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困倚屏风后":夜深了,佳人困倦地倚靠在屏风后面。
"试请毛延寿":她试着请来像毛延寿那样的画师为自己画像。
# 毛延寿:汉杜陵人,善画人形,丑美老少必得其真。这里借代画师。
"宝钗小立白翻香":佳人戴着宝钗,静静地站立,衣香翻动。
# 白翻香:指女子色白而有香气。,小立:稍微站立。,宝钗:女子所戴首饰。这里借代美女。
"旋唱新词犹误、笑持觞":她随即唱起新词,却还是唱错了,然后笑着举起酒杯。
# 觞:古代称酒杯为觞。,旋:很快地。
"四更山月寒侵席":到了四更天,山间的明月洒下清寒,寒意侵袭着坐席。
# 四更山月:杜甫《月》:“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
"歌舞催时日":歌舞声中,时光匆匆流逝。
# 歌舞催时日:言以歌舞消遣时日。
"问他何处最情浓":问佳人哪里最让她情浓意深。
"却道小梅摇落、不禁风":她却回答说,是那在寒风中摇摇欲坠的小梅,禁不住风吹。
# 不禁风:不敌风。
南宋将领,豪放派代表词人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历城(今属山东济南)人。一生力主抗金,曾上奏疏《美芹十论》与《九议》纵论世事,但意见不被采纳。辛弃疾兼擅诗文词,而以词的成就为最高,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还与党怀英并称“辛党”。其词题材广阔,善用典故,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他的词作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词风相近。《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有《稼轩长短句》。今人邓广铭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1. 写作手法
细节描写:“夜深困倚屏风后”“宝钗小立白翻香”“旋唱新词犹误、笑持觞”等句子,通过对佳人的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生动地刻画了佳人的形象,展现出她的娇俏可爱和生活状态。借景抒情:“四更山月寒侵席”,描绘出四更时分山间明月洒下清寒,寒意侵袭坐席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烘托出佳人内心的哀愁和时光流逝的感慨。设问:“问他何处最情浓。却道小梅摇落、不禁风。”通过设问的方式,引出佳人的回答,揭示出佳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寄托,增添了诗歌的韵味和神秘感。
2. 分段赏析
上阕描绘了夜深时佳人的活动。首句“夜深困倚屏风后”点明时间和佳人的状态,“试请毛延寿”进一步展现佳人的心思,可能是想留住自己的美貌。“宝钗小立白翻香。旋唱新词犹误、笑持觞”,通过宝钗、衣香、唱歌、持觞等细节,生动地刻画了佳人娇俏活泼的形象。下阕则从时间上推进到四更天,“四更山月寒侵席”描绘出清冷的环境,“歌舞催时日”感慨时光在歌舞中匆匆流逝。最后通过设问,引出佳人对“小梅摇落、不禁风”的感慨,暗示佳人内心如同小梅般柔弱,对时光和命运有着无奈和哀愁。