与不甘转化为豪迈之举。语言激昂,情感外露。“楚人每道张旭奇,心藏风云世莫知”此联以侧面描写赞颂张旭的才华。“心藏风云”用比喻形容其胸襟抱负,“世莫知”则暗含对世俗不识贤才的讽刺。诗人借友人之名,寄托对自身价值的肯定。“三吴邦伯多顾盼,四海雄侠皆相推”这两句以对仗和烘托手法,凸显张旭的声望。“三吴邦伯”指地方长官,“四海雄侠”代指豪杰之士,“顾盼”“相推”展现其受人敬重的地位。语言雄健,暗含诗人对张旭际遇的羡慕与自期。“萧曹曾作沛中吏,攀龙附凤当有时”此处用萧何、曹参的典故,以古喻今,预言张旭终将得遇明主。“攀龙附凤”双关,既指张旭的才华终会被朝廷重用,也暗含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期待。语言含蓄,情感复杂。“溧阳酒楼三月春,杨花漠漠愁杀人”此联以景衬情,点明宴别的时间与地点。“杨花漠漠”既是暮春实景,又象征离别的纷乱愁绪;“愁杀人”直抒胸臆,将自然景象与主观情感融为一体,语言凄婉,意境苍茫。“胡人绿眼吹玉笛,吴歌白纻飞梁尘”这两句以细节描写宴饮场景。“胡人绿眼”与“吴歌白纻”的并置,展现多元文化的交融;“吹玉笛”“飞梁尘”以夸张手法形容乐声的高亢,暗含诗人强作欢颜的悲凉。画面生动,对比鲜明。“丈夫相见且为乐,槌牛挝鼓会众宾”此处以动作描写表现豪情。“槌牛挝鼓”的狂放举止与“会众宾”的热闹场面,看似写宴饮之乐,实则反衬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语言豪迈,情感深沉。“我从此去钓东海,得鱼笑寄情相亲”尾联以象征手法收束全诗。“钓东海”化用任公子钓鳌的典故,喻指诗人胸怀安邦定国之志;“得鱼笑寄”则暗含对未来的期许与豁达。语言浪漫,在悲愤中透出豪情,收束有力,余韵悠长。

4. 作品点评

此诗突破古乐府传统束缚,创新歌行体,句式灵活多变,结构匠心独运,堪称唐诗精品。全诗虽似信笔挥洒、自然天成,实则“既雕既琢,复归于朴”,艺术技巧高超。其结构严谨,首尾呼应,脉络清晰,气势磅礴而浑然无迹,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与卓越的艺术创造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太滥漫,疑非白诗,然声情却似。

宋严羽《李太白诗集》

# 《猛虎行》,可以勖立节之士矣。

宋杨遂《李太白故宅记》

# 至萧氏訾此诗非太白之作,以为用事无伦理,徒尔肆为狂诞之间;首尾不相照,脉络不相贯,语意斐率,悲欢失据:必是他人诗窜入集中者……今细阅之,所谓“无伦理”“肆狂诞”者,必是“楚汉翻覆”“刘项存亡”等字,疑其有高视禄山之意,而不知正是伤时之不能收揽英雄,遂使竖子得以猖狂耳。何为以数字之辞,而害一章之意耶?至其悲也以时遇之艰,其欢也以得朋之庆,两意本不相碍。首尾一贯,脉络分明,浩气神行,浑然无迹,乃七古之佳者。有识之士,自能别之。不知萧氏何以云云耶?

清王琦《李太白全集》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杜甫《徒步归行》

下一篇:唐·韦庄《菩萨蛮·劝君今夜须沈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