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ū
xiǎo
xuě
hòu
méi
kāi
èr
shǒu
èr

朝代:宋作者:张耒浏览量:3
chén
qiān
lín
xuě
xīn
shù
zhī
yún
mèng
nán
chūn
chén
rǎn
xiāng
dào
xiān
rén
fēng
shēn

译文

清晨起身时,千片树林的腊月积雪刚刚焕新,几枝梅花绽放,仿佛将云梦泽南方的春意带至此处。梅花一尘不染,香气沁入骨髓,宛如姑射山上的仙人,身披风露般清冷超逸。

逐句剖析

"晨起千林腊雪新":清晨起身时,千片树林的腊月积雪刚刚焕新,

"数枝云梦泽南春":几枝梅花绽放,仿佛将云梦泽南方的春意带至此处。

"一尘不染香到骨":梅花一尘不染,香气沁入骨髓,

"姑射仙人风露身":宛如姑射山上的仙人,身披风露般清冷超逸。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腊初小雪后圃梅开二首(其二)》是北宋诗人张耒创作的七言绝句。此诗描绘了腊月初雪后园中梅花绽放的景象。首句“晨起千林腊雪新”,点明时间是清晨,腊雪初降,千林一片洁白,给人以清新之感。次句“数枝云梦泽南春”,将梅花比作来自云梦泽南的春色,数枝梅花在雪中绽放,带来了春天的气息。第三句“一尘不染香到骨”,赞美梅花的高洁,不沾染尘埃,香气透彻入骨。末句“姑射仙人风露身”,以姑射仙人的形象比喻梅花,进一步突显其超凡脱俗的气质。全诗通过对梅花在雪中绽放的细腻描写,展现了梅花的高洁与坚韧,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赞美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使梅花的形象跃然纸上,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中晚期重要的文学家

张耒(1054~1114),北宋文学家。字文潜,号柯山,世称宛丘先生,楚州淮阴(今属江苏淮安市淮阴区)人。熙宁进士,曾任太常少卿等职。张耒是苏辙的弟子,与秦观、黄庭坚、晁补之并称为“苏门四学士”。他的诗多关怀现实、同情人民之作,颇受白居易、张籍影响。诗风以平易自然、流丽明快见长,很少使用硬语僻典,但部分作品琢炼不够,显得粗率质直。词作不多,今存词六首,词风柔情深婉,与秦观词相近。著有《张右史文集》《柯山词》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晨起千林腊雪新”:此句点明了时间和环境,清晨起来看到众多树林间的腊雪还带着清新之感。“晨起”明确了时间是早晨,给全诗奠定了一种清新的基调。“千林”描绘出雪后的范围之广,众多的树林都被雪覆盖。“腊雪新”中的“新”字很有韵味,既写出了雪刚刚落下不久的状态,又暗示出雪的纯净洁白,仿佛带着一种新生的气息,为下文梅花的出场设置了一个洁白、清冷的背景。“数枝云梦泽南春”:这一句中“数枝”点明了梅花的数量,以少胜多,几枝梅花就足以带来独特的景致。“云梦泽南春”,云梦泽是古代的大泽,这里指代南方,诗人说这数枝梅花带来了云梦泽南方的春天。这是一种移情的写法,实际上梅花开放带来的是一种春的讯息,在这腊雪未消的环境下,梅花的盛开仿佛是春天的使者,将南方的春的气息带到这北方的小圃之中,与周围的腊雪形成鲜明的对比,凸显出梅花不畏严寒、率先报春的特质。“一尘不染香到骨”:“一尘不染”形容梅花的高洁纯净,它不被世俗的尘埃所沾染,这不仅是对梅花外在洁净的描写,更是对其内在品质的一种升华。“香到骨”则深入刻画梅花的香气,这种香气不是浮于表面的,而是深入到骨子里,表明梅花的香气浓郁且持久,从花骨中散发出来,暗示着梅花的内在品质如同这香气一样,深刻而难以磨灭,体现出梅花高洁、坚韧的精神内涵。“姑射仙人风露身”:此句运用了典故,将梅花比作姑射仙人。“姑射仙人”是传说中住在姑射山上的仙女,她们冰清玉洁、超凡脱俗。诗人把梅花比作具有“风露身”的姑射仙人,一方面描绘出梅花如同仙人般清冷、高洁的形象,在风露之中卓然而立;另一方面也借助仙人的超凡脱俗,进一步强调梅花远离尘世喧嚣、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使梅花在读者心中的形象更加空灵、圣洁。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吴文英《金缕歌·陪履斋先生沧浪看梅》

下一篇:宋·邓宗度《黄山杂咏·祥符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