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说岷峨千古雪":听说岷山、峨眉的千年积雪,
"都作岷峨山上石":早已化作山上的嶙峋奇石。
"君家右史老泉公":您家族的右史公(李焘)与老泉公(苏洵),
"千金费尽勤收拾":耗费千金精心修葺石林。
"一堂真石室":这一座真正的石室殿堂,
"空庭更与添突兀":与空寂庭院相映更显峥嵘。
"记当时":忆往昔,
"长编笔砚":您伏案编纂史书,
"日日云烟湿":笔砚间终日云雾缭绕、墨香氤氲。
"野老时逢山鬼泣":山野老翁偶遇鬼魅悲泣,
"谁夜持山去难觅":是谁趁夜盗走青山无处寻觅?
"有人依样入明光":而今有人仿照这奇景,
"玉阶之下岩岩立":将石林搬入明光殿玉阶旁峭立。
"琅玕无数碧":碧玉般的奇石无数,
"风流不数平原物":风姿远胜平原君珍藏的俗物。
"欲重吟":若想再吟咏,
"青葱玉树":这青翠玉树之美,
"须倩子云笔":唯有借扬雄(字子云)的生花妙笔。
南宋将领,豪放派代表词人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历城(今属山东济南)人。一生力主抗金,曾上奏疏《美芹十论》与《九议》纵论世事,但意见不被采纳。辛弃疾兼擅诗文词,而以词的成就为最高,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还与党怀英并称“辛党”。其词题材广阔,善用典故,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他的词作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词风相近。《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有《稼轩长短句》。今人邓广铭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1. 写作手法
用典:末句“须倩子云笔”借扬雄(字子云)赋笔之典,表面赞石林奇崛需才子描摹,实则暗含对友人政治理想的期许,亦流露辛弃疾以文载道的自我抱负。对比:“空庭突兀”的冷峻石室与“明光玉阶”的庄严宫廷形成空间对照,暗喻李参政兼具隐逸情怀与济世抱负的双重人格
2. 分段赏析
上片以“岷峨千古雪”开篇,将岷山、峨眉的千年积雪化为石林奇景,既写自然造化之雄奇,又暗含历史积淀的永恒性。下片“野老时逢山鬼泣”与“谁夜持山去难觅”引入山鬼泣涕、夜移群山的传说,赋予石林神秘色彩,虚实相生间凸显超现实的奇幻意境。
上一篇:宋·张孝祥《夜游宫·句景亭》
下一篇:宋·程垓《洞庭春色·锦字亲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