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jīng
zhōu
shí
shǒu

朝代:宋作者:苏轼浏览量:3
yóu
rén
chū
sān
xiá
chǔ
jìn
píng
chuān
běi
suí
nán
qiáng
jiān
shǔ
chuán
jiāng
qīn
píng
duàn
fēng
juǎn
bái
shā
xuán
wèn
xīng
wáng
chóng
chéng
jiān
nán
fāng
jiù
zhàn
guó
cǎn
dàn
yóu
cún
kāng
kǎi
yīn
liú
biǎo
liáng
wèi
yuán
fèi
chéng
yóu
dài
jǐng
xìng
chéng
cūn
jiě
guān
xíng
shèng
shēng
píng
gǎn
lùn
chǔ
kuò
biān
cāng
máng
wàn
qǐng
lián
gēng
niú
wèi
cháng
hàn
tóu
zhǒng
juān
nóng
shì
shuí
dāng
quàn
mín
lián
píng
shēng
shì
yóu
duò
yuàn
xiōng
nián
zhū
jiàn
chéng
dōng
jiǎo
gāo
wáng
wàng
shā
jiāng
shān
fēi
guó
fēng
huǒ
wèi
sān
zhàn
lún
qiū
cǎo
wēi
lóu
duàn
xiá
bǎi
nián
háo
jié
jìn
rǎo
rǎo
jiàn
xiā
shā
tóu
yān
lái
wǎng
yàn
xuān
bēi
shì
fēn
zhāng
nào
guān
fān
guò
chí
yóu
rén
duō
wèn
cāng
sǒu
jìn
xié
guī
jiāng
tiān
jìng
rén
chàng
chǔ
tài
shǒu
wáng
shān
dōng
lǎo
jùn
máo
zhuàng
nián
wén
měng
liè
bái
shǒu
jiàn
xióng
háo
shí
yàn
jūn
yīng
yàn
chē
zhèng
láo
zhōng
shū
yǒu
ān
shí
shèn
sāo
cán
duō
fēng
xuě
jīng
rén
zhòng
suì
shí
xīn
cǎo
cǎo
xiàng
bào
zhú
jīng
lín
guǐ
nuó
zhú
xiǎo
ér
rén
yīng
niàn
xiāng
wàng
tiān
jiāng
shuǐ
shēn
chéng
qián
chì
lín
lǎo
zhěn
shèng
shàng
diāo
jiā
rén
yáo
cuì
dēng
páo
gèng
zuò
miǎn
kuī
běi
yàn
lái
nán
guó
rén
zòng
héng
zāo
zhé
gǎn
wèi
zhān
jīn
píng
shuí
néng
gāo
fēi
xùn
rén
chí
zèng
sān
xiù
ruò
wéi
zhēn
liǔ
mén
jīng
guó
dào
chūn
yáng
huǒ
shāo
cǎo
dōng
fēng
dòng
绿
máng
běi
xíng
yùn
dèng
nán
héng
xiāng
chǔ
jìng
héng
tiān
xià
huái
怀
wáng
xìn
ruò
wáng

译文

游人走出三峡,来到楚地就看到一片平川。北方的客商跟着南方的商人同行,吴地的船只与蜀地的船只相间而行。江水冲断了平坦的原野,大风卷起白沙旋转。想要询问历史兴亡的意义,那重重的城墙自古以来就很坚固。南方从前是战国的属地,那种惨淡的意味还留存着。因刘表而感到慷慨,为屈原而觉得凄凉。废弃的城池还留有井,古老姓氏的人聚居成村。也懂得观察地势的险要,只是在太平盛世不敢妄加评论。楚地广阔无边,苍茫的田野与万顷江水相连。耕牛不曾出汗,播种就像丢弃东西一样随意。农事该由谁来劝勉呢,百姓愚昧也很可怜。他们平生做事游手好闲,怎么能抱怨灾年呢。朱红色的栏杆在城东角,高氏曾在此望沙。江山已不再是一个国家的,烽火让人畏惧三巴之地。战死的尸骨埋在秋草中,高楼倚靠着断霞。百年的豪杰都已消逝,只能看到纷纷扰扰的鱼虾。沙头烟雾弥漫,来来往往的人厌恶这里的喧嚣和低俗。野外的集市因分獐子而喧闹,官船过渡迟缓。游人大多去问卜,那些粗朴的老者,个个都带着占卜用的龟壳。傍晚江天宁静,没有人吟唱《楚辞》。太守王夫子,是山东地区一位德高望重的才俊之士。壮年时就听闻他的勇猛刚烈,到老年仍可见其英雄豪迈。您应该厌恶那些贿赂得官的人,而我却还在奔波劳碌驾车前行。朝廷中有王安石这样的人,千万不要写出像《离骚》那样的辞赋。腊月将尽时多风雪,荆州人看重岁时节日。客人的心情为何如此匆忙,而里巷中人们却自得其乐。爆竹声惊到了邻居家的鬼神,驱傩的活动追逐着小孩子。故人应该会想念我,彼此相望却各在天涯。江水深处成洞窟,潜鱼大得像犀牛。红色的鳞片如同琥珀,鱼头做的枕头胜过玻璃。上等的客人举着精美的食具,佳人摇动着翠篦。鱼登上砧板还要被做成器具,怎样才能避免被屠杀呢。北雁南飞至异乡,徘徊顾影似羁客,振翅长天忽折翼,让人深感悲痛,忍不住为之落泪。平日里,谁能轻易接近,它们展翅高飞,性情桀骜不驯。老朋友将这受伤的大雁送给我,我再三闻嗅,只觉它珍贵无比。在京城大道旁的柳荫下,我驱马前行,正逢春日暖阳。野火烧尽了枯黄的野草,东风拂过,萌动出嫩绿的草芒。向北可连通许州、邓州,向南能直达衡州、湘州。楚国疆域曾横跨天下,但怀王实在是一位软弱无能的君王。

逐句剖析

"游人出三峡":游人走出三峡,

# 三峡:长江上的翟塘峡、巫峡、西陵峡。

"楚地尽平川":来到楚地就看到一片平川。

# 楚地:江陵在战国时为楚国郢都,故曰楚地。

"北客随南贾":北方的客商跟着南方的商人同行,

"吴樯间蜀船":吴地的船只与蜀地的船只相间而行。

# 间:杂。,吴樯:代指吴船。吴,今淮酒以南至浙江一带称吴地。

"江侵平野断":江水冲断了平坦的原野,

"风卷白沙旋":大风卷起白沙旋转。

"欲问兴亡意":想要询问历史兴亡的意义,

"重城自古坚":那重重的城墙自古以来就很坚固。

"南方旧战国":南方从前是战国的属地,

# 旧战国:指楚国。

"惨澹意犹存":那种惨淡的意味还留存着。

"慷慨因刘表":因刘表而感到慷慨,

# 刘表:字景升,汉末名士,曾为荆州刺史,割据称雄传至儿子刘琮,为曹操所灭。

"凄凉为屈原":为屈原而觉得凄凉。

"废城犹带井":废弃的城池还留有井,

"古姓聚成村":古老姓氏的人聚居成村。

"亦解观形胜":也懂得观察地势的险要,

"升平不敢论":只是在太平盛世不敢妄加评论。

"楚地阔无边":楚地广阔无边,

"苍茫万顷连":苍茫的田野与万顷江水相连。

"耕牛未尝汗":耕牛不曾出汗,

"投种去如捐":播种就像丢弃东西一样随意。

"农事谁当劝":农事该由谁来劝勉呢,

"民愚亦可怜":百姓愚昧也很可怜。

"平生事游惰":他们平生做事游手好闲,

"那得怨凶年":怎么能抱怨灾年呢。

"朱槛城东角":朱红色的栏杆在城东角,

"高王此望沙":高氏曾在此望沙。

# 望沙:高季兴曾在城东南建望沙楼。,高王:五代时,高季兴、高从诲父子称南平王,割据荆南。

"江山非一国":江山已不再是一个国家的,

"烽火畏三巴":烽火让人畏惧三巴之地。

# 三巴:巴郡、巴东、巴西,指蜀。当时蜀与荆是敌国。

"战骨沦秋草":战死的尸骨埋在秋草中,

"危楼倚断霞":高楼倚靠着断霞。

"百年豪杰尽":百年的豪杰都已消逝,

"扰扰见鱼虾":只能看到纷纷扰扰的鱼虾。

"沙头烟漠漠":沙头烟雾弥漫,

"来往厌喧卑":来来往往的人厌恶这里的喧嚣和低俗。

"野市分獐闹":野外的集市因分獐子而喧闹,

"官帆过渡迟":官船过渡迟缓。

"游人多问卜":游人大多去问卜,

"伧叟尽携龟":那些粗朴的老者,个个都带着占卜用的龟壳。

"日暮江天静":傍晚江天宁静,

"无人唱楚辞":没有人吟唱《楚辞》。

"太守王夫子":太守王夫子,

"山东老俊髦":是山东地区一位德高望重的才俊之士。

"壮年闻猛烈":壮年时就听闻他的勇猛刚烈,

"白首见雄豪":到老年仍可见其英雄豪迈。

"食雁君应厌":您应该厌恶那些贿赂得官的人,

"驱车我正劳":而我却还在奔波劳碌驾车前行。

"中书有安石":朝廷中有王安石这样的人,

"慎勿赋《离骚》":千万不要写出像《离骚》那样的辞赋。

"残腊多风雪":腊月将尽时多风雪,

"荆人重岁时":荆州人看重岁时节日。

"客心何草草":客人的心情为何如此匆忙,

"里巷自嬉嬉":而里巷中人们却自得其乐。

"爆竹惊邻鬼":爆竹声惊到了邻居家的鬼神,

"驱傩逐小儿":驱傩的活动追逐着小孩子。

"故人应念我":故人应该会想念我,

"相望各天涯":彼此相望却各在天涯。

"江水深成窟":江水深处成洞窟,

"潜鱼大似犀":潜鱼大得像犀牛。

"赤鳞如琥珀":红色的鳞片如同琥珀,

"老枕胜玻璃":鱼头做的枕头胜过玻璃。

"上客举雕俎":上等的客人举着精美的食具,

"佳人摇翠篦":佳人摇动着翠篦。

"登疱更作器":鱼登上砧板还要被做成器具,

"何以免屠刲":怎样才能避免被屠杀呢。

"北雁来南国":北雁南飞至异乡,

"依依似旅人":徘徊顾影似羁客,

"纵横遭折翼":振翅长天忽折翼,

"感恻为沾巾":让人深感悲痛,忍不住为之落泪。

"平日谁能挹":平日里,谁能轻易接近,

"高飞不可驯":它们展翅高飞,性情桀骜不驯。

"故人持赠我":老朋友将这受伤的大雁送给我,

"三嗅若为珍":我再三闻嗅,只觉它珍贵无比。

"柳门京国道":在京城大道旁的柳荫下,

# 柳门:作修门,荆州的大北门。因作者从此门北出,故云京国道。

"驱马及春阳":我驱马前行,正逢春日暖阳。

"野火烧枯草":野火烧尽了枯黄的野草,

"东风动绿芒":东风拂过,萌动出嫩绿的草芒。

# 绿芒:嫩绿的草芽。

"北行运许邓":向北可连通许州、邓州,

# 邓:邓州,今河南南阳。,许:许州,今河南许昌。

"南去极衡湘":向南能直达衡州、湘州。

# 湘:湘江。,衡:衡山。

"楚境横天下":楚国疆域曾横跨天下,

"怀王信弱王":但怀王实在是一位软弱无能的君王。

# 信:真是,诚然。,怀王:战国末期楚国王,他疏远屈原,宠信郑袖,被张仪哄骗,受制手秦国,软弱无能。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荆州十首》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组五言律诗。这组诗篇创作于苏轼随父兄沿江东下出蜀赴京的舟途之中,诗人以如椽之笔生动勾勒出荆州独特的山河形胜。浩荡长江劈开苍茫平野,飞旋白沙点缀辽阔江天,铺展出水陆交汇的交通枢纽图景;帆樯林立的商船与鳞次栉比的市廛,则谱写出"舟车半天下"的商贸繁华乐章。诗人临古迹而发幽思,借残垣以溯兴亡,在“重城自古坚”的叩问中,将地理观察作为对文明盛衰的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文坛领袖,豪放派词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神宗时曾任职史馆,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后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又贬谪惠州、儋州。南宋时追谥文忠。苏轼在诗、词、散文、书画等各个领域都富有创造性。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古文和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苏轼还擅长行书、楷书,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是“宋四家”之一;绘画上主张“神似”。代表作品有《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题西林壁》等。著有诗文《东坡七集》、词集《东坡乐府》。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荆州十首》是苏轼青年时期的重要诗作,创作于北宋嘉祐四年(1059年)冬。时年二十三岁的诗人正随父苏洵、弟苏辙沿长江顺流东下,自蜀地赴汴京谋职。途经荆州时所作。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第一首“游人出三峡,楚地尽平川。北客随南贾,吴樯间蜀船。江侵平野断,风卷白沙旋。欲问兴亡意,重城自古坚。”此首写初到荆州的感受,平川与三峡对比,突出地形特色。中间两联写水陆繁忙之景与荆州自然景色,“侵”“断”二字将景色写活。尾联引发对历史兴亡的思考,“自古坚”既表历史悠久,又含今非昔比之意,为后面几首埋下伏笔。第二首“南方旧战国,惨淡意犹存。慷慨因刘表,凄凉为屈原。废城犹带井,古姓聚成村。亦解观形胜,升平不敢论。”紧承第一首尾联,写荆州历史。从楚地大范围说到荆州,感慨刘表的懦弱和屈原的遭遇,“废城”一联表明荆州历史悠久,虽屡经兴废,但旧迹仍存。尾联作者隐然自负有经济军事之才,又颂扬当世的清明统一。第三首“楚地阔无边,苍茫万顷连。耕牛未尝汗,投种去如捐。农事谁当劝,民愚亦可怜。平生事游惰,那得怨凶年。”写荆州的经济状况,描绘楚地辽阔景色,指出当地人耕种时让耕牛不流汗、随意投种的懒惰和愚昧,希望有清官指导农事,教导人们勤劳耕种。第四首“朱槛城东角,高王此望沙。江山非一国,烽火畏三巴。战骨沦秋草,危楼倚断霞。百年豪杰尽,扰扰见鱼虾。”借望沙楼景色,寓讽于荆南高氏及五代群雄。首句点明望沙楼位置和景况,二句引出高氏盛时,中间两联嘲其畏葸无能,“战骨”句虚以夸张笔触描绘江鱼之大与奇特,“赤鳞如琥珀,老枕胜玻璃”用瑰丽比喻凸显其珍贵。然而,“登疱更作器,何以免屠刲”笔锋急转,揭示美味背后的残酷,借鱼喻人,感慨生命在强权与贪欲面前的脆弱与无奈,暗含对弱肉强食世道的批判。想,“危楼”句实写,尾联将豪杰与鱼虾对举,既有对比,又含讥讽。第五首“沙头烟漠漠,来往厌喧卑。野市分獐闹,官帆过渡迟。游人多问卜,伧叟尽携龟。日暮江天静,无人唱楚辞。”写荆州集市嘈杂,楚人多信巫鬼。通过沙头烟雾、野市喧闹、游人问卜等描写,渲染出荆州人迷蒙、卑俗、愚昧的生活状态,日暮江天静与无人唱楚辞,又不免让人生出一丝怅惘。第六首“太守王夫子,山东老俊髦。壮年闻猛烈,白首见雄豪。食雁君应厌,驱车我正劳。中书有安石,慎勿赋离骚。”写荆南知府王子融,称其为山东才智杰出之士,年轻时英勇猛烈,年老仍雄豪非凡。“食雁”句暗示其厌恶贿赂得官之人,“驱车”句写自己求职奔波,尾联叮嘱自己给王夫子写信要注意措辞,不要写出类似《离骚》的辞赋,以免不合时宜。第七首“残腊多风雪,荆人重岁时。客心何草草,里巷自嬉嬉。爆竹惊邻鬼,驱傩逐小儿。故人应念我,相望各天涯。”写荆州人重视岁时风俗,残腊时节多风雪,人们在里“江水深成窟,潜鱼大似犀。赤鳞如琥珀,老枕胜玻璃。上客举雕俎,佳人摇翠篦。登庖更作器,何以免屠刲。”描绘荆州的水产丰富,江水深而有大如犀牛的潜鱼,鱼的赤鳞如琥珀,鱼头可作枕且胜过玻璃。写客人举着精美的食具,佳人摇动翠篦,而鱼却不免被宰杀,有对鱼的怜悯之意。第八首以北雁南来喻游子漂泊,“纵横遭折翼”既写雁的不幸,也隐喻人生困境。“故人持赠我,三嗅若为珍”将雁与故人相联,雁成情感寄托,体现对友情的珍视,也借雁的折翼抒发对人生无常、命运多舛的喟叹。第九首前四句勾勒柳门春日生机,“野火烧枯草,东风动绿芒”展现新旧交替。后四句转向历史,“楚境横天下,怀王信弱王”借楚国兴衰,讽刺楚怀王昏庸,以古鉴今,暗含对当下政治的思考,将自然之景与历史兴亡交织,拓宽诗歌意境。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丘葵《养疴》

下一篇:宋·楼锷《浣溪沙·双桧堂》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