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洞庭秋":黄柑在二年成熟,
# 洞庭秋:此处指黄柑。太湖洞庭山所出,秋日成熟,故名。
"香雾长噀手":黄柑的香汁如雾喷在了手上。
# 噀:用嘴喷水。此处指黄柑的香汁喷在手上。
"今年洞庭春":今年的洞庭春,
"玉色疑非酒":我怀疑它不是人间之酒。
"贤王文字饮":我饮用贤王的美酒,我还要为他献上诗文,
"醉笔蛟龙走":让我醉后奔放的诗笔,像蛟龙一般惊动鬼神。
# 蛟龙走:此处指作者醉后提笔作诗。
"既醉念君醒":洞庭春色酒令我陶醉,一想到贤王我又苏醒,
"远饷为我寿":我举杯为贤王祝寿,感谢你酿出美酒洞庭春。
"瓶开香浮座":我刚刚才打开酒瓶盖子,美妙的酒香立刻飘散四方,
"盏凸光照牖":玉色的酒液凸出酒杯,晶莹透明能照见玻璃窗。
# 牖:窗户。
"方倾安仁醽":我才倒出满满的一杯,像潘岳用缥瓷来装美酒,
# 醽:有酒名醽醁,故此处指酒。,安仁:即潘岳(字安仁),西晋文学家。,倾:倒。
"莫遣公远嗅":如此美妙的洞庭春色,不必让罗公远道士来品尝。
# 嗅:闻。,公远:即唐道士罗公远。,遣:送。
"要当立名字":这样的琼浆玉液,应给它起个美妙的酒名,
"未用问升斗":我暂且停止举杯,先为这酒名费一番脑筋。
# 升斗:此处指盛酒容器。
"应呼钓诗钩":应把它呼作“钓诗钩”,饮酒后会写出美妙的诗篇,
"亦号扫愁帚":也可称它作“扫愁帚”,饮酒后扫去千忧万愁。
# 扫愁帚:李后主《中酒》:“莫言滋味恶,一篲扫寒愁。”此处指酒可解愁。
"君知蒲萄恶":贤王一定不会同意,把它称作一般的“葡萄酒”,
"正是嫫母黝":嫫母”虽是个好名字,可是她皮肤太黑相貌丑。
# 嫫母黝:嫫母,黄帝妃,貌丑而德贤,为黄帝宠爱。此处以嫫母形貌丑黑而内里贤德喻葡萄味恶而酒味甘美。亦暗指黄柑酿酒。
"须君滟海杯":贤能的君王啊,请借给我一只大海杯,装满了洞庭春色酒,
# 滟海:波光潋滟的大海。滟海杯:极言杯之大也。
"浇我谈天口":来灌进我这谈天说海的口。
# 谈天口:《史记》:“齐人颂曰:谈天衍,雕龙奭。”又“田研有天口之号”,是说邹衍,田骈好作大言,故称其口为“天口”或“谈天口”,此处借指酒量之大,亦喻为“天口”。
北宋文坛领袖,豪放派词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神宗时曾任职史馆,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后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又贬谪惠州、儋州。南宋时追谥文忠。苏轼在诗、词、散文、书画等各个领域都富有创造性。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古文和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苏轼还擅长行书、楷书,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是“宋四家”之一;绘画上主张“神似”。代表作品有《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题西林壁》等。著有诗文《东坡七集》、词集《东坡乐府》。
1. 写作手法
比喻:将酒比作“钓诗钩”(激发诗兴的鱼钩)、“扫愁帚”(扫除忧愁的扫帚),雅俗交融,妙趣横生。虚实结合:以“醉笔蛟龙走”虚写醉后狂放诗情,以“盏凸光照牖”实写饮酒场景,增强画面感。
上一篇:宋·姜特立《归老》
下一篇:宋·刘克庄《戊辰即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