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波桃叶西陵路":眼前烟波迷茫,我又来到与她分手的渡口西陵路上,
# 西陵:又名西兴,渡口名,在今浙江萧山县西。,桃叶:此典出于王献之《桃叶歌》:“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桃叶,指王献之的妾。此处借指吴文英所恋歌姬。
"十年断魂潮尾":当时的情景让我十年来梦绕魂牵。
# 十年断魂潮尾:十年来对钱塘一往情深。十年,指与歌姬相识分别的时间。潮尾,指钱塘江潮减时。此句实际是说十年对歌姬的恋情不断。
"古柳重攀":重新抚摸着当年折枝相送的古柳,
"轻鸥聚别":想起那时像鸥鸟分飞般的离别,
"陈迹危亭独倚":我独倚高亭栏杆,追寻昔日登临时的旧迹。
"凉颸乍起":一阵凉风飒然而至,
# 凉颸:凉飔:凉风。飔:一作“飕”。
"渺烟碛飞帆":浩渺的烟雾弥漫沙洲,船帆似鸟翼飞起,
# 碛:浅水中的沙洲。
"暮山横翠":暮色中的远山,横亘着一片翠色。
"但有江花":只有江边的几朵残花陪伴着我,
"共临秋镜照憔悴":在秋水如镜的江面上,映照出憔悴的面容。
# 秋镜:秋水如镜。
"华堂烛暗送客":想当年,华堂灯暗,你送走宾客,
"眼波回盼处":眼波流转,回眸顾盼,
"芳艳流水":眼波如清澈馨香的秋水,情长意蜜。
"素骨凝冰":你的手腕洁白如冰肌玉骨,
# 素骨:指歌姬的手。
"柔葱蘸雪":纤纤手指柔细雪白,
# 柔葱:指歌姬的手指。形容手和手指的洁白。
"犹忆分瓜深意":我怎能不记得那个神魂颠倒的夜晚,你我分瓜品尝的深意,
# 分瓜深意:瓜字六朝俗体可分为二八,借指女子二八年华,孙绰《情人碧玉歌》(一传宋汝南王作):“碧玉破瓜时。”这里当是回忆当年分瓜情事,故曰“深意”。段成式《戏高侍御》七首之三:“犹怜最小分瓜日,奈许迎春得藕时。
"清尊未洗":当年用过的酒樽我至今未洗。
"梦不湿行云":我再也梦不见与你相思爱恋的云雨,
"漫沾残泪":只有漫洒零落的泪滴。
"可惜秋宵":可怜这凄冷的秋夜,
# 秋宵:秋天的夜晚。
"乱蛩疏雨里":只有蟋蟀的啼鸣和稀稀落落的雨水伴我度过。
# 蛩:这里指蛩声。蛩指蟋蟀、蝗虫。
南宋词人
吴文英(1212?~1266?),南宋词人。字君特,号梦窗、觉翁,与周密(号草窗)并称“二窗”。四明(今浙江宁波)人。毕生不仕,以布衣出入侯门,充当幕僚。吴文英以词著名,知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或表现上层的豪华生活,或抒写颓唐感伤的情绪。讲究字句工丽,音律和谐,并喜堆砌典故词藻,常使词意晦涩。著有《梦窗词》。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思念词。描绘了词人故地重游,追忆离别情景,忆恋小妾。写出了对佳人的无尽思念,情感真挚,哀婉凄凉。
2. 写作手法
用典:“烟波桃叶西陵路”句,巧用王献之《桃叶歌》典故,原典写王献之在桃叶渡送别恋人桃叶。作者在此借“桃叶”“西陵路”点明与情人分手的渡口,引发十年相思之情;“华堂烛暗送客”化用《史记・滑稽列传》淳于髡语,原指主人留客,作者借此追忆初见时对方单独留己的情景;“素骨凝冰”化用《庄子・逍遥游》“肌肤若冰雪”,原形容肌肤洁白,作者用以描绘情人手腕如玉;“梦不湿行云”化用宋玉《高唐赋》神女典故,原写神女朝云暮雨,作者借此写梦中与情人幽会不成的怅惘。
3. 分段赏析
起笔“烟波桃叶西陵路,十年断魂潮尾”以景语带情。“烟波”绘水路苍茫,“桃叶”暗用王献之送别典故,点出昔年离别地。“十年”纵贯时空,“潮尾”将相思比潮水尾波,既切临江之境,又显思念绵亘。时空交织中,苍茫烟水与悠长愁绪浑然一体,奠定深婉怀旧基调。“古柳重攀,轻鸥聚别,陈迹危亭独倚”三句今昔叠映。“古柳”承折柳旧俗,“重攀”见故地重游之怅;“轻鸥”喻人事聚散,轻盈意象含聚短别长之叹;“危亭独倚”收束当前,“陈迹”二字叠印今昔,高迥亭台与孤身孑立相映,物是人非之感扑面而来。“凉飔乍起。渺烟碛飞帆,暮山横翠”转写秋景。“凉飕”以触觉引秋意,暗含心境萧瑟;“渺烟碛”绘远帆在烟霭中缥缈,“渺”字兼状空间辽远与心绪迷茫;“暮山横翠”着笔色彩,翠色里裹着暮色苍凉。触觉、视觉层层铺展,清秋暮色成为孤寂心境的外化。“但有江花,共临秋镜照憔悴”以镜像传情。“秋镜”喻秋水,江花与人并立镜前,花之明艳与人之憔悴形成对照。着一“共”字,江花亦似含愁,物我交感中,不直写愁而愁意自浓,笔法婉曲深挚。“华堂烛暗送客,眼波回盼处,芳艳流水”忆昔日别筵。“烛暗”既绘实景,又衬离别之伤;“眼波回盼”抓拍临别瞬间,眷恋深情尽在一转之中;“芳艳流水”以流水喻佳人离去,既应开篇水路,又寓美好易逝,画面与象征兼具,神来之笔。“素骨凝冰,柔葱蘸雪,犹忆分瓜深意”细绘恋人形象。“素骨凝冰”“柔葱蘸雪”以通感手法写肌肤白皙、指尖纤巧,清雅秀丽如在目前;“分瓜”化用乐府,代指昔日亲密,“犹忆”二字将鲜活细节与孤寂现实并置,思念之深见于反差。“清尊未洗。梦不湿行云,漫沾残泪”直抒别后怅惘。“清尊未洗”以杯渍留人,见对往昔执念;“梦不湿行云”反用巫山典故,写连梦境亦难逢,“不湿”道尽求而不得之痛;“漫沾残泪”一“漫”字,状泪水无端、悲痛难禁,朴素语中见至情。结句“可惜秋宵,乱蛩疏雨里”以景语收束。“可惜”叹秋夜美好反成断肠时,“乱蛩疏雨”以听觉意象写秋夜萧瑟,“乱”“疏”既摹声音细碎,又状心境烦乱。景语即情语,将愁思融入凄清秋声,余韵悠长,孤寂哀愁亦如夜色弥漫不尽。
4. 作品点评
这首词以缜密笔法见长,结构层次井然。“但有江花”与“清尊未洗”等句锤炼精警,“渺烟碛飞帆”等处炼字尤显功力。“眼波回盼”与“可惜秋宵”等句既凝练传神,又空灵怅惘,在梦窗词中独树一帜,于密丽中透出疏宕之气,展现其词作特有的艺术特点。
上一篇:宋·吴潜《千秋岁·水晶宫里》
下一篇:宋·王观《庆清朝慢·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