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光向晚":秋色渐浓,临近傍晚时分,
# 向晚:傍晚。向:接近。,秋光:秋天。
"小阁初开宴":小阁楼才刚刚开始举行宴席。
# 宴:同讌。
"林叶殷红犹未遍":林中的红叶还没有全部变红。
# 殷红:深红。
"雨后青苔满院":一场雨过后,庭院长满了青苔。
"萧娘劝我金卮":佳人劝我再喝一杯。
# 金卮:古代盛酒的华美器皿,此指酒。,萧娘:女子的泛称。
"殷勤更唱新词":殷勤地又唱了一首新词曲。
# 更唱新词:轮换着唱新的歌曲。更,改换。
"暮去朝来即老":日暮到天明不过转瞬便催人老去,
"人生不饮何为":如果不及时饮酒作乐,又为了什么呢。
北宋文学家、政治家
晏殊(991~1055),北宋文学家、政治家。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真宗景德二年(1005年),以神童召试,赐同进士出身,官至翰林学士、右庶子。仁宗朝,累官至集贤殿大学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后任河南府兼西京留守。卒谥元献。晏殊是宋代文学大家,与其子晏几道并称“二晏”,与欧阳修并称“晏欧”。晏殊的词继承了花间派的传统,擅长小令,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情致,语言婉丽。代表作品有《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木兰花·池塘水绿风微暖》。著有《元献遗文》《珠玉词》《类要》等。
1. 分段赏析
上阕:“秋光向晚,小阁初开宴”,开篇点明时间是秋日傍晚,场景为小阁设宴,营造出闲适悠然的氛围。“林叶殷红犹未遍”描绘出树林间叶子尚未完全变红的秋景,色彩明丽中带着几分含蓄,展现了秋意渐浓却还未达极致的细腻变化。“雨后青苔满院”更是一绝,一场雨过后,青苔爬满庭院,既添了几分清幽静谧之感,又暗示此地少有人至,人迹罕至处独赏秋光,为下文的感慨埋下伏笔,用词精准,画面感十足,尽显晏殊对秋日景致的敏锐捕捉。下阕:“萧娘劝我金卮,殷勤更唱新词”,引入歌女劝酒、唱词的画面,在这热闹场景中,却藏着词人的落寞心绪。“暮去朝来即老,人生不饮何为”,一语道破心中的惆怅,眼见时光匆匆,朝暮交替间人已老去,而自己壮志未酬、一事无成,无奈之下发出“人生不饮何为”的喟叹,看似消极地借酒浇愁,实则饱含对光阴虚度的不甘,以饮酒之举宣泄内心的愤懑,借景抒情与直抒胸臆相结合,将复杂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引发读者对人生短暂、时光易逝的共鸣。
下一篇:宋·杨万里《春日六绝句(其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