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古来稀":能够活到七十岁的从古至今都很少,
# 七十古来稀:“七十”句:语本杜甫《曲江二首·其二》:“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人人都道":人们都说。
"不是阴功怎生到":如果不是行善积德,又怎能这样长寿。
# 怎生:怎样,如何。,阴功:指在人世间所做而在阴间可以记功的好事。古人认为积有阴功的人可以长寿。
"松姿虽瘦":青松的身姿虽瘦,
"偏耐云寒霜晓":却偏偏能经受住寒冷的霜雪的考验,
# 云寒霜晓:一作“云寒霜冷”。霜晓,有霜的早晨。
"看君双鬓底":看您的双鬓,
"青青好":浓黑依旧。
# 青青:浓黑貌。
"楼雪初晴":雪后初晴,
"庭闱嬉笑":父母居处传来儿女的嬉笑声。
# 庭闱:内舍,多指父母居处。
"一醉何妨玉壶倒":在这个全家欢乐的时节,不妨一醉方休。
# 玉壶:酒壶的美称。
"从今康健":祝您从此身体健康,
"不用灵丹仙草":无需灵丹仙草也能长寿。
# 仙草:传说中的一种灵异的草。服之可长生不老或起死回生。,灵丹:古代道士炼的一种丹药。据说能使人消除百病,长生不老。
"更看一百岁":更要看您活到一百岁,
"人难老":祝您长生不老。
# 难老:语本《诗经·鲁颂·泮水》:“既饮旨酒,永锡难老。”
南宋将领,豪放派代表词人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历城(今属山东济南)人。一生力主抗金,曾上奏疏《美芹十论》与《九议》纵论世事,但意见不被采纳。辛弃疾兼擅诗文词,而以词的成就为最高,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还与党怀英并称“辛党”。其词题材广阔,善用典故,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他的词作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词风相近。《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有《稼轩长短句》。今人邓广铭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1. 写作手法
用典:“七十古来稀,人人都道。不是阴功怎生到”便使用了杜甫“人生七十古来稀”的诗句,借古人成句来切入祝寿的主题,既自然贴切,又增添了文化底蕴,使词作显得典雅庄重。通过这种用典方式,能够引发读者对于经典诗句的联想,为祝寿的氛围增添了一份历史的厚重感。
2. 分段赏析
《感皇恩·寿范倅》作为一首寿词,独具特色。上片紧扣长寿主题,对寿星的高尚气节予以赞美;下片则先描绘寿筵上那其乐融融、氛围柔和的场景,最终以明朗真挚的祝福收尾。全词旨意清晰明确,用词质朴无华且通俗易懂,运用散文化的句法,却又严守词的格律规范,吟唱起来和谐悦耳。其节奏富有韵律,读来朗朗上口,词中豪放又饱含深情之处,皆是词人独特气质的自然展现,极具品味价值,堪称祝寿词中的上乘佳作,毫无落入俗套之感。同调的另一首“七十古来稀”(庆婶母王恭人七十),其中“大小男女,逐个出来为寿。一个一百岁,一杯酒”,更是运用生活中的俗语,平实叙事,尽显生活气息。从这类词作中,我们能大致领略到词人在词的语言艺术上所进行的多样探索。此首寿词的被祝寿对象是一位姓范的下级官吏。这位范姓官吏,除了所谓的“阴功”之外,似乎并无显著功业。因此,词的内容以日常生活为主,虽稍显单薄,却充满浓厚的生活韵味,别具一格。开篇“七十古来稀,人人都道”,直接引用杜甫的成句,明快地切入祝寿主题,给人以亲切之感。紧接着“不是阴功怎生到”一句,探寻寿星的长寿缘由。在古人观念里,长寿源于积累阴德,做了诸多好事,而不像如今认为是保养得当。这种古人的观点,实则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随后“松姿劲节,梅韵冰肌早。何事水仙操,知音少”四句,着重刻画寿星的形貌。前两句将寿星比作青松,即便身形清瘦,却能在霜雪的磨砺中傲然挺立;后两句则表明寿星鬓发乌黑,毫无老态。如此描写,既体现出寿星身体康健,又巧妙为下片内容埋下伏笔,顺畅地过渡到下片对生活场景的叙述。下片“楼雪初晴,庭闱嬉笑。一醉何妨玉壶倒”三句,描绘出寿星的居家生活画面。“楼雪初晴”与上片的“雪寒霜晓”相呼应,点明寿辰处于冬季。“庭闱嬉笑”生动展现出子女在长辈面前孝顺恭敬,想尽办法逗长辈开心的场景。“一醉何妨玉壶倒”则描绘了子女为长辈敬酒,同时自己也开怀畅饮,共同沉浸在节日欢乐氛围中的画面。按传统说法,孩子生日是母亲的受难日,而这里所描绘的“庭闱嬉笑”以及畅饮醉倒的场景,实则都是围绕寿星的生日展开。“从今去,日添长,一杯永祝,人寿年丰好”两句,依据寿星当下的健康状况,推断其日后也必定健康,无需依赖“灵丹仙草”也能长寿。结尾“愿岁岁,见华筵,花前倒”两句,更进一步,预祝寿星能活到百岁,容颜不老,将祝寿之意表达得淋漓尽致,全词也在这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美收官。
3. 作品点评
这首词在语言运用上别具一格。词人并未刻意雕琢文辞,而是从日常生活里精心挑选那些极具表现力的熟语、俗语,加以提炼后融入词中。如此一来,词作尽显清新自然、生动活泼之态,雅俗共赏的特质尤为突出,极大地提升了词的可读性与艺术表现力。从节奏韵律来看,全词铿锵有力、张弛有度,读来朗朗上口。而词中所呈现的豪放笔触与深情厚意,皆是词人自身气象的自然彰显,蕴含着深厚的韵味,十分值得反复品味、仔细涵咏。
# 词云“范倅”平生所修“阴功”甚多,所以年逾古稀,仍是青鬓松姿,耐得霜寒。结末数句,亦不脱祝颂长命不老的俗套。辛弃疾三十多首寿词,其中也有相当数量的泛泛谀美俗词,此为其一。
现代广西科技师范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教授谢永芳《辛弃疾诗词全集》
上一篇:宋·王之道《惜奴娇·不知名》
下一篇:宋·吴潜《千秋岁·水晶宫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