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疏雨洗芙蓉":夏雨初停,秋意渐凉,雨珠打在荷叶上,洗得池中红莲更加明艳。
# 芙蓉:即荷花。
"玉冷佩丁东":池边玉石栏杆沁着凉意,风过时玉佩叮咚作响。
# 玉冷佩丁东:用李商隐诗意。李商隐《今月二日不自量度辄以诗一首四十韵干渎尊严》:“鲍壶冰皎洁,王佩玉丁东。”原注:“挚虞《决疑要注》曰:汉末绝无玉佩,侍中王粲识旧佩,始复作之。今玉佩受法粲也,故云。”王佩,王粲识辨复制的玉佩,故称王佩。丁东:象声词。
"辘轳听带秋声转":辘轳转动声夹杂着秋意,井边梧桐叶落满阶前,
# 辘轳:井上汲水的起重装置。
"早凉生、":井台旁早早生出凉意,
"傍井梧桐":枯黄的梧桐叶铺了一地。
# 梧桐:一本无“梧”字。《梦梁录》卷四“七月”条:“立秋日,太史局委官吏于禁廷内,以梧桐叶植于殿下,俟交立秋时,太史官穿秉奏曰:‘秋来’。其时梧叶应声飞落一二片,以寓报秋意。”古人常以“井梧”“桐叶知秋”表达秋之来临。一本无“梧”字。
"欢宴良宵好月":宴饮正值月圆之夜,清风拂过竹林,
# 良:一作“凉”。
"佳人修竹清风":佳人身姿如竹般清雅,与清风明月相映成趣。
# 佳人修竹:化用杜甫诗意。杜甫《佳人》:“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佳人:喻指宾客。修竹清风:喻宾客清雅、温熙、倜傥的风仪。
"临池飞阁乍青红":临水的楼阁彩绘斑斓,倒映在池水中忽明忽暗。
# 青红:指建筑物之油漆彩饰。,临池:临近水边。
"移酒小垂虹":众人移步到彩虹桥畔,继续举杯畅饮。
# 垂虹:彩桥。
"贞元供奉梨园曲":乐工弹奏着贞元年间梨园旧曲,音韵流转如珠落玉盘,
# 梨园:唐玄宗时培养伶人的处所。后称戏班为梨园,称戏剧演员为梨园弟子。,供奉:官名。唐代艺术造诣高深的艺术家,为皇帝服务者,后成为有一技之长的艺术家的通称。,贞元:唐德宗年号。
"称十香、":称十种香料,
# 称十香:“十香”两句:十香、深蘸:指十指蘸酒、弹琴。由《猗觉寮杂记》:“酒斟满,捧觞,必蘸指甲”化出。“深蘸”暗指“指甲”,又化用杜牧《后池泛舟送王十》:“为君蘸甲十分饮,应见离心一倍多”造出“十香”一词,表明十指弹琴。
"深蘸琼钟":调制的琼浆在杯中荡漾。
"醉梦孤云晓色":醉意朦胧间仿佛孤云飘荡,天边泛起鱼肚白。
"笙歌一派秋空":笙箫声在秋日的天空中久久回荡。
南宋词人
吴文英(1212?~1266?),南宋词人。字君特,号梦窗、觉翁,与周密(号草窗)并称“二窗”。四明(今浙江宁波)人。毕生不仕,以布衣出入侯门,充当幕僚。吴文英以词著名,知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或表现上层的豪华生活,或抒写颓唐感伤的情绪。讲究字句工丽,音律和谐,并喜堆砌典故词藻,常使词意晦涩。著有《梦窗词》。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描写宴饮的词。诗歌以秋日宴饮为背景,通过“疏雨洗芙蓉”“辘轳带秋声”等意象,将秋雨的清凉与宴饮的欢愉交织,既描绘了“临池飞阁”“笙歌秋空”的宴饮场景,又暗含对时光流转的感怀。
2. 写作手法
化用:“玉冷佩丁东”,化用李商隐《今月二日不自量度辄以诗首四十韵干渎尊严》“鲍壶冰皎洁,王佩玉丁东”之句,以玉佩相击的清脆声响暗喻宴饮环境的清雅冷寂,既呼应“疏雨洗芙蓉”的秋凉氛围,又以听觉细节强化“欢宴”前的静谧铺垫。
3. 分段赏析
上片以秋景起兴,“一番疏雨洗芙蓉”二韵,写秋雨涤净池荷,白荷如玉佩叮咚,以“疏雨”“冷”暗点秋意,“玉”字摹写荷花皎洁。“辘轳听带秋声转”三韵,以辘轳声响、梧桐早凉,通感秋意之萧瑟,井边枯叶更添寂寥。“欢宴良宵好月”四韵,陡转宴饮之乐,十二字分六层:良宵、明月、佳人、修竹、清风,极写富贵雅集之景,然史宅之括田扰民,“赞其高洁”实含讽意。下片“临池飞阁乍青红”二韵,描宴饮处彩阁映水、移舟垂虹,呼应“欢宴”之豪奢。“贞元供奉梨园曲”四韵,以贞元梨园旧典喻乐工技艺,十香琼钟暗指美酒佳酿,笙歌沸反盈天。结句“醉梦孤云晓色”二韵,醉入云霄、笙歌破晓,与“好月”“秋空”首尾勾连,章法绵密。全词以秋景衬欢宴,通感手法精妙,然用典晦涩处如“十香琼钟”,诚如沈义父所评“太晦不可晓”。
# “欢宴”二句入“宴”题,用男女欢会事作喻,梦窗惯常手法。“佳人”喻指宾客。“修竹清风”喻宾客清雅、温熙、倜傥的风仪。“称十香”二句表面写美人侑觞,实承上片“佳人”之喻写“朝士”们(宾客)觥筹交错的情景。
不详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吴蓓《吴梦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