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出三峡":游人走出三峡,
# 三峡:长江上的翟塘峡、巫峡、西陵峡。
"楚地尽平川":来到楚地就看到一片平川。
# 楚地:江陵在战国时为楚国郢都,故曰楚地。
"北客随南贾":北方的客商跟着南方的商人同行,
"吴樯间蜀船":吴地的船只与蜀地的船只相间而行。
# 间:杂。,吴樯:代指吴船。吴,今淮酒以南至浙江一带称吴地。
"江侵平野断":江水冲断了平坦的原野,
"风卷白沙旋":大风卷起白沙旋转。
"欲问兴亡意":想要询问历史兴亡的意义,
"重城自古坚":那重重的城墙自古以来就很坚固。
"南方旧战国":南方从前是战国的属地,
# 旧战国:指楚国。
"惨澹意犹存":那种惨淡的意味还留存着。
"慷慨因刘表":因刘表而感到慷慨,
# 刘表:字景升,汉末名士,曾为荆州刺史,割据称雄传至儿子刘琮,为曹操所灭。
"凄凉为屈原":为屈原而觉得凄凉。
"废城犹带井":废弃的城池还留有井,
"古姓聚成村":古老姓氏的人聚居成村。
"亦解观形胜":也懂得观察地势的险要,
"升平不敢论":只是在太平盛世不敢妄加评论。
"楚地阔无边":楚地广阔无边,
"苍茫万顷连":苍茫的田野与万顷江水相连。
"耕牛未尝汗":耕牛不曾出汗,
"投种去如捐":播种就像丢弃东西一样随意。
"农事谁当劝":农事该由谁来劝勉呢,
"民愚亦可怜":百姓愚昧也很可怜。
"平生事游惰":他们平生做事游手好闲,
"那得怨凶年":怎么能抱怨灾年呢。
"朱槛城东角":朱红色的栏杆在城东角,
"高王此望沙":高氏曾在此望沙。
# 望沙:高季兴曾在城东南建望沙楼。,高王:五代时,高季兴、高从诲父子称南平王,割据荆南。
"江山非一国":江山已不再是一个国家的,
"烽火畏三巴":烽火让人畏惧三巴之地。
# 三巴:巴郡、巴东、巴西,指蜀。当时蜀与荆是敌国。
"战骨沦秋草":战死的尸骨埋在秋草中,
"危楼倚断霞":高楼倚靠着断霞。
"百年豪杰尽":百年的豪杰都已消逝,
"扰扰见鱼虾":只能看到纷纷扰扰的鱼虾。
"沙头烟漠漠":沙头烟雾弥漫,
"来往厌喧卑":来来往往的人厌恶这里的喧嚣和低俗。
"野市分獐闹":野外的集市因分獐子而喧闹,
"官帆过渡迟":官船过渡迟缓。
"游人多问卜":游人大多去问卜,
"伧叟尽携龟":那些粗朴的老者,个个都带着占卜用的龟壳。
"日暮江天静":傍晚江天宁静,
"无人唱楚辞":没有人吟唱《楚辞》。
"太守王夫子":太守王夫子,
"山东老俊髦":是山东地区一位德高望重的才俊之士。
"壮年闻猛烈":壮年时就听闻他的勇猛刚烈,
"白首见雄豪":到老年仍可见其英雄豪迈。
"食雁君应厌":您应该厌恶那些贿赂得官的人,
"驱车我正劳":而我却还在奔波劳碌驾车前行。
"中书有安石":朝廷中有王安石这样的人,
"慎勿赋《离骚》":千万不要写出像《离骚》那样的辞赋。
"残腊多风雪":腊月将尽时多风雪,
"荆人重岁时":荆州人看重岁时节日。
"客心何草草":客人的心情为何如此匆忙,
"里巷自嬉嬉":而里巷中人们却自得其乐。
"爆竹惊邻鬼":爆竹声惊到了邻居家的鬼神,
"驱傩逐小儿":驱傩的活动追逐着小孩子。
"故人应念我":故人应该会想念我,
"相望各天涯":彼此相望却各在天涯。
"江水深成窟":江水深处成洞窟,
"潜鱼大似犀":潜鱼大得像犀牛。
"赤鳞如琥珀":红色的鳞片如同琥珀,
"老枕胜玻璃":鱼头做的枕头胜过玻璃。
"上客举雕俎":上等的客人举着精美的食具,
"佳人摇翠篦":佳人摇动着翠篦。
"登疱更作器":鱼登上砧板还要被做成器具,
"何以免屠刲":怎样才能避免被屠杀呢。
"北雁来南国":北雁南飞至异乡,
"依依似旅人":徘徊顾影似羁客,
"纵横遭折翼":振翅长天忽折翼,
"感恻为沾巾":让人深感悲痛,忍不住为之落泪。
"平日谁能挹":平日里,谁能轻易接近,
"高飞不可驯":它们展翅高飞,性情桀骜不驯。
"故人持赠我":老朋友将这受伤的大雁送给我,
"三嗅若为珍":我再三闻嗅,只觉它珍贵无比。
"柳门京国道":在京城大道旁的柳荫下,
# 柳门:作修门,荆州的大北门。因作者从此门北出,故云京国道。
"驱马及春阳":我驱马前行,正逢春日暖阳。
"野火烧枯草":野火烧尽了枯黄的野草,
"东风动绿芒":东风拂过,萌动出嫩绿的草芒。
# 绿芒:嫩绿的草芽。
"北行运许邓":向北可连通许州、邓州,
# 邓:邓州,今河南南阳。,许:许州,今河南许昌。
"南去极衡湘":向南能直达衡州、湘州。
# 湘:湘江。,衡:衡山。
"楚境横天下":楚国疆域曾横跨天下,
"怀王信弱王":但怀王实在是一位软弱无能的君王。
# 信:真是,诚然。,怀王:战国末期楚国王,他疏远屈原,宠信郑袖,被张仪哄骗,受制手秦国,软弱无能。
北宋文坛领袖,豪放派词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神宗时曾任职史馆,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后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又贬谪惠州、儋州。南宋时追谥文忠。苏轼在诗、词、散文、书画等各个领域都富有创造性。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古文和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苏轼还擅长行书、楷书,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是“宋四家”之一;绘画上主张“神似”。代表作品有《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题西林壁》等。著有诗文《东坡七集》、词集《东坡乐府》。
1. 分段赏析
第一首“游人出三峡,楚地尽平川。北客随南贾,吴樯间蜀船。江侵平野断,风卷白沙旋。欲问兴亡意,重城自古坚。”此首写初到荆州的感受,平川与三峡对比,突出地形特色。中间两联写水陆繁忙之景与荆州自然景色,“侵”“断”二字将景色写活。尾联引发对历史兴亡的思考,“自古坚”既表历史悠久,又含今非昔比之意,为后面几首埋下伏笔。第二首“南方旧战国,惨淡意犹存。慷慨因刘表,凄凉为屈原。废城犹带井,古姓聚成村。亦解观形胜,升平不敢论。”紧承第一首尾联,写荆州历史。从楚地大范围说到荆州,感慨刘表的懦弱和屈原的遭遇,“废城”一联表明荆州历史悠久,虽屡经兴废,但旧迹仍存。尾联作者隐然自负有经济军事之才,又颂扬当世的清明统一。第三首“楚地阔无边,苍茫万顷连。耕牛未尝汗,投种去如捐。农事谁当劝,民愚亦可怜。平生事游惰,那得怨凶年。”写荆州的经济状况,描绘楚地辽阔景色,指出当地人耕种时让耕牛不流汗、随意投种的懒惰和愚昧,希望有清官指导农事,教导人们勤劳耕种。第四首“朱槛城东角,高王此望沙。江山非一国,烽火畏三巴。战骨沦秋草,危楼倚断霞。百年豪杰尽,扰扰见鱼虾。”借望沙楼景色,寓讽于荆南高氏及五代群雄。首句点明望沙楼位置和景况,二句引出高氏盛时,中间两联嘲其畏葸无能,“战骨”句虚以夸张笔触描绘江鱼之大与奇特,“赤鳞如琥珀,老枕胜玻璃”用瑰丽比喻凸显其珍贵。然而,“登疱更作器,何以免屠刲”笔锋急转,揭示美味背后的残酷,借鱼喻人,感慨生命在强权与贪欲面前的脆弱与无奈,暗含对弱肉强食世道的批判。想,“危楼”句实写,尾联将豪杰与鱼虾对举,既有对比,又含讥讽。第五首“沙头烟漠漠,来往厌喧卑。野市分獐闹,官帆过渡迟。游人多问卜,伧叟尽携龟。日暮江天静,无人唱楚辞。”写荆州集市嘈杂,楚人多信巫鬼。通过沙头烟雾、野市喧闹、游人问卜等描写,渲染出荆州人迷蒙、卑俗、愚昧的生活状态,日暮江天静与无人唱楚辞,又不免让人生出一丝怅惘。第六首“太守王夫子,山东老俊髦。壮年闻猛烈,白首见雄豪。食雁君应厌,驱车我正劳。中书有安石,慎勿赋离骚。”写荆南知府王子融,称其为山东才智杰出之士,年轻时英勇猛烈,年老仍雄豪非凡。“食雁”句暗示其厌恶贿赂得官之人,“驱车”句写自己求职奔波,尾联叮嘱自己给王夫子写信要注意措辞,不要写出类似《离骚》的辞赋,以免不合时宜。第七首“残腊多风雪,荆人重岁时。客心何草草,里巷自嬉嬉。爆竹惊邻鬼,驱傩逐小儿。故人应念我,相望各天涯。”写荆州人重视岁时风俗,残腊时节多风雪,人们在里“江水深成窟,潜鱼大似犀。赤鳞如琥珀,老枕胜玻璃。上客举雕俎,佳人摇翠篦。登庖更作器,何以免屠刲。”描绘荆州的水产丰富,江水深而有大如犀牛的潜鱼,鱼的赤鳞如琥珀,鱼头可作枕且胜过玻璃。写客人举着精美的食具,佳人摇动翠篦,而鱼却不免被宰杀,有对鱼的怜悯之意。第八首以北雁南来喻游子漂泊,“纵横遭折翼”既写雁的不幸,也隐喻人生困境。“故人持赠我,三嗅若为珍”将雁与故人相联,雁成情感寄托,体现对友情的珍视,也借雁的折翼抒发对人生无常、命运多舛的喟叹。第九首前四句勾勒柳门春日生机,“野火烧枯草,东风动绿芒”展现新旧交替。后四句转向历史,“楚境横天下,怀王信弱王”借楚国兴衰,讽刺楚怀王昏庸,以古鉴今,暗含对当下政治的思考,将自然之景与历史兴亡交织,拓宽诗歌意境。
上一篇:宋·丘葵《养疴》
下一篇:宋·楼锷《浣溪沙·双桧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